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并不能做到优势互补和互相理解的话,即使股权结构设计的很合理也会出现问题
![股权结构图 股权结构更多是人的问题](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073929727602.jpeg)
股权结构对于一个公司来说确实非常重要。一个创业公司里,我觉得创始股东中发起人或者公司的主要创始人要占70%以上的股份才合适。如果几个创业者股份对等,那也该有其他的附加约定。公司初创时,经常是两个人和几个人共同发起的,而且需要风险共担,在投票权上却要服从大股东或者某个人,这是一种客观的情况,这是《公司法》规定的,这也要求股东们之间要有非常强的信任关系。 股权结构更深层次的是人的问题。如果人并不能做到优势互补和互相理解的话,即使股权结构设计的很合理也会出现问题。煌记餐饮连锁集团的问题不全是股权结构造成的分裂,还是两个人在战略定位、能力和性格上的一个差异。创业一定要找互补型的人,而且要有共同的愿景。如果不是互补型的,将来矛盾还会很多。 如果两个创始人股份对等且没有附加协议,其中一个人要退出或者股份被稀释是很正常的事。具体什么时候退出或者选择股份稀释则因公司而异,总的来说早有早的好处,晚有晚的好处。如果早期退出,人们彼此伤害不会太大,公司航向上会更加专注;晚点退出,至少企业做大了,抗风险能力会比较强。以宅急送为例,现在我退出了,不管陈东升怎么做,都不会有大的风险了,至少你给社会留下了一个好企业。 目前很多创业公司都纷纷引入了风险投资者,因为股权问题,这些投资者挤出创业者的情况也很普遍。投资者把公司创始人挤出来可能觉得对公司发展有益,但从创始人的角度来看,离开自己辛辛苦苦创立的公司确实是一件悲惨的事,这很难说谁对谁错。我觉得最终的检验就是不管创业者是否被逼离开企业,只要企业做大做强了就是好事。因为中国要的是又强又好的企业。健康的企业多了,对国家、对人民、对员工来说都是好事。对于创始人,在引入投资的时候,你要考虑的是公司的长远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即使被挤走,也要多考虑公司的利益,以公司大局为重。现在创业者很多都有着不同的目的,有的是为了圈钱,有的是为了把公司卖个好价钱,他们都已经不是真正的创业家了。真正的创业家会理解和接受自己出局的命运的。 另外,不要把所有的原因都归因于股权结构。有时候公司在进行改革,并触及到某些股东利益的时候,也会发生这种多数人的暴政。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要做到互相理解。沟通、学习、讨论,这些都非常重要。在股东们和管理层、员工们理解接受的基础上再实施改革方案,这非常重要。第二,在改革之前对困难、阻力要有充分的考虑。不要想象的那么乐观、那么轻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把困难想足一点,把时间想长一点,把失败想多一点。我想有了这两点,不管是改革,还是其他的事,就都会水到渠成了。尽管股权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体现的更多的却不是股权的问题,而是沟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