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长集团赵步长创业故事:一切从偶然开始(三)

 步长集团赵步长创业故事:一切从偶然开始(三)


  但人的一生总是被各种各样的偶然书写。偶然性完全改变了事件演变的轨迹,它像一只翩然落在肩头的小鸟,驱策着赵氏父子走向了一条通往阿里巴巴宝库的财富之路。

  1992年底,整个咸阳市还沉浸在即将过节的祥和气氛中,从新加坡出访回来的赵步长像往常一样走在上班的路上,他没有留意到与他打招呼的同事们脸上,有着异样的神情。

  走到内科主任办公室,他掏出的钥匙竟然打不开门,叫来办公室的人员打开门,正面墙上那面醒目的锦旗也被取掉了,找到医院领导一问,领导神态自若地告诉他:“医院实行体制改革,进行了优化组合,您暂时没有哪个部门接收。”一个国家级的医学专家,居然被这样无端地“优化组合”掉了!

  这时,满眼满心里只装着心脑血管病的赵步长,才愤怒地回忆起了许多自己曾“粗心”过的往事——早在去新加坡之前,咸阳市举办经贸洽谈会邀请赵步长参加,可是医院领导死活不同意;赵涛与美国某公司签订了500万美元的合同,准备在咸阳市建立一座现代化的脑血管病医院和药厂,但在关键时刻,医院突然免去赵步长的脑血管科主任职务,由于他的突然免职,美方对投资环境产生了怀疑,最终取消了合同。

  赵步长意识到,自己在工作单位的生存环境越来越险恶了。

  1993年元旦,他和妻子只领了60%的工资,2月份工资被全部扣发,最终,交给他们的是一张除名通知单。而这时候,妻子伍海勤再工作一年就可退休了。短短几个月,赵步长就被逼上了绝路,他经历了人生最幸福与最痛苦的两极。但福与祸的辩证关系在赵氏父子身上似乎得到了完全的体现,正是这“偶然”的辞退事件,使赵步长不得不在的两年时间内,完成了由医学专家向企业家的完美嬗变。

  这一年,中国国内正在形成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的下海高潮。市场经济的大潮猛烈地冲击着中国的各行各业。远在新加坡的赵涛,将自己对国内形势发展的判断向父亲做了汇报,要求立即申报“脑心通”的生产批号,投资办公司,并迅速从新加坡汇过来40万美元,成立合资制药公司。

  接到儿子的汇报之后,赵步长做一番事业的宏伟梦想也像玫瑰花一般盛开了。这样既可以为更广大的心脑血管病患者服务,也可以成就一份事业,何乐而不为呢?何况,他被辞退的时候,咸阳市有关领导均明确表示过“支持你自己干”。说干就干,赵步长立即向工商部门申请成立了中外合资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步长的诞生似乎集中了所有的机缘巧合: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各级政府对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大开绿灯;赵步长国家级专家身份使合资企业得到了省市领导的一致支持;今天制药企业视为绝路的药品批号当年仅需省级卫生部门批准。一切都办得相当顺利。但人员的问题却摆在了赵步长面前。

  “我这个教授当年拿的工资才300多元,请一个普通工人就要花100多元。”谈他不得不选择的家族创业,赵步长有些无可奈何。二儿子赵超学的是食品酿造,大学毕业后在黄河啤酒厂任生产科长。步长公司成立后,惟一懂得生产管理的赵超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父亲身边。学医的小女儿辞掉了公职,进了药厂……

  这样,赵步长夫妻、两个儿子、儿媳,两个女儿、女婿,都摔破了自己的铁饭碗,汇集到了一起,一支10人的军队创立了。

  赵步长任董事长,实际上充当着总司令兼政委的角色。他阅历丰富,但思维并不僵化。对年轻人的态度是:相信、承认你可能是对的。儿女们有什么想法,他都允许去尝试。

  大儿子赵涛任总经理,相当于前敌元帅。赵涛有领袖气质,有冲劲。在步长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所有新的想法,几乎都是来自灵活善变的赵涛。二儿子赵超,常务副总经理,负责生产,自己认为是一个“修理工”,“哪里有漏洞就往哪里去”,是一个后勤部长的角色。

