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俊到中谷糖业,一批企业纷纷关门,是企业自身误判形势盲目多元化所致,还是金融危机成了“最后的稻草”?
在这个难熬的圣诞节前夜,寒冷不仅仅属于中小企业。
继全球玩具代工巨头香港合俊集团(02700.HK)在内地的3家工厂破产倒闭后,百灵达、泰林、佑威、金至尊等一大批香港上市公司纷纷申请清盘。
关于合俊集团倒闭的原因存在多种版本,而因为金融危机导致企业资金链压力沉重,最终难以为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合俊集团位于东莞樟木头镇的俊领玩具厂装配部组长喻文峰向本报表示,工厂在9月上旬之前一直订单不错,工人还需要经常加班。而樟木头镇政府有关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2007年合俊集团斥资超过1亿元入股福建天成矿业以惨败收场,另有股东将2亿多元资金用于炒股巨亏,最终导致该企业资金链断裂。
订单缩减直接影响实体经济
20日,李嘉诚旗下的和记港陆(00715.HK)发布公告,出售该公司在东莞虎门镇的玩具制造业务。公开资料显示,其所出售的东莞冠越玩具有限公司是一个员工约7000人的玩具生产巨头。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致电东莞冠越玩具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进行采访,遭到婉言谢绝。
根据公告,和记港陆认为,玩具制造业务面临挑战,出售公司余下玩具制造业务符合公司及股东之整体最佳利益。为此,和记港陆将出售冠越81%权益,基本代价3645万港元。此次出售亏损约为80万港元,出售所得净额将拨作一般营运用途。
无独有偶,香港华兴公司附属企业创亿玩具深圳有限公司20日也宣布倒闭,随后公司老板逃逸,造成近千名员工陷入失业。迫于无奈,深圳市龙岗区街道办事处将对创亿玩具现有财产进行查封、拍卖,并为失业员工代发了被拖欠的工资。
接二连三的玩具企业相继倒闭,并非巧合。广东经济学会会长、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王珺判断,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要早于发达国家本身。“因为金融危机引发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会导致本土企业率先减少进口订单,而不是本土订单。”
不断回落的出口增幅正在佐证这种判断。据海关统计,在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玩具出口63.1亿美元,仅增长3.7%,比去年同期增速大幅回落16.3%。1至7月,我国有玩具出口实绩的企业3507家,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2.7%。
“加工贸易占全国近六成的广东将在金融危机中首当其冲。”王珺向《第一财经日报》说。已公布的数据显示,1至7月,广东玩具出口企业首当其冲锐减近八成,今年有出口记录的广东玩具企业仅1404家,有3618家企业退出出口市场,占去年同期出口企业总数的77.8%。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电动车事业部总经理赵磊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广东绝大多数玩具企业主要以OEM为主,利润比较低,而且低端加工面临的竞争非常激烈,受外部环境影响也比较大,所以倒闭潮在广东比较突出。
金融危机绷紧资金链
大批玩具企业倒闭只是中国企业生存现状的一个缩影,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中小企业纷纷破产,而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也难逃劫难,接二连三清盘或关闭部分业务的消息不断传出。
根据香港媒体的报道,截至10月21日,香港10月份已有近50家港企申请清盘,平均每天有3家企业清盘,其中也不乏百灵达、泰林、佑威、金至尊等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历史的知名企业,而这些企业大多数都在内地设有工厂,而且这些工厂还是企业盈利的主要组成部分。
王珺认为,和上一轮大批中小企业倒闭相同的是,这一轮倒闭的企业也都是产品单一、产量极大的代工企业,其市场结构过度依赖单一市场。“当生产订单大幅减少时,企业生存就会面临重大冲击。”
曾以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而享誉广东的广东宝丽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中平有着丰富的外贸经验。他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认为,在7月之前,大批中小企业的倒闭主要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加工贸易政策大幅收紧、出口退税率不断下调以及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导致的综合成本的压力。
“但7月之后,众多大型企业的倒闭破产与金融危机有直接的关系。”叶中平表示,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证券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下挫,而投入证券和大宗商品市场的大量资金正是来自一些大型企业。
因为澳大利亚铁矿石项目进行的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巨亏,中信泰富有限公司预计将亏损150亿港元以上,中信泰富的股价也在一天之内缩水50%以上,震惊业界。叶中平表示,未被曝光的类似杠杆运作在大型企业中大量存在。
此前的10月16日,有“糖王”之称的广东中谷糖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庞贵雄跳楼自杀身亡同样引发社会震惊。尽管对其自杀的原因众多纷纭,但众多媒体一致指向其长期炒期货,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其期货市场损失惨重,身后负债高达10亿元之巨。
叶中平向本报表示,随着信贷紧缩席卷西方金融机构,香港和内地的银行都在收紧银根,企业资金链绷紧或断裂将成为普遍现象。香港媒体报道显示,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日前预计,香港企业将出现倒闭及裁员潮,珠三角或将受到强烈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