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如何维系超商业的“契约”



  握手是朋友

  食品安全成了中国最严峻的课题,随着2009年6月1日中国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首先受到挑战的不是餐饮巨头的餐桌而是他们的供应链体系。

 麦当劳:如何维系超商业的“契约”

  近日,在麦当劳“品质创新日”活动上,《中国经营报》记者见到了麦当劳不轻易现身的“后台”——供货商怡斯宝特公司(主供面包)、铭基食品公司(主供蔬菜)等供应商。

  许多餐饮巨头如亨氏、肯德基控制供应商的一大法宝就是制定严格的合同条款,在《食品安全法》的压力之下,一些餐饮巨头更严格了合同条款。

  而麦当劳全球供应商与之都没有商业合同。怡斯宝特和铭基等供应商告诉记者与麦当劳合作“握手是朋友”。事实上这句话是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洛克的名言。这种理念似乎已经在经年的合作中贯彻到了供应商的基因中了。

  麦当劳的供应商无意回答记者“如果遇到纠纷,因没有合同是否要靠谈判来解决?”他们说从未遇到这种情况。麦当劳与全球供应商的长期合作中,这种磨合和淘汰的过程在20年前就解决了。而与中国本土供应商的磨合则通过无合同的量化条款。

  麦当劳最初遴选供应商的标准是,“有谁可以与我们同甘共苦,谁就是我们的供应商。”

  不过演化至今已有很详细的量化标准,这个标准也是双方遵守的契约。契约是无形的,标准却是有形的。中国怡斯宝特面包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安晓源概括为,合作前提是保证产品质量,保证食品安全。

  麦当劳中国供应链管理高级总监张雁儿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我们在选择供应商时首先考虑的是对方企业的合作意识。会根据两大标准衡量。硬件条件:必须具备麦当劳的物流系统认证、生产能力认证、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原材料供应体系认证、食品安全体系认证;软件条件:诚恳可信、理念正确、历史良好、管理出色、财政健康。

  记者了解到,虽没有合同,但麦当劳要求供应商遵守的“契约”却具体和严格。在麦当劳与中国本土供应商的磨合中,有些不遵守品质控制条款的、可能隐含食品潜在危机的企业则被麦当劳解除了合作。

  张雁儿表示,“握手合作”的前提是供货商提供的产品要符合麦当劳的要求。麦当劳对食品安全的严格要求与控管范围包含了整个供应链,从原料的源头管理到柜台呈现的成品,都经过整个品质供应链严格把关。

  合作的前提是保证对方盈利

  对合同的轻视,对信义的看重,似乎是麦当劳最独特的文化特质。克洛克的理念是“麦当劳是和人而不是公司建立关系。”

  目前,麦当劳在中国的主要食品原材料供应商包括:世界著名的冷冻薯条生产商——美国辛普劳公司是麦当劳在中国最大的薯条供应商;美国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是麦当劳在中国的唯一蔬菜供应商,同时也是麦当劳中国主要的肉类供应商;美国怡斯宝特公司是麦当劳在中国最大的面包供应商。另外,夏晖公司是麦当劳的全球物流服务商,从麦当劳创立至今已有30多年合作史。

  在这几大合作伙伴之下还有更多的供应商体系。张雁儿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麦当劳在中国国内有超过50家供应商,有95%以上的食品原材料在本地采购。麦当劳在品质监控方面对供应商提出严格的要求,此外再没有任何利益上的关系,两者的财会、人事和管理完全独立,各自向公司的董事会负责。

  有人把麦当劳和肯德基比较,觉得麦当劳的供应商更加全球化,肯德基的供应商更加本土化。事实上,麦当劳更愿意与全球供应商合作,使双方的合作更信任也降低了磨合的成本和风险。

  麦当劳的几大全球供应商对其可谓忠心耿耿。如夏晖公司自麦当劳创立至今不离不弃,最根本的原因是克洛克的理念:“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培养供应商对公司的忠诚度,那就是保证这些人可以赚到钱。”

  记者了解到,麦当劳供应商的财务数据对麦当劳完全透明。麦当劳根据供应商的财务数据制订给予供应商的优惠措施,要保证其合理赢利。

  安晓源告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公司初到欧洲建厂之际,遭遇财务紧张。是麦当劳出面去说服当地银行和提供担保贷款给怡斯宝特的。

  这样的例子还有,20世纪90年代,夏晖在东南亚某国追随麦当劳建配送中心,但该国发生骚乱夏晖巨额投入打水漂,最后这笔损失是麦当劳支付的。

  合同只是追责的证据

  一定程度上,合同最后是追责的证据,而非忠诚和产品安全的绝对保证。

  克洛克曾经对供应商说:“好好与我们合作,不要作假,将来你们就会有很多生意可做,我们不会只因为一两分钱,便轻易撤换供应商的。”

  目前,麦当劳稳定的供应系统保证了其开店的速度。麦当劳中国区新任总裁曾启山曾告知记者,2009年要在全国增开150家餐厅。

  麦当劳这种终端复制的成功,事实上是其运营的商业环境复制的成功,也是其供应链体系的成功复制。

  麦当劳在中国开设第一家餐厅是1990年,而他的“粮草商”则先行进入中国布局。1983年,麦当劳的全球供应商开始到中国投资建工厂和农场;1988年,土豆供应商辛普劳首先进入内蒙古,考察当地的气候、土壤和环境,为麦当劳本土化做铺垫。

  麦当劳的供应商表示,在这种“共生”关系中,合作方因熟悉信任感非常强,麦当劳在利益分配方面会更多的考虑供应商的利益。我们也不会因一时的经济压力而改变合作关系及一贯的做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81291.html

更多阅读

麦当劳:观星空点亮你的夜

     快餐市场白天消费日趋饱和,快餐品牌们将增长点转移到夜间消费。如何通过创新体验,吸引消费者夜间前往快餐店消费呢?麦当劳针对国人的星空情结,设计了一款有趣好玩的夜亮了手机APP,用神奇的观星体验点亮你的夜,号召前往麦当劳用

麦当劳:方便创造财富

     最近,北京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推出一项新举措:在所属57家麦当劳餐厅内代售公交月票。麦当劳在对北京发售月票网点进行调查后发现,北京有600多万人使用月票乘公交车,而发售月票的网点只有88处,乘客深感不便。于是,麦当劳“拾遗补

麦当劳:商界不飞鸟

美洲大陆有一种不飞鸟,尽管生物学家认为其翅膀根本不足以产生能够支撑鸟身重量的动力,但并不妨碍它在天空自由翱翔。麦当劳就是商界的不飞鸟,尽管缺陷众多,却依然翱翔于商业的天空。麦当劳:商界不飞鸟   文/陈禹安  麦当劳悖论如果有

麦当劳:微博促销快乐

麦当劳:微博促销快乐文/本刊记者闫芬 周再宇 发自北京也许大家已经忘记2006年那句最让人感同身受的话,香港那位巴士阿叔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你有压力,我也有压力”,这句话当时被广为传播,甚至被印到T恤上。可见“压力”一词引起

麦当劳:在精细化管理和员工热情之间找平衡

     为追求效率,麦当劳把自己的厨房改造成了亨利·福特的“T型车流水线”,为此可能付出的代价是员工在单调重复劳动中丧失热情    麦家凌(化名)在麦当劳厨房中的煎炸机旁忙于将一批批牛肉饼放入机器——他是广州市荔湾区一家2

声明:《麦当劳:如何维系超商业的“契约”》为网友泪流过的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