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联想投资硕果累累的一年:有四家投资的企业上市,一家拥有股权的企业被并购。岁末年初之际,上海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了联想投资团队的创始人之一、董事总经理王能光先生。
IT仍然是重点
上海证券报:联想投资一期基金和二期基金投资的重点是什么?
王能光:我们一期重点投资软件外包、半导体设计行业。比如中讯软件是上市最早的软件外包企业,2003年投资的,2004年在港上市。又如半导体设计方面,2002年投了展讯,后期再融资时又两次跟进,今年六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在互联网方面,2001年投资卓越网,到2004年卖给亚马逊,获得14倍回报。二期重点仍然是半导体和软件外包。比如2005年投的文思,本月12日在纽交所上市。
上海证券报:从第三期开始,投资的方向发生了哪些变化?
王能光:第三期基金在继续关注IT的同时,加大了对快速成长性行业的关注,比如新能源和环保行业。如林洋新能源,2006年6月投的,年底上市,获得了六七倍的回报。还有通过废物利用实现循环造纸的阳光纸业,是2006年上半年投的,本月与文思同一天在联交所上市。
不过,我们的重点仍然是IT行业,因为联想的背景使我们对IT更加熟悉,偏向于半导体设计、软件、互联网和无线。其中,我们很看好软件外包。当然,我们关注IT并不代表其他VC也能仿效,这必须对行业有足够的了解和清晰的展望。
上海证券报:当前热点中还有医疗健康和教育领域,您怎么看?
王能光:对于医疗产业来说,医疗消费在人们心中的排位是靠后的,大部分人只有在生病时才想到医疗健康投入。另外,对于新药研发来说,投资周期太长,可能会有五年甚至十年,国内多数VC都认为等不了这么长时间。不过,医疗健康领域中,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领域相对较好,我们投资了康龙化成(CRO)和新标。
而对于教育来说,我们较看好职业教育,比如IT培训等能够放量的培训。对于教育来说,关键是能够放量,能放量就值得投,这方面我们投了巨人学校。
“事为先,人为重”
上海证券报:联想投资选择投资对象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王能光:“事为先,人为重”。所谓“事”,是指业务所在领域的成长性。比如中讯和文思所在的软件外包行业就极具成长性,而像古董拍卖、咨询类就不适合。
“人为重”是指能不能在所在行业里走在前列。合适的投资对象需要“事”与“人”的很好结合,因为这样才能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给予风险投资人有很大增值服务的空间。特别需要人的和特别需要钱的都不适合介入,因为特别需要人的,尽管成长性好,但是往往不需要多少钱,也没有我们增值服务的空间;而特别需要钱的,成长性往往不太好,也没有我们增值服务的空间,比如高速公路。
上海证券报:联想投资在增值服务上的看法是什么?
王能光:我们的任务就是为对象提供增值服务,对象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比如阳光纸业,它不完全是劳动密集型,也是资本密集型,我们为其争取到七年期银行贷款,并引进德意志银行作为投资者。对于展讯这样的环节长的高科技企业,按照管理层设计的前进路线,我们进行战略上的帮助,比如把展讯的手机芯片推荐给联想。比如我们投的汽车网站易车和UAA,就会和他们一起讨论在不清晰的商业模式下如何尽快找到盈利模式。
三大转变趋势明显
上海证券报:这一年风险投资都很热,甚至有二十多个VC或PE追捧一个项目的,风险投资的资金量是不是供过于求了?
王能光:风险投资没有供过于求。能够被VC认识到的企业在需要钱的企业里面的只是少数,有不少企业仍是自己默默苦干。
风险投资资金供过于求的表面现象只不过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大城市的企业眼界开阔、理念认同一致,很好交流,而小地方的企业还需要预先进行“科普”。但是我们认为应该关注更广大的领域,大城市以外的那些企业更需要帮助。当然这与公司阶段策略也有关,比如关注IT重点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关注生物在上海、西安等,关注半导体设计在上海、杭州和苏州等,这里有一个行业集群的问题。我们就在佛山投资了一个做女式鞋品牌的,叫“星期六”。
上海证券报:请展望一下来年的风险投资走向?
王能光:有三大转变趋势在今年已经开始而在明年将更加明显:第一,投资将更多地由应用型技术转向对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二,国内资金进入风险投资基金的将越来越多;第三,企业上市的走向将由单一化更加走向多元化,多个资本市场将为企业提供更广范围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