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帆
在高端藏酒投资中,红酒投资已遭几轮热炒,微利可见,但将白酒作为投资项目下注还是件新鲜事。
从民族感情上讲,白酒更多代表了本土文化,却在投资功能上远逊外来的红酒一筹,这对喜欢收藏且希望兼顾投资的国人来说多少有些遗憾。好在,诸多知名白酒品牌近期纷纷推出专供收藏的年份酒、特供酒、纪念酒,让投资者从中看到了投资的机会。甚至有银行模仿国外盛行的红酒金融衍生品,推出适合国人的白酒基金。或许假以时日,白酒也会从餐桌上吆五喝六的消耗品,转变成为讲究品位的投资品。
白酒渐成新宠
藏酒投资在国外古来有之,特别是红酒投资,早在17世纪就形成了成熟的拍卖规则。国外的拍卖会上,极品红酒常常是座上宾,一瓶495毫升的红酒可以拍到几十万美元,超过了黄金的价值,论及收益率也远远超过了道琼斯的涨幅。
当拍卖作为舶来品被引入中国后,红酒就成为投资界的常客。上世纪20年代,上海的中国富人们就尝试在多个拍卖行之间倒手红酒获得价差。进入新世纪,境内各家银行推出的红酒金融衍生品也尝试引入外国红酒期货的惯常操作,设计出适合中国本土投资人士的红酒基金。红酒投资于是被很多国人熟悉。
陈年白酒的价值尽管自古以来都受到认可,文人骚客个人收藏白酒古来有之,但其价值更多体现在文化层面。将珍藏多年的白酒进行出售仿佛与收藏者恪守的文化信仰格格不入,因此投资白酒在中国一直缺乏土壤。
理论上讲,只要是某种商品能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值就可以成为投资品,而只要是未来的价格无法准确预期,就能成为金融衍生品的工具。白酒满足了以上两个要素,自然可以成为投资的对象。
在投资多元化日益明显的当下,“被操作”是每种投资品都面临的厄运,而一旦操作过头,投资人又会转而开辟新的市场。能主导或影响投资界的达人们时刻也没有停止过寻找那些尚未开垦的新的增值产品市场。有收藏白酒的文化做基础,有投资红酒的成功经验和成熟规则做示例,投资者转战白酒似乎水到渠成。
在2006年的一次国内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瓶产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茅台酒叫价达15万元,天价酒因此开始成为坊间议论的话题。次年的全国糖酒博览会上,五粮液推出了“王者风范”系列新酒,贵出了常规五粮液的一倍,一款超过20年的年份酒,单瓶售价甚至上万元。而在中华慈善总会于2008年主办的世界名酒慈善赈灾拍卖会上,五粮液、泸州老窖、西凤、郎酒等本土白酒与外来红酒同场竞技,一举扭转了一直以来“红风压倒白风”的颓势。尤其是一款非流通产品、仅限于收藏市场进行法定交易的国窖1573,刚刚在春季糖酒会创造出50万元的天价,而在这场拍卖会上最终落槌在99万元的价位。
利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难得题材,很多白酒生产厂家也推出了“国礼珍藏酒”。其中升值最快的是茅台酒厂于9月推出的“开国盛世”系列。其8月时的预售价为4.8万元,而到上市时已经涨到了5.2万元,9月底已经猛涨到6万元,一些有特殊编号的酒甚至被宣称价值8万元、18.88万元、20万元,甚至30万元。
判断价值有讲究
不可否认,天价酒有很明显的炒作痕迹。如果接手如此的天价之后,不能在短期内以更高的价格出手,那么特价酒就只有收藏和馈赠的意义了。每种投资品都有各自操作的门道,仅仅听信厂家的宣传,或者拿极端的个例作为规律,可能会亏得血本无归。
有的投资者认为葡萄酒和白酒都是拿酒的自然发酵做文章,而且葡萄酒和白酒有诸多共性,所以便拿葡萄酒投资的规律来参考白酒投资。尽管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白酒还是在一些方面和葡萄酒有显著区别。首先,有些种类的葡萄不适合长期寄存,生产出来的葡萄酒设立一定的保质期,不存在收藏和投资之道;而白酒的储存期都长达数百年,“酒是陈的香”几乎是白酒领域亘古不变的真理。
其次,葡萄酒讲究的是七分原料、三分工艺,葡萄产地直接影响葡萄酒的品质,而白酒多以高粱、小麦、豌豆为原料,这些作物在我国各地产量巨大,原料的产地不会突显白酒的品质。最后,并非年份越久远的葡萄酒越值钱,因为某些年份平均温度偏高、光照时间偏短、降水量太丰沛或稀少,会影响到葡萄的品质,而白酒不会遇到类似问题。
除了入窖长短之外,判断白酒价值的因素还有两点。
首先是酿造工艺。一坛白酒的出厂要经历酒精发酵、淀粉糖化、制曲、原料处理、蒸馏取酒、老熟陈酿、勾兑调味等诸多过程,其中制曲、原料处理、勾兑调味等环节的工艺一直以来依靠民间传承。不同的工艺造就了不同品牌白酒的不同味道。
