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心中的珍珠作文 还会有人重新拾起理想



     我是在上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我的青春就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时候我也会感到迷惑:80年代到底是客观上的、真正的黄金年代,还是由于我们对自己的青春怀有极大的眷恋,才会在主观上认为它是最美好的年代呢?不过我周围的很多朋友都认为,80年代是最后的大师年代,最后的灿烂年代。

  从大的方面来看,我觉得80年代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最后的昂扬向上的年代,从那之后其实一直都在走下坡路。各个国家人民的那种士气和向前冲的那种劲头都在下降、消沉,现在都快跌到了谷底,缺乏大师的激励,加上连续的金融危机,就像海面上没有了灯塔,令大家感到迷茫。

  今天的中美两国,都再也没有80年代那种高昂的士气了。为什么呢?美国人民曾经坚信自己的国家、政治制度和自由民主平等的精神是世界上最好的,由此他们坚信自己的政府,坚信自己的议会,坚信自己的军队。但是到60乃至70年代的时候,美国陷入了立国以来最大的危机—越南战争中。越战的失利导致美国国内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抗议浪潮。曾经那么热爱军队的美国人居然开始烧兵役证,拒绝服役,连退役的老兵也受到了侮辱,这在美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那个时代的很多美国电影也可以称得上是大师年代的电影,比如《生于七月四日》《猎鹿人》《现代启示录》,从中都可以看到当时美国社会那种非常失落的情绪。

  那个时候的口号就叫“要做爱,不要作战”,而各种大师在这方面率先作出了示范。伟大的约翰·列侬脱光了衣服和他的艺术家老婆洋子在床上接受采访。在同一时期的中国内地,大家都知道在70年代前后发生了什么—“文化大革命”,而台湾的70年代也是戒严时期。所以整个70年代,世界范围内都处在一种动荡的革命和变革中,并陷在这种变革带来的失落和无力感里面。

  80年代也涌现出了侯孝贤、杨德昌、罗大佑等一批在解冻时期单枪匹马和社会现存秩序进行战斗的艺术大师。我们在80年代度过了我们的青春,这是非常幸福的。看着那么多欧美大师、华语大师的电影,听着我们的崔健、罗大佑。那时的小说界更是大师辈出,王朔每出一本书都洛阳纸贵,而苏童、余华、莫言、张贤亮等这些人,我们回过头来看,都应该当之无愧被称作伟大的作家。

  现在的人可能无法理解当时我们的那种心情—在我们还穿着的确良裤子,穿着棉鞋,家里只有黑白电视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迈克尔·杰克逊,当时我们真的疯掉了!我们还看到了麦当娜,看到了U2,看到了GunsN‘Roses(枪炮与玫瑰)乐队。

  所以我觉得我们是最幸福的一代人,我们正好成长在80年代。在我十几岁、二十岁正在形成自己世界观的时候,海面上全是灯塔,海面全部被照亮。为什么人家管我们这一代人叫“有理想的一代人”?不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基因里有什么理想,而是因为我们成长在一批理想主义大师光芒的照耀下,我们的海面都被灯塔照亮了,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去哪儿,即使后来灯塔都熄灭了,海上一片漆黑,我们也基本知道要朝哪个方向去。后来虽然可能在路上沾染了很多灰尘、泥土,也会被商业所左右,但是大方向不会错。所以你看看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人,不管他们今天是商业巨头也好,还是成为其他的什么也好,他们自己心里还是有理想的。

  所以讲到80年代,就要向这些大师致敬,是他们重新塑造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在上个世纪最主要的一些事情很多都发生在80年代,比如苏联的解体,东欧的演变,冷战的结束。

  在80年代之前的那个时代叫冷战时代,年轻一代可能不了解那个时代。那时候全世界人民每天都准备打着雨伞顶原子弹,冷战中的双方都有上万颗原子弹对准对方,随时随地一个按钮摁下去,地球就会毁灭。80年代冷战终于结束了,大师们唤醒了在六七十年代已经被摧毁的各个国家的那些精神,重新拾回了信仰。但是那些大师没有想到,重新拾回的信仰和重新建立起来的理想,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之后,在各个国家重又沦丧得一塌糊涂,包括美国。

  今天的美国暮气沉沉,在街上很少看到有人欢笑,甚至有很多美国人跟我讲:“我羡慕你们(中国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觉得希望比自由更珍贵。他们只是觉得,我们中国人每个人都怀着有一个更大的房子、有一辆更好的车的那种希望,在美国已经很少有人有了,美国人担心的是会不会失业,想着要把还没还完贷款的房子保住。

  失落来得如此之快,这是没有人能想到的。可能也是由于80年代的光芒太耀眼,所以它的熄灭来得这么迅速。但是我坚信还会有有大师的年代,还会有一批大师站出来,重新拾起信仰、理想—所有这些美好的词,将一扫诸如“就为了买个房活一生”之类平庸的价值观,让人类再度向前走。

  世界各国的年轻人都在怎么活

  据统计,城市居民拥有产权房比率最高的是美国,为68%,英国为56%,欧洲其他国家为30%到50%之间。社会中,一个比较合理的结构是:30%的人买房住,70%的人租房住。

