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 市场的机会与资本的机会
并购之发生,证明资本竞争的效率高于市场竞争的效率。当市场缺乏机会的时候,资本的机会就来了。因为当市场缺乏机会时,会有部分企业因为机会缺失而失利,这为资本并购创造了机会。 企业的原始积累过程,是市场机会表现得最充分的时候,“机会之窗”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让“白手起家”创造奇迹。这个时期也是大中小企业能够并存的时期。当行业发展到成熟期,行业战略机会接近释放完毕。“资本积累”被“资本集中”所替代。这个时期的企业有三条出路:一是竞争失败且无收购价值而死亡;二是长不大但死不了的企业被收购;三是行业龙头通过收购实现资本快速集中。 发达国家的多数行业已经经历了产业集中的洗礼,通过并购形成了行业集中的格局。原则上来说,在很长时期内,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格局。但这种相对稳态的行业格局,近期频频发生并购案例,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附加值较低的“夕阳行业”受到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的竞争,退出行业竞争,如PC行业、家电行业;二是与IT相关的行业创新速度加快,在一轮快过一轮的创新面前,技术落后的企业快速走下神坛,比如柯达、摩托罗拉、诺基亚等;三是以收购换取成功跨界的机会,如谷歌收购摩托罗拉、微软收购诺基亚,因为发达国家的行业门槛很高,以收购的方式跨界是最佳方式之一;四是IT巨头对IT新星的收购,IT行业,即便如谷歌一样几乎在所有技术方向押宝,也不可避免在某项新领域落后,如谷歌收购YouTube。 相比国外大手笔的并购,中国的并购不仅规模小,而且数量不多。这是中国市场的基本特点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的特点,一是行业门槛低;二是机会众多。 行业门槛低,给新进入者较多的机会。市场机会众多,落后者颠覆行业的机会也比较多。在产业集中和寡头格局形成之前,很难确定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即使是行业老大,也是“老大不大”。 如果中国市场的竞争如同发达国家一样主要是资金、品牌、技术、规模的竞争,那么,中国企业在加入WTO之时就已经注定了结局。然而,让很多人想象不到的是,在各方面都落后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整体发展却比在中国的多数跨国企业更快,这是因为中国充满了机会。对中国市场机会的把握,本土企业无疑掌握了先机。
中国由于市场机会众多,所以竞争一直表现在市场搏杀上,企业并购的较少,即使有,也是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收购。中国的很多行业还处于成长期和成熟初期,这个时期是行业的厚利时期,资本原始积累速度比较快。同时,在行业升级过程中,落后企业同样有创造奇迹的机会。处于这个时期的企业,谁甘愿被收购? 10多年前,中国发展最快速的行业开始了产业集中,如家电行业。产业集中过程中,竞争失败的企业被低价收购。那个时期的并购是“低成本扩张”,如海尔激活“休克鱼”。 现在,有更多的行业进入成熟期,行业门槛提升,产业集中度提高。不过,这轮并购却不是10年前的“低成本扩张”,而是溢价收购为主。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战略机遇消失的情况下,落后企业有了自知之明,不再谋求颠覆行业,而是谋求以适当的价格出售变现,收购给了企业变现的机会;二是资本市场的成熟,让一些优势企业意识到资本竞争的效率比市场竞争的效率更高,愿意溢价收购,拿时间换空间。 与国外相比,发达国家的IT业收购更为频繁,中国的传统行业并购机会较多。可喜的是,在积累了规模和资本的中国IT行业,并购现象也在增多。与传统行业因为竞争失败而被收购相比,IT的收购赌的是新技术所创造的未来。
更多阅读
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融资战略及技巧——爱新觉罗•启翊 投融资 资本运作
应西北大学国际商学院的邀请,清道光帝嫡六代孙,著名管理学家、投融资专家,中国国学思想发起、推动者爱新觉罗·启翊来我院为《私募股权投融资实战班》主讲《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融资战略及技巧》。启翊老师(左2)与院领导合影
同质化竞争 “委屈的中粮”—与中国鸡肉市场的同质化纠结现状
中粮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农牧产业集团,一直是中国农业产业化的龙头标杆企业,即使在鸡肉领域,中粮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这么说,中粮就是中国农业产业化的集中表现。 中粮担负着民生安全和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双重重任,因
中国资本市场 2010谁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赢家
2009年中国资本市场添了新的生命—创业板诞生,从2008年9月25日,至2009年7月10日IPO暂停了9个多月,多少待上市企业望穿秋水甚至绝望,当桂林三金上市钟声敲响,沉寂的新股市场才有了生的希望。随着IPO重启、创业板推出,沪市主板增加了9家新
中国电力市场现状 中国电力装备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电力装备业是电力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同时受电力行业发展水平与现状的影响巨大。因此,中国发电市场的大规模建设成为我国电力装备工业
资本市场重要性 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性
据我所知,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无需强健的资本市场而拥有成功、可持续和平衡的经济。而且我也不相信一个面对国内外竞争不开放市场的国家能够取得上述成就 文/亨利·保尔森 今天我想利用一点时间来阐明我为什么相信中国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