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撰文/汪洋
为利所动,外资银行联手外资保险公司叫卖保险。 如果银行主动推销保险,你是拒绝还是有意聆听? 一个存在的事实是,外资银行销售保险正在迅猛推进而且取得不俗业绩。“我们的保费月平均增长达到了90%,其中,约98%来自于寿险。”这是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个人金融理财业务总监霍霭玲9月初对媒体的公开表态。似乎是金融危机开启了国人的保险意识。对待保险推销,更多的人选择了接受并主动去了解,而不再是过去的唯恐避之不及。对于外资银行而言,在基金代销尚未开启、理财产品发行规模有限的情况下,他们比中资银行有着更为强烈的开拓市场意愿,外资银行与外资保险一拍即合,迅速展开了银行保险销售大战,花旗、汇丰、渣打、东亚等外资银行纷纷加入,与保险公司加强合作、升级理财服务,将保险产品纳入客户的理财规划…… 销售保险能给外资银行带来多大的好处,可以让其放下“高贵”的身段,充当此前为其所“不齿”的保险代理?除了通过外资银行购买,外资保险公司还有什么销售渠道?外资银行销售的保险产品大多是外资保险公司的产品,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是否有风险? 无利不起早。促使外资银行热衷于保险代销的原因,除了可以满足高端客户全方位金融需求外,较高的手续费自然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通过银行渠道卖掉的保险,需要返还给银行手续费,包括现金返还,每年1~2次邀请银行代销业务人员国内外旅游,还有其他礼品奖励,平均下来有15%。”某保险公司银行渠道负责人如是透露。 关于渠道问题,中美大都会的李先生介绍外资保险公司销售产品的渠道:一是保险代理人;二是电话销售;三是通过银行渠道。提及很多人关心的“在银行买保险和在保险公司买有何区别”的问题,李先生明确回答:没有任何区别。现在大多保险公司都会专为银行提供一些保险产品,这些产品只能通过银行的渠道购买,“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利益分配不会影响到投保人。” 金融危机背景下,很多投保人对外资保险公司的实力、能否安度危机、是否会倒闭等心存疑虑,对此,理财规划师朱巍认为大可不必如此担心,“因为国家对外资保险公司有相当严格的政策限制”,按照相关规定,外资保险公司与中国的公司、企业合资在中国境内设立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合资保险公司,其中外资比例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0%,这个比例“在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都不会改变”。而且几乎每个外资保险公司背后的中方力量都很强大,如中英人寿的中方股东是中国中粮集团、中意人寿的中方股东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此外,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要求是2亿元,其中20%必须存在国家指定的银行,除公司清算时用于清偿债务外,不得动用。“这为投保人的资金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