此外,关于白酒的生产一直流传着“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全凭窖池老”的说法,这足以说明老的窖池是生产优质浓香型白酒的重要前提条件。窖池与窖泥中生长着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且有益于酵酒的微生物菌落群,正是这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利用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成分发酵生成了浓香型白酒中的各种呈香、呈味的物质。窖龄越长,微生物越多,香味物质越多,酒香越浓。
工艺、窖池加历史,是判断白酒品质和选择投资品牌的决定因素。这些因素一般不会变化,可控因素多、偶然因素少,白酒的价值在出厂时就能基本决定。一些习惯“玩风险”的金融操盘手因为抱怨“白酒不好玩”而放弃操作成品酒。但恰恰又是因为这个原因,白酒的增值比较稳定,适合了更多大众投资者的胃口。
价值百万元的“国窖1573”白酒试水期酒基金
如果白酒生产厂商也能像红酒厂那样销售期酒,即在白酒的价值还没有完全确定的时候就出售给投资者,待到白酒酿制完成后,投资者再根据市场售价售出成品酒,这就提高了白酒价格的不确定性,是白酒投资可以尝试的模式。
泸州老窖最近几年都在公开销售“国窖1573”期酒。“国窖1573”是泸州老窖诸多品牌中最高端的一款,而它的限量定制版更是这家公司精品中的极品。2008年800坛限量定制版的价格为每坛3万元,很快售罄,其中编号为NC1573—C20080001号的一坛以100万元价格拍卖;2009年版国窖1573定制酒预售价为每坛4万元,3月出厂至今仅过了半年,市场价已经翻了一番以上。
普通投资者与生产厂商之间在信息方面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对未来白酒的生产过程、出售时间和市场售价缺乏有效监督,资金的安全也是投资者必然考虑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阻碍期酒投资的因素,就需要银行作为众多投资者的代表,介入到期酒的交易当中。
泸州老窖今年3月封存的全部8000坛定制版“国窖1573”68度原浆期酒就通过中国民生银行,以白酒基金的形式发售。
在这家银行资产达到50万元以上的客户,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重庆7城市的民生银行都有资格购得25万元的“国窖1573高端定制白酒收益选择权理财产品”,并按照4%的年收益率于1年后获得本金连同分红共计26万元。
除了返回本金,泸州老窖还赋予投资者在未来的一年内优先购买最多10坛这款白酒的权利,平均每坛成本为2.5万元。这就意味着,这款白酒一旦增值,投资者可以选择获得价值超过25万元的实物白酒。当然,一年后是选择收回本金,还是选择实物白酒,抑或是部分本金部分白酒,决定权完全属于投资者。
25万元的1年期基金的获利只有1万。如果不选择购买实物白酒,这款基金无异于选择了一款利率为4%的1年期定期存款,这个利率仅仅高于银行同期利率不到80%,也许只能勉强跑过CPI。单从这个角度讲,很少有人会选择购买这款基金。况且民生银行并不保证一年后,这款酒一定会涨价。相比于民生银行推出的其他另类投资产品,像白酒基金这样不承诺涨价的实属少见,在这家银行自己内部的风险程度排名中,白酒基金被评为4级,而最高的风险级别也仅仅只有5级。
就是这样一款风险级别高、投资回报率低的投资产品,却奇迹般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原本三天的预售期,在一半以上的城市,刚到第二天产品就全部售罄。据泸州老窖负责对外信息披露的陈志荣先生介绍,这主要缘于这款投资产品的特点是,除了银行承诺基本的投资回报之外,酒品本身还有增值功能。
但是,8000坛定制酒流入市场是否还会延续往年这款酒的增值势头,投资者如何将购得的白酒放入市场流通环节进行销售,如今这些都还不能确定。作为国内出现的首款以白酒为题材的白酒金融衍生品,促销的目的仿佛更重于推出一种新的投资产品。
的确,从获利的角度讲,“国窖1573高端定制白酒收益选择权理财产品”似乎还存在着不确定因素,但它的意义更在于具有示范效力。它在肯定了白酒可以作为投资品的同时,也探索了白酒挂钩金融衍生品的可能性。相比于红酒的投资多元和成熟来说,白酒投资作为新兴的投资方式,无论在投资方式、盈利渠道、风险规避还是回购保障上,都还有诸多需要尝试的环节。好在这款白酒基金为银行、信托机构、投资顾问和投资者都提供了一次尝试的机会。相信种类繁多、适于不同投资需求的白酒产品也指日可待了。
编辑/潘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