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 蓉
西班牙BBVA银行具有上百年的经营史,银行市值排名全球第七,即使经历此次金融危机,也不需要政府注资,并依然保持着资产质量良好、贷款呆账少、不良率很低的纪录。目前,摩根斯坦利对该行的评级由以前的AA-上调为AA,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成熟的风险管理文化。 2009年5月,中信银行总行信贷管理部组织了赴西班牙BBVA银行的境外信贷管理培训团,笔者有幸近身感受主流欧洲商业银行及其风险管理特色。 一、BBVA银行风险管理架构 BBVA银行是西班牙第二大银行,经营业务全能型,经营范围全球化,素以坚持保守原则、经营稳健、资产质量优良著称于欧美银行业。BBVA银行因在西班牙语系国家拓展银行业务,其信贷风险管理架构与欧美主流银行既有相似之处,又在细节上具有特色,详见图1、图2、图3。 二、BBVA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根据BBVA银行介绍,他们风险管理最为独到之处,在于树立了适合本土文化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现在对风险管理政策的执行力上,贯穿于精确计量授信风险之中。 (一)集中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授权伴随问责,权责永远对等 1.“大中台”的风险管理模式。BBVA银行风险管理体现“大风险”管理的理念,风险管理的对象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以及非银行风险;此外,该行立足跨国银行的现实,格外注重防范国家风险,这也是国内银行业所推崇的“大中台”风险管理架构。这种“大中台”风险管理架构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便于全行实施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避免因业务主线受本身利益的驱动而弱化其风险管理职责。 2.董事会也是“大中台”的层次之一。BBVA银行的最高风险审批委员会是银行董事会。BBVA银行的董事会,既是银行战略风险的管理中心,也是信贷风险的最终审批机构,负责对高风险、大额授信、特殊业务和关联授信业务的审批。召集董事会审议授信项目,也是董事会日常管理的其中一项工作,特急的、大额的可随时“Extra”召开董事会审议。从这个方面看,BBVA银行的董事会并不是超脱于日常管理之上的,而是深度介入信贷风险管理实务的经营性机构。 3.签批可以授权给个人。在大集中的风险管理框架下,BBVA银行对授信准入审批推行个人负责制。这样做的结果,既提高了有权签批人的责任心,又避免了审议“集体决策”,出现不良授信时推诿责任的情况。BBVA银行对风险审批官实行等级授权制,各级审批官享有不同额度的审批签字权限,等级越高,有权签批人可签批的授信额度越大。但经签批的授信业务一旦出现信贷风险,将追索有权签批人的个人责任。 4.促发展与防风险并重的考核标准。BBVA银行的风险管理承担“双重目标”,促进业务增长、防范信贷风险。该行日常工作考核指标也与市场份额和风险管理双挂钩。其目的,是要求风险管理条线在处理促进发展和风险防范工作时,要同时兼顾两者,实现一种动态的发展均衡。这样,有助于防范风险管理的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为保障资产安全,过分回避风险和责任,牺牲了银行的发展和效率;另一种是,为盲目抢占市场,以资产安全为代价,牺牲了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5.以年度风险预算来决定风险容忍度。银行经营的是风险,有风险总是会有损失的,但要将信贷产品的“残次品率”降至最低。我们感到,BBVA银行对风险预算工作格外重视,每年都安排当年风险预算。风险预算是风险容忍度的上限,分配给分行的风险容忍度,视为贷款可以出现的“残次品率”。只要在风险预算之内,只要执行风险管理政策和风险管理程序,总行一般地并不会对新增不良贷款逐户逐笔过问,也不会对分行审批项目进行不必要的干预。每年终了,该行通过对风险预算的执行考评,来进行次年预算安排。(二)坚持理性经营理念:“别人热、我不热,别人冷、我不冷” 1.保持理性,克制冲动。面对市场诱惑,他们要求坚持理性、冷静的克制态度,不放松信贷标准。该行奉行“顺市而为”的政策取向,当经济从繁荣到萧条,处于经济下行周期时,BBVA董事会往往向下调整经营目标,风险委员会则出台收紧的信贷政策,不会“逆势而动”,坚持宁可暂时收缩市场份额,也要保证资产质量的理念。 2、保持审贷的独立性。在BBVA银行看来,理性对待经济扩张,冷静保持信贷审查标准,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即使对于由政府推荐的项目及政府自身的项目,BBVA银行也会要求由政府提供有效的抵质押担保,而不接收只具有“安慰”性质的担保函,显然,其不肯因政府融资项目而降低审批条件。 3.对创新业务慎之又慎。BBVA银行的经验或者说是理念之一是,“宁做看得懂的传统业务,不做看不懂的创新业务”,对于创新业务,他们持审慎态度,对看不准或看不懂的衍生产品宁愿不做,这也是该行免受本次金融危机之苦的主因;从另一方面看,该行注重资产组合管理,从上到下,包括董事会在内的各经营管理层,均十分注重维护和开发传统的信贷市场,这也为该行获得了可持续拓展客户群体的诸多好处。 (三)精确量化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不是“艺术”,是一门数字化管理的“科学” 风险管理理念像基因细胞DNA一样根植于BBVA银行授信业务流程之中,而量化信用风险,用“数字”来说明信用风险程度,也根植于该行贷前分析人员的理念之中,这是其维持风险判断一致性的重要基础。 1.避免审贷主观判断带来的不一致性。BBVA银行十分注重风险管理的执行力和一致性,他们认为,计量风险和量化风险的过程,就是营销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共同寻求一致性标准的过程。在BBVA银行看来,在一个主观判断的环境里,如果没有定量分析的程序和系统,风险管理人员也很难说服营销人员及分行经营决策层不要承担过多的风险,而且,不同审批人员主观判断上的差异,也使风险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2.注重运用管理风险和分散风险的工具。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要求银行正规化、系统地分析信用风险暴露,确定风险暴露的违约率PD和预期损失率LGD。虽然,“数字化”的信用风险管理令授信流程显得缺少“弹性”,但这些技术对于计量、化解和管理信用风险尤其重要,十分符合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要义。BBVA银行拥有先进的风险计量系统,十分注重量化的评级结果在授信审批中的应用,要求结合内级评级来确定授信风险敞口上限。2008年底,BBVA银行的贷款不良率为2.1%,拨备覆盖率为91%(2007年底拨备率达到223%),在与其规模相仿的欧洲银行中,拨备覆盖率排名第一,贷款不良率排第三(由低到高)。如此优良的资产质量,一定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其采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实施严谨的定量分析的能力。 3.贷款定价既要讲究“数学”,也要讲究“艺术”。当然,BBVA银行的数字化管理并不是绝对的,该行在多年的经营中摸索了一套寓“艺术”于“科学”的贷款定价之道。在BBVA银行看来,这种“艺术”也是基于遵循一致性的贷款定价纪律之上的,是建立在对风险定价、银企合作关系和市场因素(银行同业竞争者等)的综合考虑后做出的慎重决策。 (作者单位为中信银行总行信贷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