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拯救危机全集 拯救金融危机的“中国机会” 更需要智慧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美欧金融危机造成的灾难还在蔓延发展之中。国际舆论纷纷把救市的目光瞄向东方。

  10月9日,澳洲全国性大报《澳大利亚人报》刊出一幅漫画,描绘澳大利亚政府不得不承认颇具讽刺意味的现实:西方的资本主义期盼东方的社会主义伸出援手。

  这幅漫画并非仅仅因黑色幽默而供读者乐上一把。此前一天,澳大利亚总理接受澳洲广播公司专访时不加掩饰地强调:“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极有利于澳大利亚摆脱眼下越陷越深的金融危机。”

  澳总理此言并非“政客辞令”,多年来这个国家的经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的确有赖于中国对铁矿石、煤炭等矿产资源的无穷需求。眼下,中国是澳大利亚不可替代的第一贸易伙伴。近日,中国宣布“两降一免”措施救市,时间选择正好与全球六大央行联手降息同步。虽说此举不代表中国金融体系为自保而匆忙采取防范举措,中国央行也未承认“两降一免”与全球六大央行联手降息措施有联系,但国际舆论却普遍认为,日益成熟的国际思维,使中国表现得越来越有责任心。

  事实上,即使救市措施一时难以见效,甚至危机继续扩散开来,借助于人民币与美元的不可自由兑换性、中国金融体系的相对稳定、中国经济基本面总体稳健、金融危机引发衰退恐慌令国际市场基础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下滑而致使中国通胀压力得以释放等多重利好之“激励”,的确为参与全球救市的中国营造出不可多得的“中国机会”。

 和谐拯救危机全集 拯救金融危机的“中国机会” 更需要智慧

  澳大利亚于“中国机会”,将令中国在资源进口时的议价能力提升,令中国资本参与澳洲矿产资源开采的门槛有所降低。美国也一样,金融危机不但打乱了其亚太乃至“全球经营战略”的棋局,更为现实的是,就算金融危机最终被破解,其对美国实体经济的深度冲击已不可避免,随之而来的失业率大幅蹿升,迫使美国必须加大对华出口(何况美方之救市有赖中方支持),如是,美方将多少放松对华敏感产品出口的近乎无理的管制。中美贸易美方逆差过大,很大程度上是美方后冷战思维自缚手脚——放着中国的钱不赚。假如美方适度抛弃不合时宜的针对中国之防堵政策,允许中方采购急需的高新装备和高新技术——享有国际贸易一般性“普惠制”待遇,中美贸易的逆差应该是中方而非美方。

  一经点破,拯救金融危机的“中国机会”显而易见,当然,机会不会自动变为中国的国家利益,“见机生利”需要中方运用更得当因而更显智慧和成熟的经济外交手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79869.html

更多阅读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跨国公司看到的中国机会

     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为7.7%,低于年初8.0%以上的预期。对此,常驻法国总部的拉法基集团公司副总裁、亚太区战略负责人孟凡辰认为,随着低素质人口就业需求总量回落,中国经济增长不需要  一直保持在8%以上,保持5%~10%的增

形容把握机会的成语 把握变化中的中国机会(节选)

     在《跨越:中国企业下一个十年》一书中,谢祖墀博士就跨国公司如何把握变化中的中国机会,提了五个问题:如何获得所需的当地知识,从而打开中国各线城市的市场?管理者如何获得工作所需的切身经验?企业应如何培养所需能力,从而应对市场

第7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第二章 面对危机的中国  9500亿元,财政赤字的底限在哪里  雅各布?布克哈特在《论历史和历史人物评价》中指出,“国家因政治的、战争的以及其他更高的理想和‘进步’而招致债务。…

危机与机会 第8节: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目录(6)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①为什么要到马克思那里寻找金融危机的答案?/159  ②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来理解这次金融危机?/160  ③如何将1929~1933年金融危机与这次金融危机进行比较?/163  ④本次金融危机的前景

危机与机会 第7节: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目录(5)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①改革开放30年,我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125  ②怎样看待飞升的房价与摇摆的工资?/126  ③这次危机的主要矛盾是什么?/127  ④如何打破经济增长魔咒?/129  第十三章 如何从民生角度

声明:《和谐拯救危机全集 拯救金融危机的“中国机会” 更需要智慧》为网友箜港巷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