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让你企业的“设计部门”发挥最大作用?对众多面临困境的中小企业来说,最容易学习的企业在哪里?我们选了四家“非著名”企业:小家电生产商东菱,产品90%以上出口,为了设计出美国人喜欢的早餐设备,其设计师竟跑到客户家看他们吃早餐;毅昌推出产品的速度是外国同行的几倍,为了支撑工业设计,它建立了一整套生产链条;而设计公司洛可可,在逆市中大举收购工业企业的设计部门;东莞市政府为寻找新的中国制造模式,专门成立华南工业设计院,它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东菱:零距离观察用户,观察对手
“国内工业设计做得好的企业有哪些?”在被记者问及这个问题时,很多专家和业内人士都会推荐东菱(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企业因为一条“4美元+3美元=12美元”的公式而在业内被反复提及。
东菱位于广东顺德,专门生产咖啡壶、多士炉、电烫斗等小家电,其90%以上的产品都出口到海外,年收入几十亿元人民币。
由于很早就确立了用工业设计引导企业升级的思路,东菱从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到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的转型比较成功。东菱的设计总监廖志文坦陈,金融危机使东菱接到的订单减少了10%-20%,但与同行的“50%以上甚至停产”相比,“算是已经很好了”。
在美国人家里观察他们吃早餐
东菱曾向美国的品牌商供应4美元的多士炉(一种烘烤面包的设备)和3美元的煮蛋机,这是美国人早餐必需的两件设备。2005年,东菱竟把这两件设备整合成一件,并把价格提升到12美元,多增加了5美元的收入,创造出“4+3=12”的产品增值公式。而美国人也很买账,这件小设备到2007年的订单已经超过700万台,一家美国公司买断了它在美国的销售权。
为什么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创意,能使产品的价值大幅提升,并赢得用户的肯定呢?
事实上,这个创意来得并不简单,它是东菱的设计人员零距离观察客户的结果。廖志文告诉记者:“当时我们在客户家里住了几天,看他们怎么吃早餐”,“在芝加哥展览期间住在酒店,也看别人怎么吃”,研究美国人的饮食习惯。
同时,东菱在美国的客户也调查发现,美国人最爱吃的早餐是三明治,喜欢把面包烤完后,夹点肉或者鸡蛋,“跟我们观察的一样”。
于是有了12美元的早餐机的诞生,“连客户都没想到它卖得这么好”。
从OEM转向ODM,走了好几步
据廖志文介绍,东菱最早也是做OEM的,但最后不得不一步步转向ODM.
东菱在1995年前后取得出口权,刚开始的几年,只是给别人贴牌生产,没有自己的产品。由于当时小家电行业起步不久,做OEM的“日子过得非常滋润”。当时是由销售商提供设计,东菱贴牌生产。
不过,一次由于侵权电热水壶生产,东菱收到一家荷兰企业的律师函。没有自主设计造成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此后,由于小家电门槛低,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家要抢单,最常用的手段就是降价,你卖8块,我卖7块”,“你不做,有大把的人做”,利润由原来的十几个点降到后来的两个点都不到,“没法生存”。
2000年,东菱的董事长郭建刚认识到,企业要从OEM过渡到ODM,工业设计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他开始将产品的设计外包给一些设计公司。不过,那个时候的产品设计,只是换个外形,但这样就有大量客户来买。然而,产品外包给设计公司的弊端也很快显现,这些设计公司同时做几家同类企业的设计,造成这些企业的产品像“孪生兄弟”,非常尴尬。同时小家电设计要很快,甚至两三天就要完成,并要对海外用户市场很了解,这些也不是设计公司能满足的。
2001年,郭建刚三下深圳,聘请在一家台资企业担任设计师的廖志文,并组建工业设计中心。东菱依靠自主设计大赚钱。
不过,好景不长,“外形设计”这样的模式太过简单,仍然很容易被人模仿,2004年利润逐步萎缩。这个时候,东菱开始在创新、材质、产品功能、安全性等方面寻求突破,比如在豆浆机上加一个水龙头,并随时注意申请专利保护。“这是很多企业模仿不了的,因为企业必须要有一套现行的机制,还要有一帮人研究现有的产品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的。”廖志文对记者说。
用独特产品,挑战品牌强势的对手
尽管有90%以上的产品出口,东菱依然希望在国内市场有所作为。
由于东菱在国内的知名度不高,想像“美的”那样,依靠品牌来销售是行不通的。“我们唯一的途径,是依靠独特的产品来带动品牌。”廖志文说。
东菱的“水果豆浆机”是一件比较成功的产品。由于“九阳”在豆浆机方面做得非常强大,在国内一年的销售量超过1000万台,一些企业也想打进这一市场,但由于做的东西跟九阳没有分别,始终没法进入这一市场。
廖志文于是带领他的设计团队,跑了国内的很多商场,近距离研究九阳的销售方式,发现九阳的销售做得非常好,“每个店一定有人示范,作用非常明显。”“不但卖豆浆机,甚至宣传一种文化。”同时,廖志文的团队还买来一批九阳豆浆机进行研究。从中找出九阳做得不足的地方,并加以改进。2008年5月推出了功能更好的产品,到去年年底,这件产品卖出了40万台。廖志文预计这件产品今年的销量能翻一番。
但这种用单一产品带动品牌的策略,是否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呢?廖志文说:“这也需要时间来检验。”
本报记者 朱相亭
毅昌:出货速度如何比别人快几倍?
