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过冬:企业家冷静赶考



系列专题:中小企业如何过冬

  18年来,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蒋锡培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增长的急速放缓。对于产品一直供不应求的远东来说,寒风一阵紧似一阵。年初,远东控股集团的产品销售增长还是35%,此时,数字已经悄然下滑到15%。

  而令蒋锡培感到沉重的还有,朋友们的手机经常打不通了。无疑,民营企业家在这个“冬天”里,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喜忧参半。一方面,经历了多次经济周期考验的企业家们,时刻都在做着过冬的准备;而另一方面,冬天总是来得那么突然,整体经济情况的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又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如何根据当下的状况进行适时调整,又是对企业家的一次新的考验。

  实体经营者的大考

  1999年,总部搬迁到上海后,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又投资了科技板块的业务——手机电池材料。作为爱立信、摩托罗拉、三星等跨国公司的上游供应商,杉杉的科技板块在中国所占的市场份额约为60%~70%。

  寒风瑟瑟的时候,上游供应商很快就能感受到制造商传递来的寒意。11月初,200多名杉杉的高管集中在宁波召开年度预算会议。杉杉董事局主席郑永刚透露,今年的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不少高管建言,要缩减明年的预算。他们的依据是,生产商正在大幅削减他们的年度预算,缩减幅度普遍已经达到25%~30%。

  从下游传递来的寒意也到了远东控股集团。蒋锡培说,不少大客户正在改变他们的付款方式,这使得上游供应商压力重重。

  而在零售业,寒意更是通过消费者降低购买预期传递到了企业。江苏五星电器董事长汪建国坦言,在金融海啸发生的最初阶段,自己还存有侥幸心理。然而随着危机的加深,零售行业的情况逐渐开始变得不容乐观起来。“原来我们市场调查是100户中有16户准备买家电,而过了几个月再调查,就剩下6户了。”

  情况相对比较乐观的经济型酒店也有难处。 汉庭酒店集团CEO季琦透露,经济危机来临,酒店在大部分地区的出租率仍然保持在95%以上,但地处广州和义乌的酒店出租率下降明显。“最近两年,IPO都停下来了,我们暂时没有可能上市了。”季琦说,同时,私募基金也开始谨慎投资一段时间内不能上市的公司。对汉庭而言,通过资本市场或者通过私募基金筹集资金的途径不再那么畅通。

  和上述企业相比,多元化经营的复星集团对寒冬的感受也更加“多元”。虽然医药行业销售额逆市暴涨,但与此同时,地产业销售额下降、回款情况不容乐观;钢铁行业经历一轮狂飙之后,进入持续暴跌期;有色金属行业价格回落极快;零售行业近期开始出现下降。

  准备做在寒冬前

  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说,虽然寒冬来得很快,但他们也并非没有做任何准备。

  早在四五年前,郑永刚就开始在杉杉推动产业升级。除了向新的产业延伸以外,杉杉将原有的服装产业进行了重新的定位。一是淘汰规模小、实力不强的中小客户,从100多家客户中筛选出30家有国际知名度的大客户;二是加强研发和设计力量,直接参与客户定价;三是转移工厂,保证劳动力的低成本竞争优势。

  而在汉庭,“给你上亿美元的公司债,但是必须保证两年内上市。”一家私募基金对其开出这样的条件。“我们不能基于对未来的估计做这么大的决策,到时候还不起钱,公司就要给对方了。” 季琦选择了退却,给汉庭保留了机会。

  已经整体上市的复星集团也以稳健的作风早早地做好了过冬的准备。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梁信军承认,金融海啸来得太快,复星虽然做了一些准备,但对情况的估计并没有那么准确。“我们的基本逻辑就是什么便宜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这个逻辑保证了复星的成长性。

  “手中有钱,心里不慌”。复星去年融资超过140亿元人民币,梁信军透露,其中的绝大部分都留在手中,扣除贷款,集团仍有36亿元人民币的现金,“资金储备充分,我们可以边想边干,不用急着做某些事情。”

