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股还是持币,这是个问题。中国A股犹如“电梯”般快速上下的表现,除了让投资者心惊肉跳,还会令其无所适从。 经过上周市场的剧烈震荡后,市场似乎重现希望。但是,投资者的焦虑心态并没有得到缓解。 持股者或许正在考虑逢高减持,提前兑现以保住盈利;持币者虽然进场意愿强烈,但是由于有短期内希望能够等到趋势确认的心理伴随,也不敢贸然买入或者增仓。可是,持股者逢高减持可能会担心当下减错了;持币者观望可能也会害怕在等待中失去机会。 其实,当下投资者的心态就是两种,谨慎的和乐观的。乐观的投资者坚信还有上升空间,所以现在是吸筹的时机。而谨慎的投资者则认为后市已经空间不大。 谨慎者们认为,除非主力有理由相信上方还有很大的空间,否则在这个位置上操作,恐怕也只是为了出货。毕竟对于主力来说,空间小意味着利润空间并不大。 可是,今年“主力”们到现在究竟赚了多少?初步估算下,资金大举进入的点位应该是2500~3400区间,公募基金可能还要更少,如此主力赚到的也就是30%不到的指数,20%不到的毛利。这个利润对于机构来说是否少了点? 另外,散户又如何呢?我们看到中国A股的持仓账户数已经逼近5000万,创历史新高,表明普通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和预期要大于银行存款。 原因是加息的可能性极小,因此要对冲通胀预期还是得靠投资。7月份的数据显示,储蓄搬家只是开始,根本还没大动,除非股市崩掉,所以后续资金仍然可期。 很明显,如果你是短线思维,现在是最痛苦的时刻。因为,如果你的判断就是在上下500点左右的市场波动,那么,一两天的股指走势都会让你不知所措。 怎么办?其实,事情可以变得简单,少讨论这三个月的事情,因为这就是短线嘛。从过程中跳出来,我们做个大的判断:三个月后,市场是涨是跌,如果自己判断是涨,现在持股;如果是跌,现在持币。 我们的意思是,如果你不是非在这三个月挣大钱,那你为什么非要弄清呢?看不懂的地方,不管了,反而是一种好的思维方式。 投资者目前并不需要去弄清看不清的东西,重要的是看对能够看对的事情。而这样,才会不失正道,才会不陷入谜局。
![跳出思维的陷阱 必须跳出短线思维桎梏](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081640744739.jpeg)
当然,这都取决于你对于三个月后市场判断的正确与否。如果你还是无法做出判断,那就只好什么都不做了。 对于政策面,总理和央行在8月24日的配合相当默契,当温总理在浙江考察中首次提到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时,央行副行长苏宁立即回应,如果急速收缩流动性将导致经济二次探底。看来领导层之间形成了部分妥协,因为现在的重点还是货币政策仍需持续。 而对于市场上的两派,明智的做法是换位思考,多去想象对方的道理。我们的观点是,不同意悲观论,悲观的事情去年已经发生过了,同样的事情不会如此快的重复,我们是乐观派,但我们也会非常看重悲观者的看法。 也许你会说我们太乐观,因为乐观的事情前年也发生过,但是,我们想说,这是乐观而不是乐疯了,乐观者不是近期看高6000点,而是看过3500点,这二者之间差别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