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装载着锃亮的起亚紧凑型轿车或雪铁龙小型货车的拖车已经成为斯洛伐克D1高速路上的一幅常景。然而近来,人们很少会看到大型装备沿着山顶城堡废墟下的发格河穿过破旧的卡车站。随着全球范围内汽车销量的下滑,这块由波兰延伸至斯洛伐克和捷克共和国、以汽车制造业闻名并享有“东方底特律”之称的区域正遭受着和美国汽车城同样的劫难。
位于松树遍布的塔特拉山脚下的韩国起亚公司已将产量下调15%,每一班次工作的时间也从8小时缩短为6小时。大众在位于首都布拉迪斯拉发郊外的一个厂房里为美国和欧洲市场生产运动型多功能车。今年春天,该公司临时关闭了装配线。与此同时,在布拉迪斯拉法以东30英里的Trnava,生产紧凑轿车和小型货车的法国标志雪铁龙也将其总数为3500人的员工队伍缩减了6%。 这种规模的裁员与底特律的麻烦相比可能算不上什么,但是对于一个人口仅为540万的国家来说却是一个大问题。在斯洛伐克,共计约有8万人在为汽车生产企业以及众多密集的供应商工作。去年,斯洛伐克的汽车产量达59.1万辆——这是世界上最高的人均汽车产量。研究机构IHS全球洞察力(IHS Global Insight)预计,今年该国的汽车产量有可能跌破50万辆,并且一直到2011年,都不再会出现增长。“我们确实感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 斯洛伐克经济部的二号长官皮特·兹佳说。失业率从2008年底的8.7%上升到了10.5%,第一季度经济的年化收缩率为5.4%。 海外投资已经微乎其微。尽管采用欧元有助于消除货币风险,但这同时也使得斯洛伐克的劳动力成本高过了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更不用说罗马尼亚和乌克兰这些货币比欧元疲软很多的国家了。2007年,斯洛伐克投资与贸易发展局吸引了64个海外项目,总值达18亿美金,其中多数与汽车相关。而直到今年,仅完成了其中两个项目。该机构发展部的长官芭博拉·米克洛斯科娃说“每个人都收紧了钱囊。” 推动研发 目前,各汽车制造商纷纷对萎缩的市场做出调整,斯洛伐克也意识到是提升国家发展计划的时候了。负责欧洲重建与发展银行在布拉迪斯拉法业务的地区长官弗朗索瓦·莱卡瓦耶说:“斯洛伐克需要改变方式。”廉价的生产仅能将新兴经济带动到这种程度。要实现长期的繁荣和发展,发展中国家必须创造他们自己的创新型产品并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企业。 斯洛伐克政府正在想方设法减少国家对汽车制造的依存度。近年来,索尼和三星纷纷在当地建起工厂就是例证之一。新颁布的法律将具有更强的金融刺激效应——例如在贫困地区建立研发的公司,国家为其支付一半的土地成本。此次金融危机也增加了促进东部和南部发展的紧迫性,在这些地方,汽车产业所催生的繁荣从未产生过多大影响。7月份,一条4道高速路将开工建设以更好地将布拉迪斯拉法与东部地区连接。 但是仅有这些措施可能还不够。斯洛伐克的繁荣源于由右翼党派首相米库拉什·祖林达领导的经济改革。然而3年前,他受到了未能从新的繁荣中受益的投票者的猛烈抨击,首相一职由左翼的罗伯特·菲科接任。新政府并未大肆干预改革,但是也没有按企业所期望的速度来提升教育和医疗。同时斯洛伐克正尝试吸引更多的高薪研发工作,特别是在汽车业,这一策略加剧了它与中国及其他低成本国家间的竞争。目前受到质疑的是斯洛伐克能否成功地吸引到研发业务。汽车公司倾向于斯洛伐克及其他欧洲中部地区的原因,不仅是由于这些地区劳动力成本低廉,也因为这个区域靠近西欧、东欧以及俄罗斯市场。而研发基本不受地理位置的影响。美国经济和金融分析机构RGE Monitor的经济顾问玛丽·斯托克斯提示道:毕竟,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商大多数都在加州从事设计工作。她质疑道:“斯洛伐克是理想的生产汽车的地方,但是当价值链提升后,它的相对优势是否依然存在?” 事实上,起亚、大众和标志雪铁龙这三家汽车制造商中没有一家在斯洛伐克设有真正意义上的研发或设计中心。有企业高管称,为了改变这一点,斯洛伐克需要升级其乏善可陈的大学教育,以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工程师。虽然有一些颇受好评的技校,但是斯洛伐克受聘于研发部门的人数排在欧盟的末位。标志雪铁龙斯洛伐克首席执行官吉恩·莫若说,“这肯定是由于缺乏高层次教育造成的,这将成为一个巨大的缺陷。” 焊接机器人 汽车工业的消沉,对这个最成功的前苏维埃集团成员来说是一个巨大打击。2004年,斯洛伐克推出19%的同等水平的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税率。该政策加之低成本的技术劳动力促使海外投资激增,2007年海外投资增速超过10%。得益于审慎的政府投资,斯洛伐克赶超邻国,并于今年加入了欧洲共同货币组织。目前,斯洛伐克的汽车工业占国内总产量的8%和总出口量的40%,在国家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书写了斯洛伐克汽车业的近代史,”大众斯洛伐克的首席执行官安德里亚斯·托斯特曼说,大众于1991年接管了一家国有汽车生产厂,如今该厂的出口额占全国总额的10%。 现在的斯洛伐克工厂已是今非昔比。生产运动型多功能汽车和名为cee‘d的紧凑型轿车的起亚工厂就像医院一样整洁。“Redukujeme Poruchy Na Nulu,”——在生产线上方设有一个斯洛伐克文的标语“零缺陷”。厂房外,新修剪的草坪环绕着整齐的花坛。尽管这个国家工人的人均年收入仅为1.68万美元,仍然低于西欧制造业平均工资水平的一半,但是起亚的策划者知道工资水平最终是会提高的。有鉴于此,他们将大量自动化操作融入工厂的设计之中,例如焊接机器人和计算机控制的电车。 今年,起亚工厂将产量由2008年的20万辆减至17万辆,远低于其30万辆的产能。起亚也并未对在日利纳的投资表示后悔,起亚斯洛伐克的首席执行官In Kyu Bae说。这个区域使得公司拥有了到西欧和俄罗斯便捷的通路,成为比德国更大的市场。斯洛伐克工人比罗马尼亚人和乌克兰人更具生产力,即使他们价格更高。“我很满意我们的员工,”Bae在一间带有矮圆桌的韩式风格的房间中品着绿茶说道。该公司的一名员工——38岁的罗伯特·翁德赖伊科维奇称他很感激管理层避免裁员的做法,他还补充道:“人们需要买更多的车。” 作者:杰克·尤因(Jack Ewing) 翻译:俞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