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局理论:预知竞争对手的行动



  伊索寓言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山谷里,白羊和黑羊在独木桥上相遇,双方都想先过桥,谁也不让谁,该怎么办?当对方的决定会影响自己的最佳决策时,就不能不把对手的行为纳入考虑。这就是“赛局理论”最原始的思考。赛局探讨的是当决策者的选择会彼此影响时,该如何思考行动,找出最佳策略。如果假设外在环境不会变动,就等于在局限的范围内寻觅最好的结果,徒劳无功的机会多,而赛局观,能训练我们看清事物全貌的能力。

  在商场中,“先考虑对方可能怎么做,再选择自己的决策”的情境非常多。大至公司对公司的策略角逐,小到人与人的互动,都有能运用赛局理论的例子。在谈判过程中,我们都会先猜测对方的底线,再设法做判断;老板面试员工时,得先测试他的工作能力,才能开出适当的薪水;甚至开会时,每位同事都会先预测发怒的老板可能会坐哪里,再想办法选个“最适”座位。

  再举例来说,如果A公司降价促销,结果刺激对手B公司跟进,最后A公司会不会反受损失?当潜在竞争者想进入市场争夺大饼,如果公司扩厂增加产能还不能逼退对手,会不会因此而浪费股东的投资?拥有和竞争对手相似的新产品开发案时,究竟是该知难而退先放弃,还是寻求合作机会?

  理性思考才有竞争力

    赛局理论的应用发展源自经济学,可分为“合作赛局”与“非合作赛局”两大类。合作赛局假设决策的双方或多方已经合作,重点在于如何依照每一个个体的贡献,进行公平的分配,主要被应用在军事或政治领域上(例如盟国的合作)。

  但在商业经济的范畴中,大部分状况适合运用非合作赛局。非合作赛局假设:每个做决策的个体都是自利的,不会为了利他而选择合作,所以要从利润的结构、沟通的方式,用理性推论来探讨合作的可能。

  为什么考虑对手的选择这么重要?经济学家发现,自由竞争所导致的均衡结果,反而有可能让决策者得到相对较差的结果。比如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一发起,厂商就有可能杀到“见骨”,最后谁都没赚头;或是两家厂商同时开发新规格商品,最后市场只能接受一个,使得落败的一方浪费了高额的研发和生产成本。

  如果任由市场顺其自然地发展,有可能会导致的不好结果,那么在作出决策之前,事先就思考对自己最有利的布局,正是非合作赛局努力的目标。

  或许有人会质疑,如果赛局理论是奠基在“理性”的假设下,只能探讨人类行为中理性选择的部分,当人们被情绪淹没,做出非理性的选择时(这种时候还真不少),理论又无助于判断现实状况,那到底学它有什么用?

  学者梁孟玉指出,在商业社会里,“理性的人在竞争中胜出的机会更大,存活几率也更高”。在适者生存的淘汰机制下,市场上主要的力量都来自更理性的个体,虽然不理性的人还是会存在,却无法主导市场。“赛局讲求‘均衡’的概念,也就是从渐进、演化的角度来分析从过程到结果之间,走向会是怎样?所谓成熟的结果(均衡)会是如何?而每个个体又该如何学习更好的决策方式?”梁孟玉表示,演化的力量最终会让人趋于保持理性,而制度最后也是由这批胜出的人所决定,断然批评“赛局理论和很多现实状况不合”,未免见树不见林,没看到均衡、演化过程的这一面。

  “战略”一词来自希腊文,原意是“将军的作战艺术”,是指挥军队打败敌军、减轻损失的学问。1950年代,赛局理论首先将“战略”引进商管文献中,成为现今企管学中“企业策略”的滥觞。

  知己知彼共生共荣

    赛局的训练,可让决策者更能看见事物的全貌,而经理人思考策略的艺术与科学,其实便是赛局理论的应用。作决策时,如果假设外在环境不会变动,就等于是只在限定的范围内,寻觅最好的结果,多半会落得徒劳无功。有太多时候,是我们的决策会影响别人、别人的决策也会影响自己,该怎么从互动的关系中,思考对方行动的意义,让自己也作出最好的决策,是经理人必备的修炼。

