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金旅气电混合动力 无线厦门的推广动力



  8月底的一个夜晚,11点多,正在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里值夜班的黄德安发现,位于厦门城管局一楼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有红色警报,定位的是一家未完工的楼盘,噪声达到75分贝,远超夜间居民区噪声在55分贝以下的标准。

  核实情况后,一条通知世界山庄工地负责人工地噪声超标的短信由系统自动发出。10分钟后,黄德安发现红色警报仍未解除,于是迅速带着城管执法队员跳上执法车,飞驰赶往工地去处理情况。

  自从有工地噪声监控系统之后,黄德安他们这样半夜出勤的情况比以前少得多了。据统计,厦门市民因为工地施工噪声扰民的投诉同比去年上半年减少了51.9%。

  其实工地噪声监控只是厦门无线城市的应用之一。除了工地噪声监控,厦门无线城市落地的应用大约100种,具体分为三部分:无线政务、无线产业、无线生活——而且具体的应用还在不断增加中。

  无线城市应用的落地

  很多厦门市民在上下班出行之前都养成这样一个习惯:出门前掏出手机,通过手机上网查看110交通指挥中心提供的自己行车路线所经过的路口实时视频画面。一旦手机视频上看到拥堵,他们就提前绕道,避开拥堵。厦门移动在全市几十个重要交通路口都架设了摄像头,并把摄像头画面接入到3GP流媒体平台发布出去。也就是说,只要有一只能观看视频的手机,经过手机上网,就能实时查看全市几十个重点交通路口的实时监控视频。

  “根据厦门移动后台得到的统计数据,这些摄像头平均每天的点击量有1万多次,而且点击量还在不断刷新,足以说明市民对实时路况交通监控查看的需求。”厦门市信产局局长吴杰表示。

  按照规划,在接下来的2年时间里,厦门移动会在全市架设3000路摄像头用于实时交通路况发布。

 厦门金旅气电混合动力 无线厦门的推广动力
  这是厦门无线城市一个颇具特色的应用——“实时路况”,2009年1月刚一推出,点击量每月都在成倍攀升,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出行之前用手机看看自己经过路口是否堵车。

  “手机正在成为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吴杰表示。厦门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手机、上网本、笔记本电脑等终端随时随地接入无线网获取应用。

  根据国际无线通信协会(WCA)定义,无线城市即已经构建城域无线宽带网络的城市。城域无线宽带网络是指由市政或企业投资,基于WiFi、Mesh、WiMAX、TD等技术体系,以其宽带能力为市民、企业、外来旅游者、政府机构等服务的城市无线宽带网络,向用户提供在线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服务。

  无线城市真正落地应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很多无线城市的建设者们。如果仅有高速无线宽带网络的全城市覆盖,则好比建设了路况优越的高速公路,但若没有实际应用,则相当于空有高速公路,没有车跑,而厦门的无线城市CIO吴杰则力求造更多的车,让无线城市应用渗透到市民生活中。

  厦门象屿集团物流部门的张薇有天晚上胃痛,去药店买药时却忘了药名。在店员的提醒下,她拿出手机上网登陆“市民健康系统”,很快她按照自己的社保卡号登陆,就查到上周在厦门市第一医院就诊的电子病历和处方单,按照原有处方,买到了胃药。

  这个由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厦门分公司(下称厦门移动)与厦门市卫生局合作开发的国内首个“市民健康系统平台”,在今年2月上线,其利用TD-SCDMA 技术为该系统提供短信平台、WAP网站、无线视频监控等接入手段,为市民提供查询个人健康档案,预约专家门诊、短信提醒和自我保健管理等服务。

  除了以上提及的以外,厦门无线城市落地的应用还有很多:无线家庭网关、掌上图书馆、无线校园、无线港口、电梯监控卫士等等100多项应用。

  如果没有良好的城市信息化建设,无线城市种种应用的落地则失去了根基。比如市民健康系统,是早就由厦门市信产局牵头联合厦门市卫生局共同打造的,它将厦门市民凌乱的个人健康信息集中统一管理,建立厦门市民终身电子健康档案。全市2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全部接入市民系统。2008年,仅检查诊疗结果跨医院共享一项节约重复检查、拍片、冲洗、打印等费用2100多万元。

