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功夫在诗外



     如果说从小便痴迷于话剧,是于是之走上话剧道路的直接熏陶,那么,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间接熏陶,就是读书。

  他从小就养成习惯、对书一直都是爱不释手的。于是之这样说过:“读书是最容易的事,借或租一本书拿回家去看就是了,到图书馆去看也容易。总之是可以不花钱或少花钱的。或许就是因为这,我从小养成了看书的习惯。”

  不过,于是之认为自己开始读书时可实在不高明。在离他家不远的大街上有一个专门租书的人,个子和岁数都比他略大一点。这位租书人的财产就是一只破木箱下边装上4个小铁轱辘,木箱里边挤的都是书。白天推到街上固定的地点,经营租书业务,晚上再推回去。木箱里边总共不过三四套书,都是《三侠传》《雍正剑侠图》之类。三十二开本,300多页一本,一套书能做到30本打不住。卷帙之浩繁,世上少有,字数要以亿计。照例是从英雄出世写起,然后就是擂台比武贺号戴花,由此在江湖上、绿林里就算是有了地位,以后就闯荡起来,或为镖客,或为游侠,再下边就是打,失利了就请师傅下山,师傅败了不打紧,师傅之上还有师傅,敌对的一方也如是;就这样一本一本没完没了地打下去。“反正这几套书我都读过,没有哪一套能够读到完。首先是它出不完;其次,也许是更主要的原因,读来读去,就发现那作者无论是文才、武才,好像都已耗尽,再也打不出新套数来,看着就觉得腻烦了,续书再出,也就不想再租了,虽然租钱很贱。”于是之回忆。

  正当于是之腻烦之际,,他的四舅给他送去了巴金的《灭亡》,之后是《新生》,以后又是老舍的《老张的哲学》和《牛天赐传》。再以后又送给他一本厚厚的杂志,封面已经磨损,里边的头一篇便是《雷雨》。

  剑侠们已经看腻,年龄与文化又略略增长,读这些新书就渐渐地读出味道。这促使于是之找了一个同学壮胆要走进北海旁边的大图书馆。“谁想竟那么容易,拿了一个卡片居然就让我们进去了。天呐,比起北京饭店来,这里的房子就更加堂皇和肃穆了。上得楼去,一间读书的大厅就静得使我们不敢喘气。用不着借书读,光那卡片柜就可以叫你翻半天。”

  读书,至少是青少年们的课外读书,当然也需要有些热心人的指点。但于是之以为还是更自主、更自由些好。谁能知道孩子们将来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大凡预先给孩子从小就定下专业,遂了愿的很少。

  于是之也提倡读书可以杂一些,是因为他自己从中尝到了一点好处。例如,他曾经通过读书学过点语音知识,没想到后来当演员时便派上了用途。那时候他读过包尔·巴赛的一本《比较语音学》,那里有一个概念,叫“响点”,是说辅音的响点一般都比元音的小,因此对于练声时总要对着钢琴练元音。于是之曾经谈道:“我就不免存有点儿二心。元音本来音量就大,不多练练那弱而短促的辅音,把口腔里几件有关的结构练得灵活点、有力点,那吐字不清、有声无字就是命定的了。听相声界老演员说,他们学徒时,每天早晨要用一炷香的时间练‘贯口活’,‘不把腮帮子练酸了不为止’。对着钢琴练元音是必要的,何况我就没有练好,但是,相声的这种过程,话剧演员好像也应当加上。我自己就有这个感觉,说话时,我的嘴里就没有相声或戏曲演员的嘴里干净,利落,有劲。”

  另外,于是之还觉得演员读书,就应该更杂一些。每演一个新角色,都要涉足一个新的生活和知识的领域。认识这个新领域,有时是到现实生活里去,有时可能就要看书,大约都需二者兼用。

  于是之常常跟别人怀念为筹拍《鲁迅传》几个演员凑在一起读书的情形,那时在一起的还有赵丹、蓝马、谢添、石羽、白穆、于蓝几位老同志,大家都住在上海电影局的招待所里。当时《毛主席选集》第四卷刚刚发表,上午学四卷,下午读鲁迅,就是每天的功课。晚上自然就是闲谈,但题目多数也离不开鲁迅和他那个时代以及目前的剧本和将来要拍成的片子。鲁迅的作品大家都是通读了的,没有哪个人只读了与自己要演的角色有关的篇章就算完事。为了解鲁迅走过的道路,还得循着他的足迹读历史,于是大家还重温了我们的近代史。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功夫在诗外
  “记得当我们四卷的学习学到《论人民民主专政》的时候,赵丹兴奋之极,夜不成寐,写了笔记。第二天上午,在我们几个讨论时,他做了一篇充满激情和喜悦的发言,他觉得这篇文章大大地启发和指导了他对鲁迅的认识和创造。他的那种喜悦,是一个严肃的表演艺术家在他创造形象的冥思苦想的道路上,仿佛获得了一把金钥匙,从此即将通向坦途的喜悦。可惜的是他空欢喜了,他始终没有演成这个角色。因为《鲁迅传》这部戏一个镜头也没拍,在十年动乱未开始以前就已经成了批判的对象。不用说,在挨批的名单里,赵丹定是站在第一线中的一个。古有‘鞭尸’的先例,‘鞭胎’却从未听说过。一部影片,文学剧本还在修改中,胎儿都未成形,怎么就可以预先批判呢!——那种荒诞的日子、荒诞的事情,人们是可以渐渐忘却的。”

  这里,我们仅以是之他们筹拍《鲁迅传》中读书的情形来看一看,或许就可以得其要领。

  首先,全部主要演员都通读了一遍鲁迅,而通读鲁迅谈何容易,“全集”共有十六卷,上百万字,还要把“想事总比别人深一层”的鲁迅文章,读通,读懂,读得有所收获。

  其次,不只是要了解鲁迅写的文章,还要更深入地了解鲁迅本人。怎么了解呢?鲁迅一生到过那么多的地方,有关他在这个地方做了些什么事,写了哪些文章,以及记载当时、当地的背景材料,都要找到,都要读遍。

  再次,要读这段历史就涉及到了中国近代史,于是,又要重温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五四”运动时期的近代史。难怪赵丹读了毛主席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以后,兴奋之极,夜不成寐,写了大量笔记,觉得大大地启发和指导了自己对鲁迅的认识和创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8089.html

更多阅读

漫话香菱的人物形象 香菱学诗中香菱的形象

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香菱,薛蟠之妾,原名甄英莲,为甄士隐独女,眉心中有一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三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被家奴霍启(祸起)看护不当而被拐子拐走,养大后先是被卖给公子冯渊(逢冤),后来呆霸王薛蟠打死了冯渊,把香菱强买去做小

《在各种悲喜交集处》:如欲相见,他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2014-05-08 21:26了解一个人,就要去听他听的音乐,看他看的书。不管是晦涩的还是激越的,灰暗的还是明朗的,小众的或是通俗的,就尽情在其中周游旅行。而了解钟立风,你只需要听他写的歌,读他写的书。因为在他的创作中,他喜欢的作家、歌手或是电

《香菱学诗》解读与教学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香菱学诗》节选自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香菱等一

声明:《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功夫在诗外》为网友申请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