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医疗旅行”相对来说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但是,谁能肯定中国不会成为下一轮医疗旅行的热门国家呢?
从概念上讲,医疗旅行指的是让人们到外地或外国接受医疗保健服务并且与休闲度假相结合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旅游产业。“当你在异域风光中享受碧海蓝天之时,顺便接受一个比国内费用低很多(或者质量高很多)的小手术,在面对冰冷的医疗器械时,抬头就看到窗外一片无垠的碧波......这样的治疗无疑像是在度假一样。”这是医疗旅行业的营销者们经典的宣讲。 事实上,那些拥有医疗旅行优厚条件的国家,都将之视为一个拉动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例如,依托高端的医疗设备和经验精湛的医生群体,巴拿马的医疗旅行业为近1500万当地人解决了就业问题。韩国的整容术全球闻名,加上四季分明、气候怡人,有助于术后尽快恢复,所以也吸引了大批国外观光客远赴韩国进行整容旅行。此外,在北美,人们也经常听说一些朋友前往印度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或置换髋关节的故事——依照有关统计预测,“入埠型”的医疗旅行产业到2012年将为印度创造每年约20亿美元的收入。 当然,印度成为医疗旅行热门国家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优质的高端医院、先进的医疗技术、没有语言障碍(很多印度人都会说英语),还有异国情调。就像中国一样,印度也以其独特的健康习俗闻名于世,例如冥想,这都是吸引人们来此寻求一种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动力。 然而,相对于“入埠型”医疗旅行业为印度带来皆大欢喜的场面而言,印度的“出埠型”医疗旅行则带有不少争议。英国的国民健康保险体系虽常年饱受资金不足的困扰,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疗服务体系之一。而一个在英国生活的印度家庭想要为其在印度的亲戚寻求医疗救助,他们只需要来英国度假就可以获得免费的治疗,而不用向国民健康保险体系支付任何费用。这种“入埠型”医疗旅行者在本质上来说在免费享用由英国纳税人支付的医疗服务。可以想见,在拥有大量移民的英国,针对上述“免费套利”的医疗行为的争议势必会持续下去。 无可否认,医疗旅行业是一个容易被“钻空子”的商业链条。我在英国就经常听说,有些医生为了追逐利润,而优先医治外国患者,却让本国的病人排长队。也有人辩护称,国外患者为本地的医疗机构带来了收入,医疗旅行业尤其为那些欠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完备做出了贡献,这反过来又泽被于当地百姓。例如,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入埠型”患者的营收贡献,马来西亚得以完备其当地的医疗服务体系,使得88.5%的民众能够享受到离家3英里以内的医疗服务。医疗旅行在监管方面暴露的问题也不亚于经济学方面的争议。即使在医疗体系完善的发达国家,至今都还没有统一的监管机构来规范和管理提供医疗旅行服务的机构,而是停留于行业联盟的认证以及协会等自律式管理。另外,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由于缺乏标准的保险范围规定,是否将国外发生的医疗旅行费用纳入被保险范围则完全取决于各家保险公司自身的选择。主要依据就在于,要符合保险公司的利益。 除此以外,之所以称医疗旅行业饱受争议,也有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障碍。例如,涉及到一些整容手术时,有些国家的患者会面临一些“社会争议”;也有一些患者抱怨在异国他乡感到孤寂和无助,在治疗后很容易引起生病发烧等生理反应,此时却得不到居住地那样熟悉的社区关怀…… 医疗旅行产业在全球范围的流行并不会随着种种争议而减缓速度。事实上,一些欧洲的服务提供商已经——尽管维持低调——开始抢占中国市场。来自瑞士的一个景点医院联盟机构已在上海建立一个办事处,来吸引中国的高端客户并促成他们赴瑞士进行医疗旅游。同样,更多的医疗旅行者也准备好来到中国——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显示了人们对于中国医疗水平的信心,也会带来服务创收。 我相信在中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医疗旅行潜在市场。随着更多训练有素的双语医护人员的供给、相对便宜的费用和方便的旅行安排,再加上人们对中国医疗水平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不断提升,医疗旅行产业会在中国稳健地发展起来。中国能够提供一个对于大多数医疗旅游者来说在治疗后很需要的舒适的恢复环境。当然,有一些软件方面的服务还需要不断改进,没有人愿意因为看不懂菜单而在餐馆点了本不该吃的海参。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独特医疗传统和习俗的国家,例如太极拳、茶文化、中医等,对于那些长期的养生旅游者来说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目的地,不仅仅是对医疗有兴趣,也是为了寻求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印度能在这个领域成功,那我想中国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