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一年多以前广东地区声称“腾笼换鸟”被换掉的那批“鸟”是否飞往另一个“笼”中?我想知道,今年以来在山西煤炭业强力整合煤老板们纷纷撤出的背景下,难以计数的巨额“煤金”会去哪儿(有一个所谓业内估计数字是3000亿元,仅做参考)?还有经济危机以来被国际市场猛然收缩的形势压得喘不过气的江浙出口型企业,产品出口没了,资本出路呢?
中国不差钱,从国家到民间都是。到今年第三季度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已攀升至2.2万亿美元,这是中国经济的底气,但在美元贬值的预期下,这笔财富引发的担忧胜于它带来的踏实感。从改善外汇储备结构到提升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能力,中国正努力学习怎么从一个财富大国变身为资本大国,这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持巨额外汇的政府面临这样的转型压力,持人民币的国内各路投资机构与个人亦如是。可惜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后者不缺钱却少管道;当形势需要民间资本转型、释能与提升时,它们却并未被赋予相应、更多的投资的权利与自由。 好在经济危机不单在逼迫国际金融监管与合作体系做出调整,也在逼迫国内的投融资体制加快变革。 尽管一些冷静的观察者对初试啼音的创业板还有这样那样的疑虑,但把这些疑虑放到中国当下此起彼伏的创业创富活力、充沛的资金池、有待深挖的消费服务产业市场下去看,这些疑虑未免显得教条与苍白,或者说,一些人眼中的偏差与不健全是可以在未来的实践中去被纠正与弥补的。而创业板又将极大推动人民币基金之兴起。如果围绕着人民币基金的一系列法规能逐渐成形、确定,这意味着国内蔚为壮观的各类资金、财富将从早期的自发走向资本的自觉。这是中国进阶为资本大国路上意义不可小觑的一步。在过去的若干年中,人民的财富、国家的财富被拿去完成对传统国有企业的救赎,现在,它们总算可以跟这块土地上新兴的商业力量进行对接,下注未来,而不必将后者纷纷送离出境让美元们独食中国的成长红利。所以,跟创业板推出同样令人欣喜的是:在明年以及更远的未来时间里,若干家海外上市的红筹公司将回归本土资本市场,另有若干家跟中国市场密切相关的跨国公司有可能登陆国际板——升级为它们的投资者,中国消费者“站起来了”。 赋资本以自由的进程还有别的观察维度。看政府在多宽范围多大程度上允许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从前的产业禁区。据说为将煤炭整合后的民间资金留在山西,山西省政府提出,2009年至2010年,将把6500亿元投资项目向民间开放,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公路等基础设施领域和城市公交等市政公用设施领域。煤老板的钱早在煤窑里呆不住了,这些年各地炒房炒股团里都有它们的影子,山西政府想留它们何不早一点有此举动呢?亡羊补牢之举罢了。所以,传说中的国家发改委制订的鼓励民间投资的20条新政的推出宜早不宜迟,4万亿刺激计划不过是个号角,振兴民间实业界信心、赋予其持续发展动机,才是推动后危机时代发展的真正动力。 其中,文化产业是一个有多重风向标性质的产业,正在深度产业化的前夜。无论是头批上创业板的华谊兄弟的明星股东榜,还是近期财经类媒体一系列人事震荡风起云涌,都说明一俟资本奔涌自由,其实天才们最受益最得自由。虽然此种“自由”在资本这根指挥棒下,含义狭窄而有限。 文 | 李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