也许你对“毅昌”这个词很陌生,但也许这家公司生产的产品你早已用过。毅昌(全称“广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设计、生产家电产品外观结构件的公司。其客户有200多家,遍布国内国际。
整个链条保证出货速度
同国外公司相比,毅昌的开发时间和费用都只有几分之一。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毅昌生产的“E-time欢乐时光液晶电视”,该产品曾获得过2008年度中国创新设计大奖(红棉奖)中的“至尊奖”。毅昌设计总监谢金成告诉记者,这款产品“从听取客户的想法开始,到最后产品的上市,整个项目只花了3个月时间,而国外公司一般需要至少一年时间。”而这款产品目前的销售状况,也是“基本上做多少,卖多少”。
为什么毅昌能保证有这么快的出货速度?因为这是一家典型的以工业设计带动产业发展的企业,尤其重要的是,它拥有一条从“设计-模具-注塑-喷涂-预装”的一条龙服务生产线。毅昌在全国的5大生产基地,可以实现产品全国范围的迅速配送,为客户赢取市场提供时间保证。
谢金成认为,“工业设计能力强固然很重要,但如果链条上的其他环节的能力不强的话,这个链条是拉不动的。”所以毅昌不光做前端开发设计,还建立了后端的模具制造和产品生产线。“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客户不必独立地去先找设计公司做设计,然后再找模具厂和加工厂,因为这样很麻烦,模具厂会说设计做得差,设计公司又说模具厂做得差,这样做出来的产品,会耗去客户大量时间。”
积极引导企业,而非被动生产
除了在速度上保持领先以外,毅昌同一般的代工企业的“客户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想法不同,它总是在积极地引导客户。谢金成强调,“我们跟代加工型企业有很大的区别。”如果发现新技术、新工艺,“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客户,建议他们把这些运用到他们的新产品上,从而获得更好的附加价值和市场效应。”“客户跟我们在一起,能看到很多未来的东西。”
毅昌董事长冼燃向记者打了个比喻:“电子产品外观结构件何尝不是时装?”“只是这个时装不是布料,而是塑料。我们就是要想办法为各类家电、汽车企业提供各类时尚性的东西。”“不仅仅为客户提供一张效果图,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电子产品更新时装。”
毅昌的发展理念,也许跟冼燃在创办毅昌之前,就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工业设计师有关。上世纪90年代初,冼燃在康佳担任总设计师时,他设计的“彩霸”系列电视机就曾风靡全国。
后来创办毅昌,冼燃对工业设计同样表现出了相当的重视。“从创办到现在,我们一直都没有经历过大的转型,一直在工业设计领域发展,我们从事的是现代服务业,我们的目标就是为大型工业企业提供顶尖的设计和创新服务。”冼燃说。本报记者朱相亭
他山之石
苹果:设计也是一种商业模式
著名工业设计师阿米特(GadiAmit)说:“苹果伟大的贡献在于它证明你能通过贩卖情感而成为亿万富翁,证明设计也是一种有效的商业模式。”
曾在苹果担任高级技术部副总的诺曼认为,苹果公司设计方面成功的关键在于,创始人乔布斯在团队中引入了凝聚力和纪律观念。对于一个新的产品设计理念,需要提供三份评价文件:一份市场开发文件、一份工程设计文件以及一份用户体验文件。苹果通过市场调查,可以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通过工程设计,可以探究能做什么;通过用户体验,可以发现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和偏好。
如果这三个文件被执行委员会评价并认可,设计组就会得到一笔预算,并将指定项目负责人。自此开始,项目团队就致力于扩展这三个评价文件,追加如何实现市场开发、工程设计和用户体验方面的具体要求,考虑发布日期、广告周期、定价细节等等。项目进行过程中,团队的工作进展还需要不断地被评价。
苹果团队并不像其他公司那样只是一个聚集创造力的设计圈子。他们与工程师、市场营销人员,甚至远在亚洲的外围制造商都有密切的接触。他们不只是单纯的造型设计师,还是使用新材料和革新生产流程的领导者。设计小组能想出办法在iPod白色或黑色的内核上覆盖一层透明的塑料以增加材质的纵深感,却仍旧能在很短时间内将每个零件组装起来。
本报记者 王梅丽 摘录整合
洛可可:“定制”灵感
洛可可,这家没有“艺术气息”的设计公司,已经创造了数十亿元的产品价值,并成为了国际工业设计大奖的常客。
洛可可工业设计公司的创始人贾伟认为,要做一家可持续发展的工业设计公司,应该走相对标准化、透明化、企业化和规模化的路线。
设计也可“流水线作业”?
