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不断的开放和制度完善,中国一些原有相对落后的制造加工行业,因更多的资本关注,而逐渐发展壮大。国际资本面对之前发生巨额变化的中国家电行业的腾飞,现在他们的目光又投向哪里呢?——中国调味品市场。
现在放眼世界,中国已成为响当当的调味食品生产大国,在中国调味食品市场上几乎可以找到世界上所有的强势调味产品,各国调味品的强势品牌,与中国本土品牌互相博弈。中国调味食品市场俨然成了国际化市场。
那么,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下,中小企业居多的中资本土调味食品企业又将如何冲出重围,突显品牌,做强做大并一举颠覆目前的市场竞争中格局呢?这时,资本注入的力量将在这一时刻发挥其无限的能量。
中国调味品市场
长期以来,中国调味食品市场存在一种“无极性”的说法。所谓无极是没有定性的,是无法框定的、非规则的。目前市场大约有三万两千家调味食品企业,千类万品,杂乱无章,呈现明显的不规则性。
2003年中国调味品产业整体实现销售收入380.3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为21.3亿元,2004年调味品消费总值约为590亿元,到了2006年已冲破千亿元大关。总的来说,我国调味品产业的增长率每年都在20%以上,是食品行业中增幅最快的门类之一。据中国商务部预测,2007年全国餐饮业有望实现零售额1.22万亿元。
就中国烹饪协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2007中国餐饮产业运行报告》显示,2006年餐饮业零售额达到10345.5亿元,比GDP增速高出5.7个百分点,连续16年实现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而就中国调味品协会会长卫祥云日前表示,目前我国调味料的年产值已达到500亿元左右。
发展迅速的产业
从行业特点来看,调味品主要用于家庭厨房、餐饮业和食品加工业三个方面,它们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整个调味品产业的发展。据了解,就餐饮业来说,调味品在餐饮业消费中的比重,正在突破10%的临界点,即餐饮业每消费10元钱,其中就有1元钱用于调味品消费。
很多调味品既是终端消费品,也是食品加工的重要原辅料。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方便面的发展。不论是油炸还是非油炸,好吃不好吃的关键是它的调味料怎么样——调味料决定了一个产品能不能发展;二是,中国调味品出口的大量增长。
区域性的品牌
中国调味品市场口味众多,产品种类也日益丰富,从传统酱、醋分类,衍生出调味液、调味料、调味粉、调味膏、调味酱,从单一调味到复合调味,品类极大丰富。
中国调味品的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四川、广东以及江浙一带,近年来山东地区也迅速崛起,其他地区如辽宁、河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基本上没有本地的品牌调味品。就山东来说,淄博的玉兔和巧媳妇、济南的德馨斋、青岛的灯塔以及烟台的欣和味达美等,迅速占领山东市场。总的来说,目前的中国调味品仅仅是区域性的品牌,没有真正的全国性的品牌。
而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其一,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口难调,比如食醋,即形成了香醋、麸醋、米醋、陈醋、熏醋、白醋、水果醋、五花醋、农村老醋等。另外,中国调味品又是一个科技含量比较低、非品牌产品众多的产业。而这才是困扰品牌建立的重要原因。
因此,如何在这样的产业结构中树立品牌,或者说如何成为第一品牌,是许多调味品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
比如,国内知名酱油——海天酱油。2006年海天酱油的产量超过62万吨,增长率为34.80%,销售收入达20多亿元,增长率为22.5%.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2007年的销售收入预计将超过30亿元。但是与中国年需求500万吨酱油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小的数目,并没有形成绝对的市场占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