  也正是打通全市医疗机构建成市民健康系统的良好基础,才能迅速将“市民健康系统”推向手机上的应用。

  无线城市的商业模式

  无线城市,不仅仅意味着无处不在的无线宽带网络接入,更代表着在这样的基础设施之上实现多种应用。也正因为这些美好的愿景,无线城市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政府和运营商投身进来。然而,模式之困使得西方最初的一批无线城市计划已经陷于搁浅。

  无线城市的概念由美国费城2002年在全球率先提出,世界各城市纷纷开建无线城市。然而,在全球范围内至今却没有一个真正可以作为样本的案例。

  一些国家的无线城市项目在大规模宣传后根本没有启动,以休斯敦、旧金山、芝加哥为代表的部分城市宣布暂停各自无线城市组网计划,许多风光一时的Wi-Fi新创公司如Jolt-age、Cometa等甚至陷入倒闭的绝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合适的商业运行模式。曾经,“无线城市”被认为应该作为政府公共建设的一部分,由政府投资并免费向用户提供服务。在欧美,甚至有人将之称为“免费公共无线互联网”。

  确实,这种免费模式非常吸引眼球,也广受大众欢迎。然而,尽管无线城市的带宽资源是一种公共基础设施,长期运营依然需要建立良性的商业模式。

  吴杰认为,“免费不是无线城市的长久之道,适合的商业模式,合理的无线城市生态系统才是无线城市真正充满活力不断持续的内在动力。”

  中国3G牌照发放后不久,三大运营商中实力最强的中国移动承担起了建设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网络的重任。厦门市政府与厦门移动合作,采用TD-SCDMA作为无线城市的承载网络。针对TD-SCDMA在人口密度大的区域带宽容量不足的弱点,厦门移动建设WiFi热点作为补充,完成了覆盖全城的无线网络。

  无线城市的多样化的应用,也并不是厦门政府单方面投入建设,而是由厦门信产局在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和运营商之间进行牵线搭桥,整合原有的厦门城市信息化系统,甚至通过引入专业的第三方应用提供商来参与投入。通过这样的手段,厦门无线城市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就实现了100多项落地的应用。比如承载交通路况直播的3GP视频流媒体平台,就是来自于星谷科技这样的流媒体应用提供商。

  当市民使用无线城市服务时,厦门信产局的原则是公共应用免费,但非公共应用,则按照市场化的模式收费,即按照“时长流量双封顶”的模式实行市场化收费。厦门无线城市的建设目标是要使无线网络接入和应用成为市民生活的日用品,为绝大多数市民服务。

  吴杰喜欢用一个比方来诠释厦门无线城市运营的商业模式,“运营商厦门移动搭建3G网络环境并且促成与各相关部门的合作,就像一个商场;平台运营商如同印刷厂兼出版社;而大批内容和应用的提供商,则如同原创的作家或画家。”作家和画家原创的作品由印刷厂和出版社出版发行后,放到商店去展示销售,而终端用户(手机用户)可以随需取用自己想要的应用和内容。

  在厦门无线城市的商业模式里,作为产业链中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运营商、平台商、内容提供商按照约定的比例进行分成,这是厦门无线城市应用得以持续推广的动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84202.html

更多阅读

电装DENSO火花塞型号的读法-字母代表的意义图解 denso火花塞

转自:NGK-DENSO车友论坛电装DENSO火花塞型号的读法-字母代表的意义1、DENSO株式会社(电装)公司是世界第二大汽车零部件公司;日本第一,是丰田配套生产厂家2、DENSO铱金火花塞世界最小径--0.4mm“铱”中心电极。中心电极越小,点火所需电

今天,是厦门的“防空警报试鸣日” 今天为什么拉防空警报

昨天下午在教职员工大会上,校领导认真布置了今天下午的防空演练。因为今天是厦门的“防空警报试鸣日”。把5月10日定为厦门的防空警报试鸣日大概是在2001年11月。我在百度搜索,相关信息显示:【中新社厦门(2001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电(记

荣威750油电混合动力1.8车根本就不节油 荣威混合动力汽车

去年年底我单位来了一辆车,是上海生产的荣威系列,1.8油电混合动力的车辆,车后备箱有一个大电瓶,号称节油。可是经过大半年的行驶油料消耗统计,根本就不节油,平均消耗油料百公里15公升。此车只有在待速的时候,并且不开空调时,停止汽油发动

声明:《厦门金旅气电混合动力 无线厦门的推广动力》为网友惟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