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苏昌 陕西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西安MBA学会理事长
我有很多企业界的朋友,每逢见面,问怎么样?大多回答“还行”,充满自信;也有讲“难啊”,一脸的无奈。 我理解“自信”和“无奈”是他们的真实感受,我经历过那种“无奈”与“自信”。多年来不知是“自信”多于“无奈”,还是“无奈”多于“自信”,总在不断的交替中寻找某中平衡。始终铭刻于心的是每次在企业管理中度过了“无奈”,拾回“自信”之后,享受管理中的片刻快乐,至今令我陶醉。 于是,我就一直思考和探索怎样才能保持心灵上时时享受企业管理中的快乐,而这快乐的标准恰是你所施于管理的对象同样快乐的工作与生活。 我不断区分“人治”、“法治”、“文治”三者的关联,并在管理中试图达到文治的标杆。我不断研判合格的经理、企业家、战略家三者间的关系,希望有一天也能成为“家”中的一员。在区分、研判、体验的过程中,慢慢地体会出企业管理中制度、文化、企业家人格魅力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与低。 企业制度只要具备“简单、实用、有效”的特点就一定管用。企业文化只要涵盖了“创新、自然、包容”的内涵,企业就一定有人气。领导者只要做到“坦率、真诚、言出必行”,人格魅力就自然形成。三要素之中,文化是核心,代表了企业的信仰和价值观,是企业人气与凝聚力的体现,而人气恰是企业中人与各要素和谐的体现。 由此联想《论语》中“子贡问政”,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一个国家要想安全、平稳,需要怎么做? 孔子说:“兵足、食足、民信。” 兵足,指国家要强大,应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食足,指要有足够的粮食,让老百姓丰衣足食;民信,指老百姓对国家要有信仰。 子贡又问孔子:三条太多,如果去掉一条,您说先去什么? 孔子说,“去兵。” 子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您说要去掉哪个? 子说,“去食”。我们宁肯不吃饭了,接着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老百姓对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 这就是孔子的政治理念。 治国和治企的理念其实是一样的,企业中的足兵、足食、民信,就是人、财和精神。企业如果没有精神,缺乏信仰,人会不聚,财会散去,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就是一种痛苦的体验。 不少MBA的毕业生带着学来的管理知识去实践管理,以为可以大展身手,可往往在现实中留下痛苦的记忆。也有不少在实践中已成功,重返校园读MBA的企业界人士,书读得越多,迷惘越多,老师们讲的道理听起来都对,就是不知如何运用,差点还失去原来的自我。 有位带着技术和国外大企业多年从业经验的留学生回国创业,起步之后,困难重重,不是机遇环境不好,而是内部的人难管,他感慨,为什么在国内管人如此难。 人难管,管人难,体验者痛苦,管理者难受,信人者被骗,善良者被欺,这就是社会信仰、诚信缺失在企业管理中的反映。头脑清醒的管理者知道,当今中国做实业不仅要教会员工如何做事,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只有培养出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员工,企业管理才会顺畅。而要达到这种要求,管理者本身要能知己知人,即做好自己,又想到别人,把握名利的度,也就是会“修身养心”。不明此理者,搞管理只能是累人累心。 多年来,我把自己当作一个“牧师”,利用每次和朋友交流或讲课的过程不断地重复我的观点:“企业管理者若要体会成功、享受管理,只有少看外界,多看心灵”。 我是管理的悟道者。不少企业管理者希望我帮助他们从艰难的管理中寻找快乐的方法,哪怕一丁点,而我心有余力不足,苦于没有平台,正好王弼华老师找我,谈了他想创办西安MBA学会的设想,我们越谈越深入,心有灵犀一点通,共同的爱好、志向使我们走到了一起。当我邀约包小卫先生、程免贵书记、张平祥院长加盟时,他们高兴回应,又出面邀约了6所大学的管理学院、企业界、教育界、政界的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有识之士,智者入盟,我们成立了西安MBA学会。今后我们西安MBA学会重点要做的是: 一是请回孔子、老子、庄子等先贤老师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适应社会环境,找准人生的坐标,获取心灵快乐。《道德经》、《论语》、《庄子》将是我们学习的语录。心灵启迪、人生感悟将是我们参修的主要功课。 二是请已参与MBA实践的毕业生畅谈成功或失败的体验,失败的感悟有时比成功的经验更能启发别人。“失败心语”将是我们刊物和网站的主要栏目。 三是请各界成功人士做专题讲座,举办培训班,探索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和方法,贴紧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四是“好用和管用”的企业管理方法,永远是最简单、朴素、实在的,就像日出日落,春种秋收一样。我们这些想体验管理的人聚在一起共同去探索“简单、实在、朴素”的管理之道,每个人都有责任、义务和能力,互相启发下就可以做到。人人是老师,个个是学生,是我们交流的主要方式。 当我们MBA学会有一天使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企业管理的至高境界是“道法自然”,人生的大智慧是“为自己雪中送炭”时,体验管理就会转化为享受管理,这就是我们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