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视品牌的商学院未来没有生存空间
文 / 陈振烨 魏薇 经过历时近半年的全方位调查,《经理人》对未来几年内中国EMBA教育的走势,渐渐有了清晰的描述,非常值得大家关注。 趋势1:品牌化、细分化生存 品牌化意味着要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生源、一流的管理。“未来,不重视品牌的商学院将没有生存空间。目前,国内商学院对品牌化建设的认识和手段都远远不够。要建设和维护品牌,除了质量以外,还有针对学员的服务,校友网络服务等等。”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说。 在品牌化的基础上,各个项目还将细分化,根据不同定位,区域性、行业性来细分。这也是2007年我们提出的观点,目前不少商学院在此方向上已有所斩获,如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未来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 趋势2:顺应中国经济转型需求 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转型期,在此期间,企业家们面临很多的新挑战和新困惑,是需要商学院来回答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武常岐教授认为,未来,要满足这些需求,就要增加关于辩证管理、动态分析、领导力等课题,课程设置、教材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同时,要充实本土化案例的研究,过去讨论IBM、宝洁、麦当劳、GE,现在,更多地是研究中国的比亚迪、联想、腾讯这类企业。 趋势3:国际化程度加快 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师资、生源和管理上。把本土的老师和学员送出去,把国外的老师和学员请进来。但从目前来看,生源国际化还处在低比率阶段,师资的国际化程度则越来越高。未来,也将有越来越多的国际性的EMBA项目进入中国,越来越多中国大陆企业家到国外的优秀商学院上课、考察,去与国外的公司座谈,开拓国际视野。所以,中国商学院将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对外交流,整合全球EMBA资源。 趋势4:生源缓慢年轻化目前,各商学院的学员的平均年龄都在40岁左右,随着EMBA教育逐渐走向成熟,生源年轻化是个显而易见的趋势,学员的年龄和职位都将适当地降低,就如同今天的MBA,很多80后渐渐占据主流。但有所不同的是,EMBA生源职位和年龄降到一定程度后,将进入一个稳定状态,不会一直降下去。未来,若能开发出适应新的生源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手段,这些商学院将会有较快发展。 趋势5:部分项目与MBA争抢生源 新增32所院校加入EMBA行列,将使竞争更加激烈,这32所院校与第一批的部分院校,将形成新的两极分化。基础好的学院走高端化、精品化,基础差的学院则被迫以低价格生存。十多万的学费与一些优秀学院的MBA价格相当,甚至是略低,这将蚕食一部分MBA项目的生源。比如,长江商学院MBA项目2009年学费为26万元,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则为21.8万元。 趋势6:非官方行业组织或将出现 未来市场上的各类EMBA项目将不下100个,招生规模每年将突破1.5万人。激烈竞争甚至是混乱将在所难免。除了政府的监管外,非官方背景的行业组织或将出现,以此规范行业竞争,促进院校间交流。 据王方华教授透露,上海交大、北大、清华、复旦这四所中国知名大学的管理学院院长,以不定期、不公开、非正式的形式,举行院长联席会议,全面探讨行业发展,目前已经召开了两次会议。类似这种形式的组织,如果能够吸纳更多商学院加入、形成更大的影响力,将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