 实体经济过冬:企业家冷静赶考

  风暴眼中的应对术

  尽管提前做了准备,但是金融海啸来临的时候,企业家们仍然要拿出应对的方法。

  企业家们究竟怎样应对经济危机?在长江2008管理前沿论坛上,企业家们对这个问题,以“一个字”或者“一个图案”作出了回答。

  “企业在危机中的生存之道,首先是‘活’下去,其次是趁低换盘、换资产。”梁信军说。

  对“活下去”,蒋锡培的答案是“干”,他解释说,企业家要把企业做好,与银行沟通好,提升管理水平。

  汪建国的答案与蒋锡培的答案颇为一致。他的答案是“找”,“找准定位,寻找机会。”

  在他看来,找准定位也意味着作出保留和放弃的决策。关于保留还是放弃,汪建国喜欢用一个故事来说明:想抓住活的猴子,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在瓶子里面放一颗枣,猴子将爪子伸进瓶子当中,握住枣,手臂就被套牢了。对于猴子而言,只要放下枣就能逃离瓶子的束缚。但猴子往往不会作出这个决策,于是就被抓住了。

  “金融海啸之下,应该放弃什么,企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汪建国说。郑永刚也强调要知道放弃什么。他的答案是一把大刀和一个“砍”字,“企业过冬首先就要砍,砍成本,进行人员结构的调整。”

  与此同时,企业家们也并没有忘记寻找出手的机会,在风暴眼当中,蒋锡培建议要“赶紧花钱”,寻找好的投资机会。而对于汪建国来说,寻找机会,意味着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开发新的市场潜力。此外,他也强调,在这个危机当中,也有企业并购与投资的新机会。“对我们每个企业都可能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

  郑永刚则更喜欢从宏观经济调整的角度来寻找机会,在他看来,新一轮的经济发展的机遇在广大的农村市场。

  除了大刀阔斧地针对市场情况进行改革以外,苦练内功也是企业家们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螺旋”是季琦的答案。“‘螺旋’代表收敛。要收敛,精细管理,做到高效。”季琦解释。在金融海啸来临的时候,汉庭重新调整了扩张的计划,将扩张100家店的计划调低为50家店,同时,确保不裁员的前提之下,吸引为企业带来高附加值的中高端人才。“过去我们所在的行业是粗放式的、高歌猛进的发展,而现在我们要利用一到两年打造高效团队,用制造业的管理方式管理服务业。”

  “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做该做的事情。”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梅建平说。“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做所有的事情都可能得到回报,而在大变局的时候,一定要做该做的事情。”他强调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80626.html

更多阅读

为何受伤的总是聪明人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实体经济?

近几年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税负居高不下,环保执法严格,实体经济可谓步履艰难。正当企业家们苦练内功,为过去犯下的错误补课,并鼓足信心,准备突围之际,忽然股市大热,股市暴富的神话再次夺得了世人的眼球。正如国内每一次股市的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金融要回归实体经济

     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有多种解读,其中有一种解读是金融在实体经济之外,然后服务于实体经济。这和我们现在要说的金融回归实体经济,有什么差别?  在宏观经济学,有个最基本的模型叫“两部门模型”,即居民部门和厂商部门,这两部门当

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 服务实体经济金融要改革和创新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服务实体经济金融要改革和创新  中国金融领域发生的很多问题,根源可能是在实体经济。大家都说中国现在的实体经济融资难,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但是,从金融层面来讲,中国已经发了全世界最

福建泉州:金融转型推进产业升级品牌打响服务实体经济

     “泉州是一个很有特色、很有底蕴的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旺盛的人脉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前瞻的发展意识,给这座城市注入了强大的经济活力;强大的实体经济和雄厚的诚信文化,使得泉州经济总量连续14年位居福建省第一,这些都为

中国实体经济哀鸿遍野 实体经济短期内难有大的机会

   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马建飞:实体经济短期内难有大的机会  城市经济导报(以下简称城经报):你对此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有何看法?  马建飞:我对存准金率下调的看法:符合预期,甚至比市场预期晚。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世界各国面对经

声明:《实体经济过冬:企业家冷静赶考》为网友真心无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