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世博会 1851年,“希生老爷”在世博会



 

 

 

 

 

 

 

 1851年世博会 1851年,“希生老爷”在世博会

◎  曾焱 2009-11-02

 

世博会全景图局部——中国馆 border=1>

  “希生老爷”其实并非清朝官员,他只是扮了这么一个角色,机缘巧合地就进入了历史。

  1851年5月10日那天的《伦敦新闻画报》,以大约半版的版面刊登了一幅版画,报道在伦敦举办的首届世博会开幕式——在摄影还没有普及的19世纪中期,版画依然是报纸制作图片新闻的主要方式。作者描绘了各国嘉宾交谈的场景,右起第三位是个身着清朝官服的中国男子,他侧身而立,神态有几分昂然,在一群穿燕尾服、戴礼帽的西方绅士中间显得很醒目。版画的标题取为《中国官员在开幕式》,这个“中国官员”,就是在世博会历史上被西方人所熟知的“希生广东老爷”。

  在中国嘉德2009年秋季“世博会藏品专题拍卖”中,有一件1851年英国制造的彩瓷盖,画面正中也有“希生老爷”的背影,这是中国人参加第一届世博会的珍贵实物。对世博会中国历史影像已经做了6年收藏研究的仝冰雪告诉本刊记者:“中国和世博会的渊源从1851年就开始了。最初是民间自发去参加,后来才有了官商合作以及1904年以后政府的组织参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早期,正是摄影术和印刷术在西方流行,于是就有一批独特的世博会中国影像留存下来。这些留影的演变史,也是中国形象在西方人眼中变化的历史。”

  据仝冰雪对大量英文资料的考证,“希生老爷”其实并非清朝官员,他只是扮了这么一个角色,机缘巧合地就进入了历史。“我一直很想找到关于‘希生’的更多生平,但到目前为止,只知道他来自当时停在泰晤士河上的‘耆英号’商船。”这是由中国制造的第一艘到达欧洲的船,船名取自那个代表清政府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的钦差大臣耆英。1846年8月,几个英国商人在广东购买了这艘平底方帆船,同年12月从中国香港出发,1847年3月30日绕过非洲好望角,最终于1848年3月27日到达伦敦。这些英国商人计划的是一次商业航行,他们想利用西方对中国的好奇,把“耆英号”打造成一个流动的陈列馆,沿途通过售卖参观门票来牟利。船上带了很多中国工艺品,还有38名中国船员。为了制造声势,英国船长查尔斯8226;科尔勒将希生雇来扮演“中国特使”,称他为“希生广东老爷”。据仝冰雪找到的当年纽约报纸的报道,1847年这艘船在纽约停靠3个月,有近10万人上船参观,查尔斯8226;科特勒入账约2万美元。到达伦敦后,“耆英号”很快成了泰晤士河上的著名景点,1848年英国伯明翰造币厂为纪念“耆英号”商船到达英国还专门铸造了纪念章,背面是对商船来历的介绍,正面是希生的半身胸像,两旁刻有中文的“希生”两字。“这艘船名气很大。在1851年第一届伦敦世博会开幕前,维多利亚女王、大作家狄更斯等人都慕名上船参观,随船留在英国的希生也因此被当做中国官员,获邀参加世博会开幕式。”除了版画和纪念章,“希生老爷”还被英国画家亨利8226;塞鲁斯(Henry Selous)画进了根据开幕式场景绘制的巨幅油画,作品现收藏于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在这幅画上,“希生老爷”站在右侧观礼嘉宾的前排,仍然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位置。仝冰雪说,直到1853年左右,展览了六七年的“耆英号”才离开泰晤士河,英国人以研究为名将它解体。至于“希生老爷”,再没有看到资料记载他的下落。