  有客观价值,才有赢者诅咒

    在网络关键词广告竞标、不动产开发案等拍卖案例中,由于出价时信息不完全,彼此估算不同,而出价最高的厂商,可能就是高估价值最多的,虽然赢了拍卖,却输了利润。厂商对于这些标的的市场价值有相当的预期,并且希望能获得更高的投资报酬率,却常常败在出了太高价,导致最后虽然得标,却得不偿失。赛局理论中,这种现象被称为“赢者的诅咒”。

 赛局理论:预知竞争对手的行动

  赢者的诅咒源于1950年代美国拍卖海底油田的案例,当时投标厂商的开价是500万~2000万美元,而事后估计油田的市场价值约1000万美元。

  2007年7月26日,台湾WiMAX分区营运执照竞标结果出炉,在6家得标厂商中,最低价的远传电信以4.18%的竞标d值(按营收计算上缴的费用比重)取得南区执照;而最高得标价的大众电信,竞标d值是12.89%,第一名与第六名差距超过8%。假设远传与大众WiMAX的年营业额都是新台币10亿元,两家厂商上缴的费用将相差高达8000万元!

  在土地开发案、油田矿场、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PO)及关键词广告等拍卖中,虽然竞标物都有一个客观的市场价值,得标后对于买家的价值差不多,但由于在出价阶段时信息不完全,买家们对于标案真正价值的估算和评价也不同,所以仍会有高低不同的出价,而出价最高的厂商,很可能就是高估最多的那个,所以才能得标。

  出价越高越可能高估

    举例来说,网络关键词广告是Google、雅虎等搜索引擎商最主要的获利来源。投标厂商的广告会出现在搜索页面侧边,广告被点击后才收取广告费,不过对关键词出价越高者,广告的位置就越前(网友搜索时看到的机会更多)。以雅虎关键词广告为例,每个关键词被点击一次的最低竞标价是3元,“抹茶冰淇淋”、“巧克力冰淇淋”等关键词,因为竞标人数较少,所以出价3元便可站上广告首位;依照竞标厂商的多寡排列,“红豆冰”需要4元,“雪花冰”、“芒果冰”需要5元,“冰淇淋”、“冰激凌”则需要出价约6元,才能登上首位;至于最多厂商竞标的关键词“冰品”,更需要点击一次高达9元的价格,才能取得最容易被消费者看见的广告位置。

  对厂商而言,关键词广告有其客观的市场价值,而虽然在竞标的过程中,买家的出价有可能会高于或低于市场价值,不过得标排第一顺位的买家,永远是报价最高的厂商,意味着它很可能高估了市场价值,最终在赢得拍卖案的同时,却输了获利。

  当拍卖的买家越多,高估标价的买家存在的机会也愈大,导致得标价被垫高到超过其真正的市场价值。因此,买家人数越多,“赢者的诅咒”发生的机会也更大。

  为什么谈判总是拖延

    谈判中拖延的时间成本,其实具有让双方筛选信息的作用,当开出的条件拖延愈久,造成的时间成本愈高,可能表示这个条件真的无利可图。

  你是否曾经好奇,为什么明明是一桩很好的买卖,两边谈了很久却迟迟无法签约?其实,在很多商业谈判的行为中,造成拖延的主要因素是:双方对于成交后能够创造出多少利润,并未握有完备的信息。

  举例来说,有位地主拥有一座矿场,开发商握有资金和技术,但是地主很难知道矿场一旦开发后,会值多少钱;或者地主在都市更新区有一块土地,等建商来开发,但是地主并不知道自己的土地到底值多少钱。开发商和建商可能比地主更清楚矿场或土地的价值,但还是有风险存在。

  虽然双方都了解,彼此合作将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否则整块土地只剩个角落还是旧房子,对建商没好处,地主的土地往后也更难卖出去),但是最后破局的“工地钉子户”却还是屡见不鲜,原因就出在信息不完备上。

  提高出价减少亏损

    如果市场上的信息完全透明,那么地主只要确保把土地卖给建商开发的价值,会超过自己留着土地,就会选择与建商合作,双方很快就可达成一个合理的成交价,不会再有拖延。但现实状况往往是,地主根本不清楚土地的真实价值,可能是他向建商开价太高,建商不接受;也可能是地主认为建商的收购价好像太低,所以不愿卖出(即使成交了,地主也是吃亏的),导致谈判破局。

  在这种赛局下,身为地主的最适策略会是什么?

