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杂着二奶和高管夺权的真功夫事件其祸根在于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势均力敌的股权结构很容易引起股东之间的纠纷,因为谁也没有占优势的表决权
文/子昱 现今对“真功夫”这一品牌,消费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戏剧性,原来公司高管争斗起来竟然如此不顾一切,包括在办公室发生强烈肢体冲突。天下人皆知真功夫创始人兼总裁蔡达标的包二奶及高层内讧,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真功夫早期的两位创始人潘宇海及潘敏峰(蔡达标前妻),似乎正在拿“真功夫”品牌与蔡达标拼个鱼死网破。 简单来讲,真功夫近期的纠纷有如下几件:2009年3月,贵州籍女子胡某在广州街头召开新闻发布会,自称是真功夫总裁蔡达标的二奶,相处11年且生下儿子雄仔;紧接着, 4月,潘敏峰状告蔡达标,要求拿回原来离婚时所放弃的25%股权;8月,潘敏峰和窦效嫘(潘宇海之妻)闯入真功夫广州财务办公室,强行抢走公司重要财务资料,与员工产生肢体冲突;同日,潘宇海又带人,在没有经过董事会许可的情况下,要求管理层为其安排办公场地,公司本部办公室陷入混乱。需要提示的是,潘宇海与潘敏峰是姐弟关系。 不可否认的是,混乱的感情问题作为威力十足的催化剂激化了真功夫在从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化过程中累积的矛盾。2007年10月,真功夫宣布引入两名PE,并启动公司改革;2008年12月,麦当劳中国区营销总监张帆加入真功夫,进行高管团队重组。随着公司改革的一步步推进,很多跟着潘宇海一起创业的员工相继被劝离,这引起潘宇海不安;与此同时,原先的关联交易商也在引入市场竞争,蔡潘两家亲戚原本多有担任供应商、承包商,这直接触动两家人既有利益的改革,使双方产生分歧和争执;也就在这时,潘宇海感觉到,自己在公司管理上变得插不上手,于是他要求自己来负责财务,可公司架构已经通过公司章程确立,遭拒的潘宇海以拒绝交出配方进行反抗。现今诸多评论在批判蔡达标时,总以蔡达标的个人德行作为第一个评判点。在笔者看来,理性地分析,二奶事件只能说明蔡达标在婚姻上的失败,其个人操守违背普适的社会伦理规范。但这一事件,并不能得出结论:蔡达标是一位蹩脚的企业家。事实上,就经营层面来说,蔡达标的远见和专业,为业界所称道。在国外的企业家中,感情生活中一塌糊涂的大佬并不在少数,但多数企业组织的运转并未受到影响。究其本质,则是因为国外企业在创立初期,即已经设立了较为科学的股权结构。而真功夫陷入目前的僵局,其本质是因为股权结构的不合理:蔡达标与潘宇海各执47%股权,两家风险投资商各执3%股权。这种势均力敌的股权结构很容易引起股东之间的纠纷,因为谁也没有占优势的表决权,而股东则是按股权比例行使权利。 所谓“一山容不了二虎”,当年不科学的股权结构安排给真功夫的“去家族化”埋下了深深祸根。如果说蔡达标作为一个企业家有什么错的话,错就错在创业初期建立了过于均势的股权结构,而没有吸纳诸如供应商、承包商等一些外部利益相关者成为股东,使得股权分散化。对于目前困境,真功夫的出路是打破“双47%”的股权结构,两大股东之间一方退出,另一方以合理公平价格受让。道理总是简单,但公司实践起来并不容易,真功夫的2010年A股上市的计划将很可能因为“双47%”股权结构打破速度之慢而再度延期。 然而,事实上,“真功夫”股东之间的纠纷并非个案,这在全中国的家族企业中都有代表性。调查显示,家族企业中10%能够“活”过第三代,而“去家族化”建立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家族企业的必然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