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家往往都极为重视现金流问题,甚至将其称之为企业运转的“血液”,然而,不少人却误读了现金流,把很多以存货、应收账款,或者基础设施等非现金形式体现出来的资产也归于现金流,并以此作为资金支出计划的依据,导致很多时候做出了糟糕的判断。
作为成长企业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很多企业领导层经常无法正确预计公司的现金需求。如果把一个企业比作一辆车的话,作为驾驶员的企业家不会读车上的燃油量表,结果经常会把油箱里的油用的“精光”,试想这种情况是不是令人感到绝望呢?
跨越鸿沟
很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已经开始意识到,中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正面临融资困境。不仅是在中国,即便是美国亦是如此。但是,对于青春期的民营企业来说,如果不能顺利及时地注入燃料,那么这个高速行驶的列车将很快就会熄火。(见表四)
成长企业究竟该如何跨越资金的鸿沟,完成企业的成人礼呢?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大致有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内部的挖潜革新,科学调配管理有限的资金。企业家在经营公司过程中,面对资金短缺的情况,他们必须拿出野外生存的技巧与智慧,学会用少量的资金做“大事”,让少量的资金获得丰厚的“回报”。短期内减少资金需求会增加公司成功的概率,而对资金的高效利用能够使公司在经济上持续受益——即使在资本市场或者投资商向他们敞开“大门”以后。
同时,企业应增强对资金运动规律的认识,并运用规律,合理配置资金,保证资金周转畅通无阻。树立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增强现金流量意识。进行项目投资时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在确保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尽快投产,收回资金。加速资金周转,促进资金节约。优化资金使用结构,周密研究资金投资方向,降低资金消耗。
二是信贷。提起信贷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银行贷款,这是信贷的主要来源。但是,中国目前的金融管理制度以及对民营企业资质的高门槛等限制,导致民营企业从金融机构贷款极为困难,而对于中小型成长企业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统计数据显示,占中国注册企业99%的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的贷款仅占全部商业银行贷款不到1/4。这从某种程度上说,国家金融机构天然丧失了对成长型企业的融资功能。
也正是这种先天的缺陷,催动了中国民间信贷的活跃,特别是在民营资本发达的浙、闽一带,中小企业依靠典当行和地下钱庄等非正规途径解决资金困境的情况很常见。虽然法律上看,是肯定非法的,但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些民间借贷的存在,才助力大批处于“资金荒”的成长企业跨越鸿沟,度过了困境。据国内惟一的民间借贷监测点——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统计,仅2008年1月份,温州发生可监测的民间借贷额就达到10273万元,月利率高达到11.7%。当然了,既然是“地下钱庄”就意味着存在高风险,既是对放贷者的风险也是对贷款者的风险,资金成本高,不少企业家倒在了鸿沟里。
不过,最近中央会议释放出的信息显示,决策层正在认真研究民间资本的问题,不排除未来一段时间将以某种形式使其合法化,如果能够成形的话,无疑是民营企业的福音。而2007年温州出现的中国民间PE第一人,也让我们看到了民间资本正在从游击队向正规军转变。
三是借力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曾经成就了一批又一批企业长大的梦想,即便是现在的股市让不少人伤透了心,但对于企业来说,依然是香饽饽。不过,很多企业都将上市当成了企业发展成功的标志,成为了圈钱的工具,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企业在上市前很优秀,但是上市后反而开始衰退,因为它突然间失去了成长的动力。其实,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企业上市,只是公司成长壮大的一个途径,它所给予的除了募集到的大量资金,就是公众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任投票。因此,当企业拿到了跨越鸿沟的资金后,更要如履薄冰,从内部规范提升,到资金的专注使用,来不得马虎,否则将会被公众用脚投票出局。
企业家必须弥补公司的资金缺口,积极主动地向资本市场融资。遗憾的是,很多企业家都认为,投资人和风险投资、私募基金公司最感兴趣的是他们公司未来的盈利前景。事实上,一些层次较高的风投和私募基金投资者往往是从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角来做投资决定的。他们当然也在乎投资公司的利润增长,但更感兴趣的是,一家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有多大。因为大多数传统的投资者并不分享公司的利润,他们真正想知道的是,他们怎样才能把自己的钱“拿回来”,为此他们甚至都要通过协议保护自己在购买的公司股权中享有在公司破产时的清算优先权。
一家公司可能有非常大的增长潜力,那么,公司就需要最大化他的资金筹集机会,这需要降低公司真正的、可察觉的风险。它一旦与市场契合,管理问题迎刃而解,并且采用了一种升级的、可盈利的商业模式,它的真正的、可察觉的风险就会降低,获取发展资金的机会也会大增。
难道除了这三种方式,就没有其他的筹资方式让企业跨越鸿沟吗?有一种最具创造潜能的方式,不过,它可能不会给企业提供所需的大笔资金,但是一定会在企业最困难最危急的时刻,给予雪中送炭。这就是关键性的客户和卖主,也就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企业的上下游合作伙伴。他们所起到的作用往往不仅仅是简单的买与卖产品。许多企业的问题解决方案都是在客户和卖主的帮助下提出的。不少中间企业都努力建立稳定而密切的上下游关系,通过这种关系,可以从上游原料伙伴那里先期欠款用货,在下游经销商中实行预付金制度,巧妙地运用了两头的资金,帮助弥补公司资金缺口。但有一点至关重要,不要把与客户和卖主的关系建立在一种临时、紧急的基础之上,而是要把他们看做长久的“资金提供方”。要确保他们参与其中,并且让他们知道交易的风险,使彼此成为一个信任感强且粘性十足的利益共同体。
超越资金
在公司高速成长的轨道上,除非你非常有把握能吸引到风险投资,否则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公司收入上,而非押宝风投。尽可能地把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债务栏里的数字“抹去”。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求股权投资者上。最重要的是,必须在需要资金之前搞清楚公司的资金需求状况。作为公司的领导者,必须进行战略性的思考,并处理好沟通问题以保证公司资金的运转有条不紊,控制好公司的“油门”和“燃料表”之间的关系,一言以蔽之,要清楚公司的“最高限速”。
对于成长型企业来说,如果自己解决不好资金短缺问题,那么留给他的选择项恐怕并不多,要么破产,要么被大公司收购(当然这还是属于比较好的归宿,不过对于创业家来说不一定是好消息)。但对于成熟的市场经济体而言,成长型企业是它活力的源泉,因此,跨越资金缺乏的鸿沟,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看,就必须做出超越资金的努力。
现实的状况不得不让我们感到担忧,成长公司没有一个平等的竞争舞台。因为政策制定者至今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成长公司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而且,我们的经济学课程不仅完全没有提到成长公司,还忽略了成长公司与小公司的区别,而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往往会影响到国家的政策制定过程。没有对创业精神的理解,我们的经济政策就不可能向成长公司倾斜。结果,我们的误导性政策不仅损害了成长公司,也阻碍了经济潜力的充分发挥。
然而,企业家并不需要政府的“施舍”,政府不要妨碍他们的发展,让市场去选择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创新,因为“在挑选创业优胜者”的过程中,政府官员总是比市场做得更糟糕。企业需要的是公平的政策平台,政府撤销对大型公司的激励政策,修订威胁成长公司发展的会计和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减少创新的政策障碍。
如此种种,政府决策机构方能真正为中小企业跨越成长的资金鸿沟提供便捷之道,才能让更多的今天的成长企业蜕变为明日的巨象企业,屹立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