  如果地主拥有“承诺权能”,能要求建商立即决定,不可再拖延,那么他的最佳策略,可能是提出一个有机会破局(建商可能会接受、也可能会拒绝)的价格。由于地主并不知道土地的真实价值,所以对他来说,无论开价多少,结果不外就是成交或破局,于是索性开出一个有破局可能的价格,作为最适选择。若成交,则地主获利,若破局,也是无可奈何(因为他不知道土地价值)。

  如果地主没有“承诺权能”,或是开发案是可以等待的(假设等待时间是无限的,谈判赛局可进行无数次),那么“等待的时间成本”就可以成为地主用来筛选土地价值的方法。举例来说,若地主认为建商可以从这个建案赚取1亿,因此要价1000万,但是过了好几年建商都不答应,很可能这块土地真的值不到1000万,这时地主就愿意降价。

  不过在现实社会中,谈判不可能只为了让双方筛选信息,而无限期延长(不断拖延往往会造成社会更多的损失),因此多半是在有期限的状况下,地主审慎地权衡每个价格被拒绝的几率之后,最终出个期望报酬最高的价格,就是最适策略。“1000万,成不成交?”若建商认为值得便成交,否则就破局。

  提高出价愿赌服输

    当然也有一种常见的状况是,土地的真实价值高于地主的开价(高于1000万),因此,即使成交了,地主还是亏本。碰到这种状况,地主实在无须恼怒,毕竟自己是在信息不足之下作决定,而且在出价时,也已经把可能会赔本的风险都计算进去了,所以即使事后发现真的是贱卖了土地,只能愿赌服输。

  同样的例子也可用在罢工谈判上,工会如果想要向资方争取更多的福利,则提出一个可能会被资方拒绝的福利政策,将是最适策略。对资方来说,他们可能会接受工会的条件,也可能不接受。工会因此可用罢工时间的长短,作为筛选标准:假如罢工期间拉得很长,资方仍然不愿妥协,很可能表示资方真的没赚那么多钱,这时工会只好同意结束罢工,转而接受资方的替代方案。

  谈判中的拖延,其实具有让双方筛选信息的作用,而卖方虽然不致在出价时狮子大开口,却也得尽可能提高出价,将“低价虽然保证成交,但可能是桩赔本生意”的这个风险考虑进去,这样才能决定继续在价格上僵持,利用拖延谈判来筛选信息,是不是划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80141.html

更多阅读

外管局高调:后知后觉后果严重-张庭宾-搜狐博客

以“放松外汇流出”应对“热钱大规模出逃”?外管局高调:后知后觉后果严重张庭宾外管局终于高调了一回。在美国“两房”股票退市之后,一向低调不理会国内人士质疑或建议大的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管局)最近频频高调。——就美国房利美

竞争对手分析报告 争夺竞争对手的客户

客户是产品销售的对象,客户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产品的销量。如果不去建立新客户,客户只会越来越少,因为没有从天上掉馅饼的事。那么,作为企业生力军的推销员该如何为建立新客户而去争夺竞争对手的客户呢?工具/原料客户、竞争对手步骤/

竞争对手 学会洞察竞争对手的想法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令人痛苦而又明白无误地向人们表明,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商业世界里。在寒气袭人的时期和萧条的市场中,一家企业战略 的成功通常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竞争对手的战略。例如,在金融动乱时期,一家银行的

定位赢得竞争的新打法 美容院如何赢得竞争对手的衣食父母

  顾客是美容院的服务对象,更是美容院的衣食父母。那么,作为美容院怎样才能不断吸引新顾客,甚至去争取竞争对手的顾客呢?   一、了解自已推广的产品和服务   了解自已推广的产品和服务。作为美容师首先要了解自已的产品和服务,

声明:《赛局理论:预知竞争对手的行动》为网友莈洧選萚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