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科院、中国科协、国家科委成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国情,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工作,做出伟大决策:集合科技人才,开展学科布局,建设科研机构,实现重点突破。1949年10月,中国科学院成立;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1958年,中国科协、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相继成立,初步形成了符合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管理体系。
2、大批留学生回国
新中国成立后,海外赤子响应祖国的召唤,纷纷回归投身祖国建设。截至1957年11月,先后有2500多名留学生回国工作。在1999年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建国初期回国的有21位。
3、制定第一部科技远景规划
1956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党中央、国务院组织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辉煌大幕由此拉开!《远景规划》是新中国的第一个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它从13个方面提出了57项重大科学技术任务、616个中心问题,从中进一步综合提出了12个重点任务,还对全国科研工作的体制、现有人才的使用方针、培养干部的大体计划和分配比例、科学研究机构设置的原则等作了一般性的规定,是一个对项目、人才、基地、体制统筹安排的规划。它的实施对中国科研机构的设置和布局、高等院校学科及专业的调整、科技队伍的形成和发展、科技管理的体系和方法以及整个科技体制的形成,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深远影响至今仍清晰可见。
4、华罗庚、王元数论方法的近似分析中的应用
1973年,数学研究所华罗庚和王元在他们1960年发表的《关于多重积分的近似计算的若干注记》的基础上,证明了用分圆域的独立单位系构造单位立方体上一致分布伪随机数的方法。由此得到的计算多重积分的近似方法有很高的精确度,而被国际数学界誉为“华—王方法”。随后他们又将该成果与国际上其他学者的成果一起,总结成专著《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该书以后成为国际上这一领域研究的出发点。1978年以后,在华罗庚与王元的工作基础上,方开泰与王元将这一方法与有关理论用于数理统计,创立了“均匀设计”。在国内,这个方法在包括制药业的众多领域中获得普遍应用;在国外也有不少应用,如福特汽车公司将它用于初期开发工作等。美国专家还将这个方法编成计算机程序,嵌入统计程序软件包中。
5、地质理论研究
李四光、黄汲清、谢家荣等科学家的地质理论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为中国油田、煤矿、铜矿、油气区的发现和建设发挥了指导作用。陆相成油理论指导我国发现了大庆、松辽等一系列油田,推翻了当时国际上认为只有在海相地层中才可能出现大油田的理论,使我国一举摘掉“贫油国”的帽子。
6、中国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新中国成立之初,几个世界大国都已进入“原子时代”和“喷气时代”,而当时的中国却连常规武器的制造水平也相当落后。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年的经济恢复,中国的工业和科研获得一定的发展。为了国家的独立自主和长治久安,中央毅然做出了发展核事业和人造卫星的战略决策。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会议决定中国要发展原子能事业。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伴随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中国人民释放出空前的自信心。“两弹一星”所蕴涵的丰富创新精神,一直以来激励着科技领域不断自我突破,也激励着现在和将来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自主创新。
7、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蛋白结晶
1965年,我国科学家通过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8、杂交水稻保障粮食安全
杂交水稻是我国最早培育成功并在生产中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重大科技成果,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1976—2006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水稻3.76亿公顷,共增产稻谷5200亿千克,每年可以养活6000多万人。杂交水稻被推广至世界各地大面积种植,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突出贡献,袁隆平因此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9、全国科学大会召开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同志在大会上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著名论断,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这次大会澄清了长期以来束缚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是非问题,从战略高度确立了新时期发展科学技术的指导思想。广大科技工作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10、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及其重大改造工程
1988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首次对撞成功,为我国粒子物理和同步辐射应用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2004年初,启动重大改造工程,2009年5月全面达到指标。
11、国家科技计划(基金)成功实施
从1982年开始,相继设立并实施了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星火、火炬、973等一系列国家科技计划(基金)。自2006年发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后,启动实施16个科技重大专项,在攻关计划的基础上设立科技支撑计划,形成了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较为完善的科技计划体系。
12、第一个国家高新区成立
1988年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正式成立。高新区引导创新成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了科技与经济要素在发展中互动,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3、全国科技大会(1995)和“科教兴国”战略
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号召,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实施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把科技、教育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出要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4、中国水稻基因组计划
我国独立完成了“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第四号染色体全长序列的精确测定及“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的解析取得重要进展,总结其成果的论文成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在《Nature》杂志上刊登的首篇原创性论文。
15、全国科技大会(2006)、《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
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颁布实施,确立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发展指导方针。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16、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面启动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16个重大专项,涉及信息、生物等战略产业领域,能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等重大紧迫问题,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和国防技术。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重大专项已全面进入启动和实施阶段。
17、科技应对重大突发事件
科技在抗击“非典”(SARS)、防控禽流感、战胜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以及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
18、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成功深入地下5158m,是世界上第三个超过5000m的科学深钻,也是全世界穿过造山带最深部位的科学深钻,标志着我国超高压变质带和地幔物质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