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最近在分享UCWEB成功融资的案例中,特别强调了对创业企业“以战养战”方法的异议。他认为,要做一个事情,就专注做,还不能赚钱,就融资,融不到资就是项目本身有问题,必须回去继续弄明白。在纯理论的角度看,他是对的,问题在于,项目本身有没有问题这个判断,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也就是说,在现实中,有太多太多对的项目融不到钱,也有太多错的项目融到多得让人想犯罪的钱。再者,抛开理论看环境,现在大冬天的,很多人还是选择能战则战,活下去才是真理。
几乎任何一个可延续运作,具备成长空间的项目,早期都很难赚到钱,或者说很难有稳定可控的现金流。找一些和项目本身无关的生意来做,补贴项目开销,就是典型的以战养战。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能活着,同时也把项目启动起来。坏处当然就是分心,以及团队价值观和注意力必然不够统一和凝聚。更大的危害有可能出现在心态方面,因为能够活下去了,融资的紧迫度小,满足于以战养战的状态,导致效率低下,事倍功半。再则,心理预期高了,这对是否成功融资也是一种软障碍,不再以项目成本周期去衡量融资规模,还加上了那些小生意的市盈倍数,斤斤计较。没有意识到融资到位之后,这些小生意是可以被舍弃的。
从这个角度看,以战养战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创业者的心态一定要好,要聚焦在自己的本来面目上,不能被小生意赚来的那么点钱转移了专注。在这个基础上,一旦融资到位,自然就会马上考虑如何处理了断那些目标项目之外的事情,以便让团队和资源能够及时全面地倾斜到计划的项目中去。为什么一定就得了断那些项目无关的事情?道理很简单,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全力以赴都不一定能够做好一个事情,何况分心去做,必死无疑。当然,天才没有这个问题,问题是天才也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比如那个TOM,别说什么战,连项目都不需要就能融资上市。
其实,以战养战是中国企业的常态,很多企业都这么慢慢走着,运气好的最后发展成为多元化的怪物。这也说明了一个情况,中国企业一直处于艰苦的自我成长过程中,早期一般都是没有任何资本支持的。至于有钱之后,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应该说争议很多,难有定论。因为企业规模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根据所在市场情况的差异,多元化还是专业化,只是代表了企业的选择,难分对错。如果是在发展成熟的市场环境中,选择专业化会比多元化更加合理和容易控制。
当然,这个世界很奇妙,也有不少以战养战到最后,养着的那个被证明是错误的死掉了,奶妈却修成正果。这方面不妨拉最千面的典型,大家熟悉的诺基亚出来当代表,木材橡胶线缆什么的,正业副业不断转战了近两百年,才终于在手机这个行业确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还有IPOD之于苹果电脑的例子不知道算不算,潮好味餐馆之于京文唱片不知道算不算。更极端的例子,就是融资时的计划项目是一回事,但是真正做起来之后,因为环境的变化,却变成了另外一回事。比如门户做成了SP,奇虎做成了360,都是折腾。
我想,以战养战不能做为普适的概念性论断去说对或者错,企业运营有太多的变数,如何判断该战该撤,成就了企业家之间的“运气”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