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其实不容易,没有合适项目,没有资金投入,没有风险评估……空有一颗决心,有什么用?”大学毕业生夏伟在短暂的“创业热”后仍然回到“找工作”的老路上。对他来说,“创业”道路上未知因素实在太多。
面对特殊经济形势,创业带动就业以其就业“倍增效应”引发代表、委员的热议。九三学社提交的提案《关于建立创业就业扶持机制的提案》中,为“创业热”提出了一点“冷思考”:应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形成“创业项目信息库”,并对创业者开展“一人一策,一企一策”的帮扶指导。
今年2月13日,上海首批6家大学生“零首付”大学生创业公司领到了执照。此前几乎每天都有200—300名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致电工商部门咨询此事。3月,普陀区曹杨商城附近350个商铺将以“零租金”的方式提供给大学生创业者。
记者采访发现,大部分有创业意向的人最终放弃创业梦想,他们集中反映的问题在于:项目难寻、融资难找、实惠难享。九三学社在提交的提案中表示,我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工商、劳动保障、人事、工会、妇联、团委等各部门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创业扶持工作,缺乏有效的整合和统筹规划,导致促进创业政策不连贯,各项优惠政策难以落实。此外,资金投入分散,难以形成整体功效,贷款难和贷款回收率低的问题同时存在。
一些代表委员也表示,创业不仅要有激情、勇气和智慧,还要有“真金白银”。面对如今不景气的经济大环境,如果只凭一腔热血去创业,风险很大。
一些委员以“练摊”为例:“就说最普通的练地摊儿,不仅要眼尖、手快、腿勤,还要有敏锐的市场观察力,大学生练摊儿未必能练过农民工。”陈凯委员也准备提交一份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提案。他表示,目前各地针对创业特别是大学生创业出台的优惠政策,大多只在提供场地、减免税费等物质上的优惠,而创业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自身是否适合创业:“应该有相应的评估体系,让创业者在创业前全面了解自己的性格、心理是否适合创业。”
“创业服务体系不完善”是目前创业难的原因之一。九三学社在提案中建议,应整合已有的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中心等机构,建立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此外,为帮助部分未就业人群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可以建立创业项目征集评估机构,鼓励各类服务机构多渠道征集、开发创业项目,建立创业项目信息库,由政府部门出资购买适合未就业人群创业的“金点子”。此外,还应该建立一支“创业辅导员”队伍,将有经验的创业人员、熟悉创业政策的企业人员组织起来,为创业者提供帮扶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