  比利时:年轻人爱啃老

  比利时房价很高,许多人都是在35岁之后才开始考虑买房。成年孩子与父母住一起的现象在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比较普遍。巴塞罗那市中心的公寓房,每平方米售价在6000欧元左右,一套100平方米房子需要60万欧元,这相当于一个新就业年轻人年收入的30多倍。

  在瑞典、芬兰、荷兰等国,福利部门根据年轻人的收入情况提供一定的住房补助,鼓励年轻人独立居住。如果住在父母家,也往往会支付房租。

  美国:购房不靠父母

 拾起心中的珍珠作文 还会有人重新拾起理想
  美国的年轻人与中国最近似,52%的首次购房者年龄在31岁,不过美国人平均21岁工作,26岁结婚。超过一半的美国人选择在工作10年、结婚5年以后才买房子。美国年轻人买房,大多不依靠父母,直接从银行贷款。全美有70%的房屋是贷款购买的,其中有大约40%是零首付。

  大多数美国年轻人从上大学起就在外租房,毕业后也不愿与父母一起住。坚持买房的年轻人主要有三类:一是外国移民,购买房产能够使他们获得安定感,赢得社会尊重;二是收入较高、较稳定的中产阶级;三是一些秉持传统观念的美国人,他们把拥有房产看作个人最大的财富。

  法国:年轻人不买房热衷走四方

  巴黎房地产中介张贴的广告中,90%以上是租房广告,房屋买卖的信息零零星星,这种趋势还在向法国其他地区蔓延。

  法国年轻人对买房子没有热情,除了房价过高之外,法国年轻人大多潇洒随兴,可能突然离开法国到别的国家去,可能一时兴起辞掉高薪工作。对于想趁着年轻到世界各地多走走的年轻人来说,高额的购房贷款无疑是一种约束。

  德国:77%的年轻人在租房

  德国房价一直较低,每平方米均价在1000至1500欧元,且供应量充足。但德国77%的年轻人家庭仍然是租房族。

  年轻人作为社会的“贫穷一族”,政府必须为他们提供住房,并在面积大小、房屋设施和租金等方面为他们量身订做,满足需求。德国近些年来经济不景气,也影响了人们对于建房或购房等长远规划的信心。德国月租金很低,每平方米仅为5欧元。租房的人不仅有年轻人,也有名流。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是租房一族。在有了一定的积蓄后,超过一半的年轻人也会考虑买房,他们有两种选择:自己建房或者购房。德国人开始购房或建房时的平均年龄为42岁,这在欧美发达国家相当低。

  日本:租房,或者住集体宿舍

  日本的大公司或者政府机关都为自己的职员提供住宿设施,这种设施在日本被称为“社员寮”。这些“寮”属于集体福利,价格要比一般民间租赁便宜。很多年轻人需要艰苦奋斗10年左右,才攒下购房需要的首付。

  一般来说,日本年轻人购房不会向父母要钱,用父母的资金购房手续比较繁杂,同时还要交付“赠与税”,因此大家尽量避免用父母的钱买房子。另外,日本的年轻人独立意识较强,一般结婚之后就尽量不依靠家里,只要自己能够做到就不会依赖父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7985.html

更多阅读

《我心中的那一份美丽》--六年级暑假作文 我心中美丽的贾汪

《我心中的那一份美丽》-- 六年级暑假作文暑假作文要求:我心中的那 美丽,是许多人追求的东西,但很多人看到美丽的东西后,总觉得“这不够美”。但我知道一个地方,再也没有什么比那更美。那里的天空,湛蓝的天空,无垠的天空。它尤(犹)如一片被画

我心中的英雄作文|我心中的英雄作文350字 我心中的英雄作文开头

英雄,是伟大的,英雄,是令人骄傲的,英雄,是让我敬佩的!从古至今,有多少英雄走进我的记忆:烈火烧身而不动摇的邱少云,两弹元勋邓稼先,航天飞人杨利伟……英雄,是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是让我钦佩的人。而我心中的英雄不是那些有伟大功绩的人,是那些

心中的那一片海 心中的那片海作文初中

心中的那一片海一种心境,一种快乐,一种欣慰,一种幸福,交替在涛声中,碰撞的瞬间,撞击着心灵深处的柔情和感动,有时候一曲音乐,就能让人有流泪的心情,一种感动,就会让人有一种想倾诉的冲动,键盘的冷硬,隐藏不了内心的温暖,起伏的波涛声,更带不走记忆

星星之作,心中的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文

《心中的杰》歌词:旁白:“张杰, 是北斗星空中的奇迹。相信有星星的陪伴,你一定会是最闪亮的。”因为你,生活拥有了意义因为你,追逐拥有了勇气因为你,星星走到了一起因为你,北斗星空充满了魅力我知道,音乐是你的生命我知道,星星是你的鼓

我心中的语文课 我心中的语文课作文

我以中的语文课,可有十六个字概括,即“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一、 书声琅琅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牲。这是我国传统阅读教学的宝贵经验。“熟读精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了读在理解中的重要性;“熟读唐

声明:《拾起心中的珍珠作文 还会有人重新拾起理想》为网友梦太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