在洛可可,设计师从来不缺乏灵感。贾伟把“设计”当成一项透明、可以量化的工作,他的团队在2005年制定出了一套控管流程,把设计当成流水线作业。
这种灵感“流水线作业”的第一步,是设计“项目化管理”。洛可可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的形式,让项目经理全程管理项目,包括项目的成本、时间、质量、人员等。项目经理跟客户沟通产品设计理念、进度以及市场,向公司汇报项目进展,同时跟设计师密切联系,保证设计的质量。
贾伟说:“把设计项目化,有利于流程的标准化、统一化和高质量。像英国著名设计公司福斯特,甚至打印一张图纸都要放在项目成本里。”经此流程作业处理,设计师只是这个项目中的一个环节,设计公司对设计师的灵感依赖大大减弱。
第二步是“头脑风暴”。在“头脑风暴会”上,设计师沟通调研结果,由一个主设计师提交设计方案,列席设计师有其他产品组的———以提供更开阔的思路和更多灵感。同时列席的往往还会有构造师、材料师,他们负责对设计人员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
在头脑风暴后,项目团队就根据确立的设计思路按部就班地工作。洛可可形成了从设计调研、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到外观模型、功能模型、模具设计开发、样件试制等全方位的专业化设计服务体系。
与其他设计公司设计师占公司人员80%-90%的高比例相比,洛可可公司是设计师和其他服务团队各一半。贾伟表示,洛可可在设计上采用项目管理,在公司管理上则运用目标管理,就是让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公司有总目标、个人有目标、部门有目标,大家都有目标,从而做事明确。
灵感来自研发
从国外顶级设计公司如德国青蛙、美国IDEO等公司的设计理念来看,工业设计并非光靠设计师的灵感给产品穿件好看的外衣,而是要让产品跟人们的生活相融合,并引领潮流。
贾伟认为,工业设计要考虑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方便性、生产的成本、涉及的工艺、使用者的心理感受等,研发中心的作用至关重要。
比如洛可可与超思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微型心电检测仪,根据研发中心的建议,在设计中融入了人体工程学知识,使用时,手臂与身体形成固定姿势,从而避免了错误操作。这款被命名为Touch的产品,让超思很快收到了几万台的订单。该项设计也为洛可可一举拿下了2007年的德国红点设计奖和国内的创新设计红星奖两项大奖。
事实上,当工业设计公司的研发能力足够强大之时,设计就变成技术活了,不再只靠灵感。
据介绍,洛可可在接到项目后,其研发中心会先了解客户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理念,分析以往、现在、未来的企业文化都是什么样的;公司的总体风格、色调如何,走什么样的路线。研发中心定位这种风格,在此风格上树立一种全新的面貌,而这种全新面貌也要延续企业文化。
用“年度协议”锁住客户
设计业内流行“三单拜拜”:设计公司接到客户的第一单时竭尽全力,成绩斐然;第二单则现疲态,设计差强人意;到了第三单,设计师江郎才尽,于是双方合作终止。设计公司少有长期系统为客户服务。
洛可可希望改变这样的状况。它争取跟客户签订“年度协议”,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在协议期里,让客户把一系列的产品都交由洛可可设计。洛可可有专门的设计团队、评审队伍负责该公司的设计,建立专项记录,把一切流程都体系化———相当于为这个公司成立设计部门。目前洛可可已经有10余家年度协议客户,这些客户为洛可可贡献了70%的营业额。
从这一点上来看,一些公司的设计部门完全可以外包给洛可可。而洛可可也表示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将收购一些公司的设计部门以壮大自己的设计团队,把设计领域扩展到更多的行业。
本报记者 王梅丽
华南设计院:东莞巧借“设计”功力,击破“代工”困局
“东莞制造”是“中国制造”的主力军,然而,以加工为主的东莞制造模式越来越难走,在金融危机下,东莞大批企业倒闭。东莞政府正寻找新的制造模式,而“工业设计”是重要环节。
东莞市政府出资1500万,联合广东工业大学,于2006年成立了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它坐落于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
该院院长杨向东,曾是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他希望能培育东莞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教他们如何利用工业设计完成产业升级,摆脱目前的困境。“东莞企业这么多,总是做加工不行,手里必须有核心技术,有终端产品,我们来的目的,就是让产品成为一个成熟的产品,有更好的外观、更好的人机互动关系,在市场上有竞争力。”杨向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东莞星火机电设备公司,它出资2.5万元,请华南设计院为其一款发电机做外形设计,结果原本没有外壳的祼机,华南设计院加上了绿色的包装外壳后,不仅变成漂亮的“艺术品”,而且改善了发电机内部的结构和功能,这个产品的订单很快增加了五倍。每台发电机售2万元,这笔设计费只需卖一台发电机就能赚回来。
华南工业设计院目前的工作主要是两件:一是跟当地企业合作,设计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二是宣讲工业设计,引导企业认识其重要性。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现在效果如何呢?
