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撰文/张珂
学生个人资产的增加正在成为一种趋势,这是过去没预料到的。这是随着经济发展形成的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的现象,但是要把握一个适当的度。大学生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当然有的是靠自己的能力创收。但大部分人有那么多财产,还是从家里拿的,做父母的给买的(购)置的,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父母有钱了,子女生活随之改善,但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自食其力的意识。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夏学銮教授 学校提供的保险柜简单、份量重,我更愿意自己买。当初心血来潮,买来的保险柜虽然确实让我的财产没有丝毫损失,但周围同学都觉得我“吃饱撑的”,让我之后有些后悔。学生个人资产增加可能会带来像租买保险柜这样的商机,但现在的学生更精细,虽然有保护财产的意识,但学校治安不错,很少有人把钱花在保护财产上。我觉得这个商机5年内没什么潜力。 华北电力大学 传说(网名)大学生资产不断增加,租用保险箱在高校悄然兴起。 大学生个人财产多了,租用保险箱防盗这一举措在高校逐渐兴起。 早在今年初,武汉各高校大学生,累计租保险箱已达1万多台,租赁期1年~4年不等,费用是160元~380元。租的时间越长,价格越便宜。 新学期伊始,已经是广州外语外贸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张蓉蓉(化名),决定买一台电子词典,以用于英语的学习。每个月有800元生活费的蓉蓉,除了哥哥买给她的电脑、手机、MP3之外,这台价值900元的电子词典是她的第四件重头电子“装备”。 “我们学院现在的通知都不是贴海报了,都是网上通知的,校内网(已更名为人人网)、邮箱、QQ群、手机群发短信之类,所以没有电脑的人很被动。购买这些不是为了攀比,不然在一个信息校园里,没有这些就是一个白痴了。” 如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流行的“结婚四大件”,现在的学生中也流行“进校四大件”——电脑、手机、MP4或MP3、电子词典。浙江工商大学法学专业的蒋达奇告诉记者,在班级44位同学当中,手机人人都有,没有电脑的只有一两位女同学。每个月父母给他的1000元生活费,“其实在我们当中,只算凑合用的”蒋同学觉得这很正常:“我妈妈没给我限制用多少钱,如果不够就去卡里取。而且我偷偷算过,每个月1000元很难的……” 记者抽样调查了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一线城市十所高校在2006~2009年期间入校的15名学生。其中,4名同学由于学校规定,大一进校时没带电脑而只买了手机,其他11人则100%在入学时同时拥有手机和电脑。这15名同学中,每月生活费在1500元及以上的1名,1200元~1500元的2名,900元~1200元的9名,800元~900元的2名,800元以下的1名。目前在校大学生较几年前学生的消费水平有大幅度提高。 毕业后已经在一家门户网站工作近四年的郑小姐大呼时代不同。郑小姐回忆,2002年读大一的时候,每个月生活费400元左右,班上同学月生活费也大部分在300元~600元。当时有手机的只是少数家境优越的同学,而动辄上万元的电脑,更是让他们这些“穷学生”望而却步。若是听到谁有台笔记本电脑,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把他跟“富家子弟”划上等号。“现在的学生真的是幸福。生活费比我们多太多,电子产品也便宜很多。现在的标准配置‘四大件’,放在从前,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奢侈的梦想。”郑小姐感叹不已。 但困扰大学生的是,个人财产的不断增加,被盗现象越来越多,而租用保险箱则大大减少被盗概率。事实上,早在2003年已有保险柜悄悄进入大学校园,但当时使用保险箱的绝大部分是某些高校新闻系因专业需要配备了昂贵摄影器材的学生。如今,武汉、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已有不少学生开始接受学校提供的租赁保险箱业务。 河南大学为学生提供出租保险柜业务已经有两三年,据公寓管理老师透露,自推出这项业务以来,学生租用的数量并不多,平均每栋宿舍楼有7~8人,占宿舍总人数的1.3%。同济大学也对学生提供了出租保险柜业务,一栋住有516人的学生宿舍,有27人(将近5%的学生)租用了保险柜,其他宿舍楼的比例大致都在这个范围上下波动。 华北电力大学的传说(网名)同学,则自己花900元购买了保险柜。如今已大学四年级即将毕业的他,不久前在赶集网上以480元的价格将陪伴自己3年的保险柜转卖他人。算下来每年140元的费用,比起学校每学期80元的保险柜租赁费,还要节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