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报》记者 慕克
回过头看,2007年的普洱茶热终究会是中国投资历史上的一个另类。当时的普洱茶和股票无异,交易所门口会有大屏幕显示每天的行情,但普洱茶的价格最终以暴跌收场。 然而,从普洱茶的投资热中可以看到,由于缺乏充足的投资渠道,手上拥有大量现金的中国人,在狂热时期,即使面对以前根本难以想象的东西,也不会放过炒作的机会。 也许正是受到“热钱煮沸普洱茶”的刺激,中国领导层在2007年以后,加快了“走出去”的战略。 随后,无论从国家、企业还是个人投资层面,均有所动作,尽管这些举措对国内资金的国际出路有所拓展,但路途依然曲折,同时还需继续开放更多政策出口。 如2007年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的成立;国内50家金融机构获得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资格等。 2000年以来,国家对外贸企业海外投资的政策支持,使国内的大量资金找到了国际出路,同时,企业机构参与海外投资也成为可能。 主权财富基金 中国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筹集1.55万亿元,购买了相当于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作为中投的注册资本金。中投多次宣称公司“投资活动基于商业目的”,在境外主要投资股权、固定收益和另类资产。其中,另类资产投资包括对冲基金、私募市场、大宗商品和房地产投资等,投资区域涵盖发达国家市场和新兴国家市场。 然而,在其他国家眼中,中投这个庞然大物俨然是中国热钱的“国家队”代表。由于各国的普遍“狐疑”,中投的投资并不顺利,经常面临困难与阻挠。 从目前公司的投资路径看,主要投资国还只是发达国家,且公司的投资时机和标的选择也受到多方质疑。例如,中投在危机中的第一单——投资黑石集团,仍处于亏损中。另外,近期购入的加拿大泰克资源公司和英国酒商迪亚吉欧也盈亏不明。 这场金融风暴,让中投的资本回报率损失2.1%,但2008年全年的回报率仍达6.8%,全是由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中央汇金公司投资国内获得收益弥补而来。 如此看来,就国家层面来说,用主权财富基金“出海”投资,中国尚处于试航阶段。QDII机构投资 另一方面,国内相对分散的机构投资者,似乎也没能逃脱中投海外投资的生不逢时。 其实,早在2006年4月,由央行、银监会、外管局联合发布《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文件开始,QDII就已正式登上舞台。 在此过程中,对QDII投资范围的限制逐渐放开,从最早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证券为主,到现在能够投资股票、基金、期货和衍生金融产品。50家QDII的获批金额也从最低的0.5亿美元扩展到88.9亿美元不等,总额超过400亿美元。伴随着QDII的实行,机构参与海外投资成为可能,而民间资金的国际出路也得到了一定的释放。 但是,由于机构“出击”境外时,国际市场环境的弱势格局,投资股票市场的QDII基金无一例外地出现亏损。 对于中投和QDII海外投资这两位“急先锋”的暂遇挫折,可以说是中国国内投资资金开创国际出路必须交的学费,而这二者为中国热钱探寻国际出路的价值并不应被否定。 企业和个人直接外投 再回到企业层面,因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参与主体还是以对外贸易企业为主,中国最早的对外投资主要依托国际贸易的对外直投,所以,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应该说是国内资金涉足国外市场的重要力量。 但与机构相比,企业的对外投资无论从规模还是渠道上都“弱化”了许多。我们看看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促会”)的《2009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其中有很多有意思的数据。 在贸促会进行的受访对外投资企业中,约有三分之二的企业表示现有对外投资规模小于500万美元。对外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占20%,其中超过1亿美元的仅达6%,表明现阶段企业的总体海外投资额度依然有限。 在海外建立销售办事处,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最常见的形式,紧随其后的是与当地企业建立股份制合资公司,然后才是设立自己的零售商店和营销网络,及建立全新的独资公司,并购还没有成为对外投资的主流方式。 从个人角度看,国内个人投资海外渠道更加有限,或说基本上没什么投资出路。比如,国内客户的外汇交易必须通过商业银行等。 其实,个人海外投资潜力巨大。据多家投行估算,个人境外投资金额可能超过1000亿美元。最近的例子是,中国内地的“豪客”到香港疯狂买房,甚至单比交易就过千万元。 做个初步计算,无论从国家(中投公司的2000亿美元)、机构和企业(超过1000亿美元),还是个人(1000亿美元)层面,国内的有能力进行对外投资的“潜力资金”可能超过4000亿美元,也就是2.5万亿元人民币。 数量如此巨大的中国钱需要投资,是中国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而在国内投资领域和标的有限的情况下,能够顺畅的转向国际,参与海外投资,才是疏解正途。虽然政策层面有所举措,但对于国内资金的国际出路,应继续开拓,否则,普洱茶热的另类投资在中国仍会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