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通怎么死的 是是非非叔孙通



     叔孙通是秦汉之际的一个特殊人物。论学识,他没有多少出色的见解;论功绩,逃不出鲁迅讽刺的“帮闲”行列;论人品,后世儒家对他多有微词。然而,他却成为汉代倡导儒术的第一人,值得管理者仔细品味。

  作为一个儒者,叔孙通的学术应该有很好的基础,否则也不会被征召为博士。在秦朝儒学不是主流,叔孙通很清楚自己不过是朝廷的一种装饰,所以,他大概属于那种小心翼翼讨好上级的太平官员。陈胜吴广起事,秦二世为此询问博士和儒生,有人说是造反,有人说是盗贼,唯有叔孙通揣摩上意,赞颂秦王朝的英明伟大,“明主在其上,法令具于下,使人人奉职,四方辐辏,安敢有反者!”(《史记 · 刘敬叔孙通列传》,下同)断言陈胜之流不过是鼠窃狗盗,地方很快就会抓捕平定,不足忧虑。结果,直言说下面造反的被关进监狱,批评地方盗贼蜂起的被罢免官职,只有叔孙通领到奖赏。其他人都抱怨叔孙通阿谀奉承,他却坦言不如此难逃虎口。看到秦官难做,他逃回老家,先归项梁,后归刘邦,阴差阳错,成为西汉的开国功臣。

  叔孙通在追随刘邦以后,依然改不了揣摩上意、奉迎讨好的习气。看见刘邦讨厌儒生,就脱下儒袍,换上楚装,以顺应刘邦的楚人习惯。至刘邦登基,叔孙通看到了机会。当初竖起反秦大旗时,项羽那儿还有旧贵族的做派,刘邦这里全是下层人物。当了皇帝的刘邦,面对的是大呼小叫、喝酒打架、举止粗野、不知礼仪的旧日属下。叔孙通乘机向刘邦谈起儒学的功用,“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不过,他并不讲儒家思想,而是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礼仪来打动刘邦,召来鲁地几十名儒生,加上原来跟随他的弟子,采用古法和秦制混合,编制出一套朝见仪式,演练一番,突出皇帝的威严和臣下的恭顺。看到大臣们振恐肃静,没有人再敢喧哗失礼,刘邦为之大喜,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平心而论,叔孙通这种演礼,顶多是儒学之皮毛,距运用儒学治国还差十万八千里。但是,皇帝吃这一套,叔孙通也由此当上九卿之首的太常。

 叔孙通怎么死的 是是非非叔孙通
  正是叔孙通这种墙头草表现,使真正的儒士很瞧不起他。当叔孙通征召儒生演礼时,有人批评他“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礼乐要积德百年才可有所兴作,叔孙通这种投上所好的举措实际上是在玷污儒学。叔孙通也不生气,仅仅是把批评他的人称为不知时变的鄙儒而已。笑骂由你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但是,就这样一个随风倒的人物,却真正做出了对汉代政治影响深远的大事。当初刘邦立太子时,对稳定局势的考虑重于对太子人选的考虑。西汉稳定下来后,刘邦对太子多有不满,认为太子懦弱,没有继承他的雄风豪气,喜欢赵王如意,一心想更换太子。这时,叔孙通任太子太傅,得知刘邦换太子的打算,叔孙通坐不住了,他以十分激烈的言辞进谏,历数太子废立引发动荡的典故,并指出秦朝之亡就在于没有早定扶苏而让赵高诈立胡亥的阴谋得逞。声称:“陛下必欲废適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摆出一副以死相争的架势。刘邦只好让步,说自己不过是戏言。叔孙通却一点情面都不留,再度抨击说:“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正是叔孙通的抗争,加上留侯张良给太子谋划,保住了刘盈的太子地位。这件事,是叔孙通一生最辉煌的业绩。仅凭这么一件事情,在帝制时代的背景下,就足以载入史册。

  叔孙通不过是个常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俗人,斤斤计较,趋利避害,有时甚至可以说缺乏操守,为了保全自己而说谎,不惜放弃原则而变通。不过,他并非恶人,史书并无他为了自己利益坑害别人的记载,他的所作所为,充其量是为了自保而已。即便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却能在太子废立问题上当仁不让,令人眼界大开。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管理,可以使叔孙通这样的俗人变成英雄?又是什么样的管理,会把具有这种英雄潜质的人变成唯唯诺诺察言观色的狗熊?

  对管理者而言,总希望自己的手下个个都出类拔萃。但是,杰出人物属于稀缺资源。正因其稀缺,所以弥足珍贵。从统计概率而言,任何组织人员,都存在着二八分布,即出众的少数和庸众的多数。上级偏爱优秀员工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然而,好的管理可以使常人出彩,可以让弱者变强,可以令黯淡的生活燃起绚丽的光芒,可以把平庸的事务转化为卓越的成果,而差的管理恰恰相反。作为一个领导人,需要把秦朝博士叔孙通,转变为辅佐西汉太子的直言极谏者,而不是把太子太傅叔孙通,打回到秦二世时的阿谀奉承者。如果仅仅要求叔孙通们放弃自身利益算计,大义当前不计私利,为了公司做到无私奉献,对大多数常人而言,不过是说说而已的空话。如果要求下属要不怕坐牢杀头而直言抗争,那就更有可能把多数具有直言抗争潜质的人也吓回去。出头的椽子先烂,是因为它受到的风吹雨淋更多。

  人才的分布总是参差不齐的。当鹤立鸡群时,再笨拙的管理者,也懂得赞许和重用鸡群中的鹤。而聪明的管理者,是发现并培育能够长得接近鹤的鸡。当多数鸡都能够达到鹤的高度时,你的组织里就会产生出更高的鹤。也许,叔孙通之所以能够为太子拼死抗争,是因为太子的废立关系到他的饭碗;也许,叔孙通之所以言辞激烈,是因为他知道在刘邦手下实际不会掉脑袋。管理者要根据组织人员的实际状况,营造出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如果组织的氛围是指鹿为马,那么叔孙通们只会一路沉沦下去。从这一意义上说,如何管理使用叔孙通们,比如何管理使用萧何张良韩信更具有普遍意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8309.html

更多阅读

唐朝皇帝都是怎么死的?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

唐朝皇帝都是怎么死的?通常说唐朝有20位皇帝,要是把武则天算上就是21位。其实还有一位当了17天(710年的6月7日――24日)皇帝的李重茂(中宗李显的儿子)。一一道来。618年5月20日,李渊登基,改国号为“唐”,定都长安。626年6月4日,李世民发动

杨贵妃到底怎么死的? - 已解决 - 搜搜问问 百度搜搜问问

杨贵妃到底怎么死的?杨贵妃,名玉环,华阴人,后随家迁至永乐县(今山西芮城)。自小习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她原为玄宗第18子寿王之妃,后经大臣推荐,唐玄宗见她有倾城倾国之色,后招入宫做女官,天宝四年封为贵妃,从此杨门一族权贵显赫。天宝十五年安

声明:《叔孙通怎么死的 是是非非叔孙通》为网友挥刀提笔战群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