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蔡惠中专毕业后,只身到武汉一家服装厂打工。一天晚上,她和工友一起逛街时,看到一家洗发水公司正在举行现场促销活动。只见主持人在舞台上大声高喊:“今晚我们现场推介的是什么洗发产品?”这个问题很简单,答案就在舞台的背景布上写着,台下围着的一群人应该都能看到,但可能因为人多大家都不好意思,一时间反倒没人回答,热闹的促销活动竟然冷场了。在姐妹们的怂恿下,蔡惠轻松地回答了问题,得到了两瓶价值50元的洗发水。
有了这次经历,蔡惠开始留意起这样的意外之财。渐渐地,她参加促销活动成了瘾。为了多赶场子,她翻报纸、看电视、听广播……多方收集各类信息,有时连上班的时间也忘了,这样,蔡惠被老板炒了鱿鱼。
这时,蔡惠接到一个经销商策划部王经理的求助电话,让她在周末找几个朋友来商场促销现场捧场,以便商场能够拿下一个品牌奶粉的总代理权。王经理还承诺,凡是来捧场的人每人付100元的路费和误餐费,并另外付给蔡惠每人50元的介绍费。蔡惠一个电话打给那家曾经工作过的服装厂的姐妹们。周末那天,100多名工友准时到场。由于人气很旺,王经理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这次轻松赚取5000多元钱的好事,让蔡惠萌生了一个想法:我为何不做职业捧场人呢?
2000年8月,一位主持人告诉蔡惠,他不久前为某公司组织一场化妆品促销活动,厂家非常重视,专门派一名高层管理人员现场督阵,并请了当地的乐队歌手及一些捧场人,结果不成功。该人士当场取消了这家公司下一年在该地区代理的计划。这件事对蔡惠触动不小。经过了一番缜密的思考,她找到那家化妆品代理商:“能不能让我策划捧场活动?我有办法让贵公司夺回经销权。”
为了使此次促销活动获得成功,蔡惠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几乎调动了所有在武汉的朋友,并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培训”。中秋节当天,真正考验蔡惠的时刻到了。在市中心广场同时有两家企业举办大型促销活动,一家是蔡惠负责的化妆品,另一家是某品牌手机经销商,他们请了明星来捧场。两家活动现场仅隔一条马路,摆开擂台进行较量,争夺人气。
蔡惠的“捧场队”非常争气,当主持人在台上高喊:“谁知道××化妆品的优点?”台下的捧场人不约而同地回答:“我知道,我知道。”主持人又问:“谁知道××化妆品的产地,就奖价值80元的礼品一件。”台下的捧场人纷纷高喊:“北京”、“上海”、“合肥”……场面壮观,声音此起彼伏,结果自然是大获成功。
蔡惠喜欢动脑筋,她根据不同的促销商品,不断变换捧场的人群。有时候做数码产品促销,她就会请大学里的贫困生兼职;而家用产品,就会请家庭主妇和退休人员来捧场;做化妆品促销,则请年轻美貌的打工妹来助兴……这样一来,捧场效果比原来更好,找她策划捧场的人越来越多。几场促销活动做下来,蔡惠名声大噪。
2002年1月,蔡惠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主要业务就是商务促销策划。现在,蔡惠旗下有了500多名捧场人。到2006年7月止,蔡惠已和200余个客户达成了长期合作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