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了,我们该如何打理资产,让自己的财富增值保值不缩水
看海外,富裕人士的理财思路对我们有何借鉴
上周三,本报的金牌理财师沙龙活动走进了荷兰银行成都分行,该行的两位金牌理财师毛雷和毛晓琴,围绕富裕人群的财富管理问题与本报读者展开互动交流。两位理财师认为,对于富裕人群来讲,首先要关注的应该是财富的安全问题,而不是去追逐高收益;其次,应通过一些理财手段战胜通胀,让现有财富不缩水。
只攻不守 会让“第一桶金”缩水
“如果有钱,我会加大投入,在实业上赚更多的钱。”这是当前内地大部分富人的心态写照和理财方式的主要特征表现———盲目自信,喜欢自己做投资决策,且热衷于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
在毛晓琴看来,这种理财观念背后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其实经营公司,就好比把所有钱都砸在你自己公司的股票上。要知道,不同行业有景气循环,经济有波动,如果资产太过单一,就无法规避各种风险。”回顾改革开放20多年,不少人都成功地赚到第一桶金,但是他们中不少人又将第一桶金还给了市场,而近年很多从高科技产业起家的富豪,身家也随着股市出现剧烈波动。为什么如此多的富豪遭遇不同程度的财富缩水?究其主要原因,资产单一是症结。
很多人靠着某个领域或项目发家致富,所有的身家都体现在这个项目上,对自己信心过高,当市值达到高点时没有及时变现,最终在行业低谷时又回到了原点。毛晓琴表示,科学的投资方式,既要攻又要守,内地很多富人却只攻不守,于是常常一夜间被打回原形———从起点回到终点。
如何才能避免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毛晓琴建议,企业主一定要将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分开,并且利用个人资产来规避企业资产的风险。“其实海外很多企业家都会配置一些保守的固定收益产品,比如债券,以应对经济下滑的支出需求,并且可以配置一些与自身所处行业关联性较低,甚至竞争对手的股票,以对冲自身企业风险。”比如,亚洲首富李嘉诚旗下就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公司,如港口、百货、地产、电信……各行业都有波谷波峰,通过持有这些不同行业、公司的股票,他就能避免单一行业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并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海外富人 把财富保值放第一
海外的富人怎样理财?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呢?毛雷告诉大家,由于有成熟的金融市场及投资理念,在完成财富创造后,海外富人的投资,大多数以保护财富为主,而不是追逐较高的收益。
“总之,他们会及时落袋为安,然后,将前期创造的财富保护起来,而在选择其他投资时,他们更关注资金的安全。”毛雷表示,海外富人也会直接投资股票或者股票基金等高风险的产品,但占其总资产比例不会很高,一般在20%~30%。相比较,他们的大部分资产会购买企业债券、国债等固定收益证券以及一些保本的结构性产品。他们会将总体收益与通货膨胀率相比,以战胜通胀,保护其资产不贬值。
毛雷表示,海外投资渠道较广,富裕人群除了投资一般的基金、股票之外,还投资信托、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避险基金、结构性产品、外汇等,目前富裕人群新的投资趋势,包括环境与社会责任型投资、绿色投资、公益慈善投资。毛雷认为,在不影响投资的情况下,成都的富裕阶层应该及时分出部分财富,选择稳定、安全的财富保值和财富传承工具,这样做才能避免财富剧烈缩水,生活品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