“目前设计院的客户以东莞的企业为主,也包括珠三角地区甚至外省的企业。但是还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外地企业、外资企业,来找我们开发的意愿挺大,但东莞还只有部分企业有这些意识。”杨向东说。
对于设计院自身的生存状态,杨向东说:“我们现在是微利经营,基本能自负盈亏。企业把我们的设计拿回去,他生产得好,这也是我们的成绩。”
“我们做的工作包括到各个地区宣讲工业设计,并举办巡回展览;请各乡镇的领导到我们这里参观,讲工业设计的好处,讲很多案例,因为这些鲜活的东西更能说明问题。”杨向东有些无奈地说,“但要企业普遍认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还需要时间。”
就在记者采访华南设计院时,有好几家当地企业的老总找到杨向东,希望能跟华南设计院合作。
其中有一家深圳的企业,老板拿着一台利用“纳米电热膜技术”发热的热水壶,希望华南设计院帮他们设计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其合同上写着“将市场的需求导入中心,将中心的成果推向市场”。这种自主研发正是华南设计院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尽管有不少企业来此要求合作,但有些企业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仅仅依靠一家工业设计院的引导,除了让企业家的思想发生转变外,能否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变化?东莞政府除了每年投入10个亿的科技基金,是否能更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服务呢?有专家建议,应由政府科技部门盘点本地哪些企业及产品需升级换代,把科技基金拨给这些企业,用这笔来自政府的基金做设计费,由其和华南设计院联合开发新产品。也就是说,在当地企业的工业设计路上,政府应当主动引导。 本报记者 朱相亭
他山之石
IDEO:如何帮你设计最好卖的产品?
让客户扮演消费者
在全球设计界,IDEO的地位几乎无人能敌。它重新定义了设计的概念,不仅设计更酷的产品,而且营造更完美的消费体验;不仅给企业提供无穷的创意,而且帮助企业改变商业思维模式。
在IDEO,开始一项设计前,往往会由认知心理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等专家主导,与客户合作,共同了解消费者体验。
其技巧包括追踪使用者,用相机写日志,说出自己的故事等。之后,不同背景的专家进行“脑力激荡”,分析观察顾客所得的数据,并搜集灵感和创意。
IDEO总是要求客户参与“用户感受设计”的全过程,共同分析市场需求,找出解决方案。很多时候,客户还必须穿上消费者的行头,进行换位的角色扮演。
为了研究消费者的习惯,宝洁公司CEO被派去购物;为了改善供应链管理,卡夫食品的高管,被带到某大城市的交通控制中心,观看上百万辆汽车每天停下和发动的过程;沃纳科内衣公司的女性主管们,也曾穿梭于各大百货商场的内衣专柜里,亲自试穿,体会自家牌子的内衣销售为何落后于竞争对手。
由于客户公司全程参与,当设计完成时,客户已经清楚方案设计的原因以及应当怎样快速地完成改造,而不用再花费时间,来消化咨询顾问给出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IDEO创意流程
IDEO所依靠的绝对不只是创意和灵感,还包含更多科学的流程和纪律。IDEO认为,创意也是可以被管理、被流程化的。
CEO布朗认为,IDEO的创意流程主要有五个步骤:“观察”、“脑力激荡”、“快速制作原型”、“重复评估”、“改良原型和实际执行”。
除了前面提到的“观察”以外,“脑力激荡”是一个紧凑密集、搜集灵感和创意的过程,将观察人们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多多益善。
在此期间,不要动辄驳斥任何构想,而是以别人的构想为基础,再提出自己的意见:不要说“但是”,要说“还有”。
如果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那么在IDEO,一个原型胜过千张照片。因此“快速制作原型”不但是一种创新的语言,更是沟通与说服的工具。
IDEO使用的是一些价格便宜的模型制造工具。例如,用苹果计算机的iMovies来模仿消费者的经历,用廉价的纸板搭建检查室或试衣间。重要的是,原型越早失败,就会越早找出问题所在,成功的速度就越快。
随后,经过“重复评估”、“改良原型和实际执行”两个步骤,IDEO设计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最终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