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为铎 北京科发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所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949年—2008年,我国粮食产量从11318万吨增加到52871万吨,自2006年起,我国不再接受世界粮食计划署提供的无偿粮食援助,并逐步成为粮食的援助捐助国。
但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刚性增长,土地刚性减少,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安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和艰巨。08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力量对6个粮食净调出省区进行调查,各地一致反映: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是粮食生产的突出制约因素。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但是怎样加强?这个命题似乎并没有悟透,仍然存在不少的误区。
误区1: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加大投入上。
不少人认为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是由于投入不足,只要国家给钱,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即可加强。但事实并非如此。回顾历史,解放初期我国灌溉面积仅2.4亿亩,到80年代末发展到8亿亩,一些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均已不同程度的实现了水利化,余下的占耕地面积60%以上的旱地,或因地形复杂,或因水源缺乏,使发展水浇地的难度越来越大,现阶段用传统技术开发水浇地在每亩年用水量7、8百立米的条件下,每亩投资已高达数千元。如果在新时期不注意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继续坚持推行传统的灌溉技术,势必引领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在拼资金、拼资源、拼劳力的错误路线上越走越远,成为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大拖累。
误区2:把希望寄托在引进技术上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即从苏联引进喷灌技术,80、90年代出现了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喷灌和滴灌技术的高潮,但终因灌溉技术和彩电冰箱不同。它是在大自然的环境中,由农民自己操控的技术,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这些引进技术在没有经过适应性改造之前,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使引进工作走了不小的弯路。至今我国喷灌面积只占灌溉面积的5.2%;滴灌面积只占灌溉面积的2.4%。事实说明,适合中国国情的节水灌溉技术,必须结合中国国情自主创新,外国没有中国国情,外国人不可能为中国研发一种适合中国的节水灌溉技术。令人遗憾的是,行业的决策者们至今也没有从这一误区中走出来,口头上高喊自主创新,实际上不相信中国人有自主创新能力,公然鼓吹引进技术是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仍然没有脱离外国人创造中国人引进的传统观念,这种现象必须尽快改变。
误区3:重技术含量轻经济实用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就发出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滴灌技术的指示,中国的科技人员遵照周总理的指示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研发成功的中国式的科发(燕山)滴灌技术,和传统的漫灌技术相比,不仅可以节水70~80%,每亩投资也仅为传统漫灌技术的1/10。但这种经济实用的滴灌技术并不适合行业领导人的胃口,以科发滴灌太土、太简单和以色列用电脑控制的滴灌没法比为由,长期将科发滴灌拒之门外,这种重技术含量轻经济实用的选择标准,引领科研工作偏离了为经济建设的正确方向。
误区4:漫灌技术不可替代
不少人认为,在我国,灌区生产了75%的粮食和90%的经济作物,因此认为漫灌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从而认为漫灌在我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只看到漫灌在促进灌区粮食增产方面的积极作用,没有看到因为灌区采用漫灌技术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剥夺了其他地区发展灌溉的水资源条件的消极作用;也看不到因为漫灌耗水量大,使一些水资源条件稍差的地区,无法利用本地有限的水资源发展灌溉的消极作用。因此,这些观点是片面的。
误区5: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达到46%
官方在公布这个数字时没有说明测得这个数字的边界条件,其实,这个数字只是从骨干渠道上测得的。灌溉水流经骨干渠道后,还要流经斗渠、农渠、毛渠和灌水沟才能真正进到地里,毫无疑问,这些渠道都有渗漏和蒸发。即便真正到了地里,也还有深层渗漏和过量的棵间蒸发,还有经排水沟排出的灌溉退水。如果把这些损失都计算在内,我国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恐怕连30%都达不到。如果采用滴灌,上述田间损失则全部可以避免。因此46%这个数字是不符合实际的,也是不科学的。
为了说明46%这个数字的合理性,行业某主管声称:输送到田间的水约有30%未被利用,但也不能算作浪费。其中一部分升空变成云;一部分入地变成地下水,这是一个自然循环生生不息的过程。主要领导认为损失不等于浪费,搞节水灌溉的必要性何在?
近日在京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号召建设学习型政党,希望借此东风,在行业内树立起实事求是,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作风,带领群众开辟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创新之路,为我国粮食安全建立稳固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