  在西方人眼中,这个颇有戏剧性的“希生广东老爷”就是中国参加世博会的第一人。但在中国,人们所熟悉的第一人是上海商人徐荣村。2002年,上海图书馆研究人员从馆藏的《北岭徐氏宗谱》以及英国1952年出版的首届伦敦世博会获奖目录中找到了中国参展品“荣记湖丝”的记载。嘉德这场拍品里面有一件1851年的木刻版画,画上是徐荣村家庭在伦敦参会期间受到英国女王接见的情形。之前从未发现徐荣村在英国参会时的影像,只有《北岭徐氏宗谱》上收入一张他的画像,并记载,“寄七里湖丝十二包往陈于会”。看到这张版画后,仝冰雪查阅了1851年的所有《伦敦新闻画报》,从中找到3篇关于这幅版画背景的文章。版画中右侧站立的中国男子,在报道里的名字为Chung Attai,或者Chung Atai,直译应为“琼阿德”。而《北岭徐氏宗谱》记载,徐荣村字德琼,号荣村。仝冰雪说,徐荣村是广东香山拱北北岭人,上海开埠后他在英商宝顺洋行任买办,在沪经营丝绸、茶叶。从各个细节对照,仝冰雪认为“琼阿德”即徐德琼,也就是徐荣村。根据《伦敦新闻画报》,他还原了当时英女王接见徐荣村家庭的经过:报道中的“琼阿德”一家来自广州,乘坐英国商船“Lady Peel号”于1851年2月20日从香港出发。他们先到了苏门答腊岛,然后在南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Saint Helena)停靠。商船本来准备在世博会开幕式之前到达伦敦,但由于受到相反方向的风力影响,直到1851年8月10日才在离伦敦不远的格雷夫森德登陆,这时已经是世博会开幕3个月后了。关于女王接见“琼阿德”一家的原因,当时的报道中普遍提到是为了“鼓励他们能够克服女人不能离开中国的根深蒂固的偏见”,所以在会见过程中3位女眷很受欢迎,二夫人给女王表演了唱歌,大夫人把英国摄影家贝尔德给她们家庭拍摄的银版照片呈送给女王,大夫人的嫂子则把自己新手缝制的带金边的三寸金莲鞋赠予公主。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还引领他们参观了金碧辉煌、贴满彩砖的走廊以及悬挂了王室画像的餐厅。根据报道发表的时间,女王会见“琼阿德”一家应当是在1851年8月10日到23日之间。世博会结束后,“琼阿德”一家还访问了巴黎,并出现在法国的报纸上。

  1851年的世博会上已经有了中国馆。不过从拍品中一张长达6.75米的手工上色木刻版画“首届伦敦世博会全景图”中可以看到,中国馆的展示不仅限于来自中国的传统商品,除了中国瓷器、屏风、椅子等,还有插着巴西假花的花瓶、来自神秘岛屿的铜器以及西方雕塑。据记载,当时负责中国参加伦敦世博会的组织者是英国驻广州领事馆,参展商人中除了徐荣村,其余都是在中国的外国公司。

  从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派发起的改良运动逐渐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从客观上也刺激着中国人参与世博会的热情。1867年巴黎世博会,正在游历法国和英国的清末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亲临其中,在《漫游随笔》中称赞中国剧院的夜场演出“旗帜鲜明,冠服华丽,登台演剧,观者神移”,他本人也曾多年来都被认为是参加世博会的第一个中国人,直到徐荣村和“希生老爷”被发现。1876年费城世博会,海关代表李圭受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委派前去参加,回国后写成《环游地球新录》一书,成为中国首本世博官方记录,由李鸿章亲自写序。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中国展馆已有5座建筑,几十名工匠在馆前展示中国传统手工艺,比如现场绘制彩瓷大瓶,这些活动都被画成了版画。中国嘉德拍卖公司邮品和钱币部负责人郭学广告诉本刊记者,这次专题拍卖中出现的所有藏品,几乎从不同侧面记录了中国参与每一届早期世博会的历史,“百余件藏品,成交价格加起来也未必高过一幅名画或一张珍邮,但收藏的价值和趣味,很多时候并不体现为那些天文成交数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83681.html

更多阅读

1977年·阎阳生·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野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再没有婴孩的第一声啼哭更能提醒你已进入中年了。这是个女孩,皱着眉头哭着。大概她也象门口那个护士一样,不相信这背着书包,满脸胡茬的人就是她的爸爸吧。  常言说:人过三十不学艺。而我象故意和年龄作对一样

那些年,北京很敏感的政治 政治敏感话题

那些年,北京很敏感的政治【真相】http://blog.sina.com.cn/hnmzt1995年早春的北京并不比往年更热,但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却感到异常烦躁,这一切都是由该死的王宝森引出来的麻烦。4月4日晚,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

转载 阎阳生:在我这战斗的一年里

原文地址:阎阳生:在我这战斗的一年里作者:dragonfist阎阳生:《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再也没有比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更能提醒你已经进入中年了。这是个女孩儿,皱着眉头哭着。大概她也像门口的那个护士一样,不相信这个挎着书包、满脸胡茬的

一孕傻三年,真有这事? 为什么说一孕傻三年

一孕傻三年,真有这事儿?作者: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刘晓在我们山东,有句俗语叫“一孕傻三年”,说的是女性朋友们一旦怀孕准备生宝宝开始就变得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视力下降、心慌气短等现象,这究竟是

声明:《1851年世博会 1851年,“希生老爷”在世博会》为网友野路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