  其他儿女也依个人特长进行了相应的分工。

  在步长集团,大家对赵步长、赵涛父子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合作无间的驾驶员,

  一个管踩油门,一个管踩刹车。不必说,赵涛是负责踩油门的。步长集团的许多重大决策,思路都由赵涛首创,他像一个只管往前冲的斗士,向着市场经济的最深处奋力拼杀。赵步长则以持续多年的开放心态欣慰而仔细地注视着他,以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其查漏补缺,“必要的时候踩上一脚刹车”。

  为什么儿女们能如此齐心放弃自己的工作?除了亲情之外,有两个因素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赵步长的研究长期放在家中,家人们看到了赵步长研究的艰辛,也看到了药气针和“脑心通”的独特效用,对产品的前途深信不疑;二是赵步长一家均为大学毕业,有相当高的个人素质和文化修养,对民营企业在中国的光明前景有着清醒的认识。

  人心齐,泰山移。在中国企业史上,除非极为特殊的背景,家族制管理成为民营企业创立之初的首选。即使是在今天,它仍是全球华人企业的首选方式。原因很简单:齐心。

  创业都是艰难的,没有设备,自己动手造,没有搬运工,一声令下,家人一齐上;出无车,自己蹬三轮、两轮;夏天没有风扇,冬天没有暖气,只有两间破旧的房子,几个忘我的创业者。公司最早的一名销售人员,远赴新疆开拓市场,一去半年音讯全无,公司和家里的人都得不到半点消息。直到有一天,他来信大量要货,“才知道杜月明还活着”。

  尽管如此,赵步长仍为家人们制订了几条严格的“门规”:

  一、企业内部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决策家族成员集体发表意见,日常管理各负其责,不许插手职权以外的部门;

  二、家族成员只能提供一份工作,根据各自能力大小安排不同的岗位;

  三、家族成员违反规定,加倍处罚。“门规”不仅顺利出台,而且得到了严格的实施。一位亲属在企业成立之初就加盟,至今仍是一位驾驶员。赵步长的一位侄子任西安办事处经理,2002年,西安办事处一位员工与邻近办事处的员工发生矛盾,按公司规定,承担管理责任的办事处经理应予罚款,但“加倍处罚”的规定却使赵步长的侄子丢掉了工作。显然,步长集团轻松做到10多个亿的历程,就是这许许多多的偶然所组成的必然。

  石猴经过菩提的培训,就变成了齐天大圣;在偶然性驱使下的赵步长不断思考、学习和谋划,企业文化、企业战略、未来目标等渐渐成为赵步长的口头禅;只有每周一次的看病,才使自己真实地回到了医学专家的身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80815.html

更多阅读

杨电创业故事:屡败屡战后迎来曙光(2)

 头脑发热办演唱会 亏得好惨   “本来在广告行业做得好好的,但一时头脑发热,搞演唱会,结果亏醉了。”说起那次冒险的投资行为,他懊悔不已。   2007年,喜欢摇滚音乐的他在长沙看了几场演唱会,被人山人海的现场氛围所感染。这

杨电创业故事:屡败屡战后迎来曙光(1)

小打小闹做海报 获得成功   创业途中,经过两次重创,在很多朋友、亲戚看来, “他不是做生意的料,应该认命”,老老实实地回到原点——继续打工。   但他没有放弃。   再投资做生意?他可没本钱了。怎么办?他开始寻找新的创业

步长集团赵步长创业故事:一切从偶然开始

每一个财富故事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每一个秘密的背后都有一些偶然而又必然的事件在支撑。   人的一生注定会有太多的偶然,人们往往把这种无法测知的机缘巧因归于神秘的力量顶礼膜拜。而赵步长在经历了太多的偶然与必

26个创业范例:广东人白手起家秘诀(三)

大冒险家     成功往往跟冒险有关。除了知情人,谁会想到赫赫有名的广东半球实业集团起家于一个街道小厂?谁又会相信手提大哥大、乘坐奔驰500、拥资5亿元人民币的李秀森老板,曾是个既无学历也无技术的数不上数的街道小干部?但是,看

丁磊创业故事:以成败论英雄(二)

  黄志敏称,他离开网易的原因还有,觉得网易来北京之后,方向就模糊了,创新和突破少了。“很多创意停留在浅尝辄止,没有最后落到实处。”黄志敏称,丁磊很聪明,很能干,但他同时认为,丁磊是一个“缺点和优点都很明显的人。”  黄志敏走了,陈

声明:《步长集团赵步长创业故事:一切从偶然开始(三)》为网友堇年纸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