作者:尹小山
“当然,华尔街还会再次复兴起来,还会像以前一样的辉煌。” 2009年8月16日,《伟大的博弈》一书的作者约翰·戈登在北京王府半岛饭店,很肯定地对采访他的记者说。 戈登1944年出生于纽约,其祖父和外祖父均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拥有席位。戈登今年65岁的年龄足以保证他能亲眼目睹二战之后美国资本市场所经历的重大变化——这是美国资本市场发展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洞悉其中所揭示出来的贪婪、恐惧、伪善等人性弱点。如果再算上约翰·戈登的祖父和外祖父在小时候可能为他所讲述的19世纪华尔街发生的各种故事,他基本上就具有了成为经济历史学者的基础。 熟悉历史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用历史数据来证明同样的规律将在未来重复。戈登说,在美国的历史上,资本市场繁荣和萧条的周期大概是每20年一次。“比如说1983年,然后就是2003年等等,基本上就是每20年就会有这样一次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如果是在即兴发挥的场合,即使是历史学家的话,你也大可不必当真,因为就在1974年,尼克松辞职下台,华尔街进入了一个严重的萧条期。从20世纪30年代后就再无人提起的“华尔街即将灭亡”的论调,在那个年代再次出现了。当年年底,道琼斯指数跌到了577.60点。在1973年1月11日,这位总统连任成功的时候,道琼斯指数突破了1000点大关。于1969年开始的熊市中,证券公司开始出现裁员、倒闭,涉嫌欺诈、交易记录严重缺失、有组织在客户账户内频繁交易以赚取佣金等违规行为不断被爆出。如果单从道琼斯指数的跌幅和证券公司的倒闭情况来看,上世纪70年代的熊市丝毫不亚于今天的金融危机。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约翰·戈登是对的,华尔街当然还会再次复兴起来,虽然并不是沿着他所声称的20年一轮回这样的规律。 推动华尔街复兴的,将仍然是技术,正如技术推动经济繁荣一样。有趣的是,最伟大的技术革命往往启蒙于经济萧条时期。1971年,英特尔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处理器,1975年19岁的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退学,与高中校友一起创建了微软公司,一年之后史蒂夫·乔布斯创建了苹果公司。 技术之所以能够推动经济繁荣,主要是因为技术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以证券交易为例,二战之后的经济繁荣期,证券交易的规模迅速膨胀,但华尔街还没有为大规模的新增交易做好技术准备,由此引发的混乱使交易所不得不大幅缩短交易时间,以便让它的会员公司有时间完成各种后台信息处理工作。60年代末期的计算机体积庞大,难以操作而且价格不菲,证券的买单和卖单更多是通过电话传递,用纸笔来记录。 实际上,华尔街的主要繁荣期基本上都是由能够降低成本的技术进步所推动。1825年,伊利运河的开通使得水路运输成本只有陆路运输成本的1/20,时间为陆路的1/3,这不仅创造了美国经济的繁荣,而且造就了华尔街历史上第一次大牛市。 随后,铁路和电报的商业化造成了更长远的经济发展,而资本市场则借助于技术进步的概念一次次卷入过度的投机活动中,从而造成了资本市场的繁荣与萧条。到了20世纪20年代,汽车工业成了美国经济的发动机,其辅助业,例如燃油、公路建设、维修业、玻璃制造业、钢铁业和橡胶业也急速发展,而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仍然是在于技术进步,亨利-福特所发明的流水线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单位车辆的成本。汽车工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直到底特律三大汽车巨头陷入亏损泥潭。 信息技术无疑是自70年代以来,推动美国资本市场再次繁荣的力量之一,而且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润滑剂。正如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主编法理德·扎卡里亚在其所著的《后美国时代》一书所说,突然间,“内布拉斯加州的体育用品商店可以从中国进货,然后远销到欧洲,并任命班加罗尔的会计师掌管支票簿。”显然,没有信息技术,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而且,历史证明,每一次技术进步对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将远远超过资本市场和经济本身的繁荣和萧条周期。例如,南北战争前开始商业化的铁路和电报,其影响力超过了半个多世纪,上世纪20年代开始的汽车工业的发展一直影响到进入21世纪。 从这个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对经济的推动力正处于其顶峰时期,如果从上世纪70年代算起的话,才刚刚经历了30年的时间。从历史角度看,信息技术革命至少还可以发挥20年的影响力。 技术革命就像波浪一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下一波的技术革命正在孕育其萌芽。它是什么呢?是新能源革命,还是基因工程的革命?65岁的约翰·戈登估计也无法给予我们准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