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摩根士丹利辞职开始创业后,李松说世态炎凉最让他感慨。那时候常常安慰他的是美国有线电视CNN创办人泰德特纳自传里的一个情节:
CNN刚起步时,特纳去一家大电视公司谈合作。特纳之前做广告公司,已经是有名的亿万富翁了。对方有四个人,思来想去,觉得做这个合作对特纳的公司有好处,但对他们没什么利益,于是很不想做。这个时候,特纳突然“砰”一声跪在地板上,说:“我该亲吻谁的脚?”当时四个人全部惊呆了,他们说,我们只是在这家公司打工,这位老兄已经是亿万富翁了,这位有名的创业家为了做成这个生意居然跪在那里。后来他们硬是跟他做了一个实际上不应该发生的合作。其中一个人后来回忆说,特纳如今有这么大的成就,他一点都不惊讶。
这就是一个亿万富翁在创业后发生的变化。对于多数一只脚要从大公司迈出来,尝试创业的人来说,这可能有点难以想象,甚至有点极端,但对于已经在创业路上艰难摸爬的人,他们的反应可能会平和许多。
李松将特纳的故事总结为“这就是创始人和所谓职业经理人的差别”,李松的潜台词是不要再想着被人尊重那回事了,最重要的是放下自己。
2006年,捷赛厨电的创办人林志鹏有半个月的时间在家里反思,最后他总结出了五条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是,骄傲自大,操之过急;第二个则是“沉醉过去的光环中不能自拔”。林志鹏在创办捷赛厨电之前,是九阳小家电公司电磁炉产品经理,他曾经开创了九阳豆浆机10万台的区域销售量。2003年他离开九阳创业,第一年就陷在了亏损的泥潭里。
对于大公司的出走者来说,创业第一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关口,事业的转轨尚在其次,现实粉碎了你的热情,更要命的是大平台、旧身份的惯性、影子牢牢地控制着你,而这对于创业几乎是致命的。怀疑自己,甚至放弃是创二代第一年常常无法摆脱的困扰。
很多人说,第一年是创二代死亡的高发期。
你不再是你了
刚开始创业时,李松面临的尴尬是如何在各种聚会上说清楚自己的身份。他和四个伙伴共同创办了讯龙,一家无线增值服务公司。在这之前,他是摩根士丹利亚洲分公司的执行董事。
辞职之后,家住香港的李松像往常一样,在工作之余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这些聚会上的经历,时时在提醒着他的身份变化。
“最简单的是,你跑去跟人家交换名片,讲了半天人家听不懂你是干什么的。”李松说。香港是一个金融中心,在之前,他一说自己是摩根士丹利的,对方立刻会表现得很感兴趣、很热情,但是如今,人家对这位“讯龙公司董事长”关注度明显降低。
“交谈的时候,你发现对方的眼光是发散的,注意力不太集中,过了一会就会借口去拿个什么东西或者要去厕所,借故离开了。”李松说,“香港没有IT,你说你是做IT的,他会觉得你来路不明,还以为你是那种大学刚毕业、在一个拥挤的小屋里面搭了几个电脑的小公司。”到后来,妻子徐新向别人介绍他,不再提他的讯龙,直接说他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
这个心理落差让李松常常感觉到沮丧。
“有时候碰到一些比我们大一些的公司的负责人,跟你谈话可能是有点居高临下的。他不知道你也是打工出来的,不知道你以前的背景,他觉得你的公司可能在车房里面。”
特纳的故事常常鼓励他,“一个人能做到这种地步,这就是做创业人的特点。创业的人必须要丢开任何面子,不要太顾及自己的尊严。你就是个小公司,为了做成这个生意,死缠烂打,什么都不重要。”李松说,“所以你出来必须有一个心态:我现在就是从零开始,以前得到的什么尊重啊,全部把它忘了。”
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遗忘很难,尤其是忘掉曾经的光环。
2008年,陈平从经营了15年的宅急送出走,次年3月,50岁的他创办星晨急便,原来宅急送总裁变成了星晨急便董事长。一切从头开始,为了开拓客户,陈平要亲自上门拜访。
“以前在宅急送,都是客户找上门的,他们都想见我,有些人当年削尖脑袋想见我,我忙的时候都是让下面的总裁、副总裁去见。我离开北京到下面的分公司,他们都四处打听我的行踪。我去广州的时候,恨不得到机场去堵我,一下飞机就把我拉到宾馆里面去。现在我办星晨急便了,我去见他们,都跑了。”陈平说,现在反过来,他主动去见别人。“大部分客户还好,见面的时候还开开玩笑,说我们以前什么什么时候去你办公室,你都不见,你看现在,你到我们这儿来了吧。”
但其中有两个客户的态度,让陈平唏嘘不已。有一位陈平都到了对方的公司,对方也在,就是不见。另一位事先说好了要见面,结果陈平一去,对方竟然派了一个手下的部门经理接待。“以前他们做货运代理,都求我,因为我给他货发,现在我小了。”
陈平的助手对此气愤不已,陈平笑说:“这很正常,都是生意人,你过去有钱给别人赚,别人当然把你当神仙。现在你没钱给他赚,他肯定就瞧不起你。为什么要见你?”
“我说你千万不要说我们过去做多大,多么辉煌。这是过去了。就说现在,现在你就是一个还没有影响力的小公司。三年以后你再壮大了就没人敢小瞧你了,踏踏实实把今天做好,争取三年以后我们再做一个大公司出来。就是争这么一口气,其他的都没用。”
这话是对下属说的,也是陈平对自己说的。
惯性控制的自大狂
蒋宇飞的乐到家是一家在线销售手机的公司,如今经营得风生水起。现在已经创业成功的蒋宇飞在手机里面曾经写了一条短信,提醒自己:创业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即使这样,他还是犯了错误。
那一年,他投资200万元人民币自己创业。在这之前,他是电视购物业内名人,背背佳、好记星都是他的手笔,他担任副总裁的橡果国际那一年作为第一家电视购物公司在美国上市,风头强劲。
新公司在位于北京CBD的万达广场成立了,蒋宇飞光会议室里的桌椅就花了8万块,他的老板椅,跟橡果国际的一模一样。办公面积1000多平方米,因为他觉得公司会快速地发展,但始料不及的是后来就一直没坐满过人。
蒋宇飞做的是一个卖服装的网站。2007年,PPG火遍全中国,擅长营销和市场研究的他决定也试一把。“其实在PPG很火的时候,我就知道它不行。我在没有产品之前就做了一个实验,做了一个几乎和它一模一样的广告,在《武汉晚报》打了一期,发现进项不行,我就知道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模式。”在决定做那个服装网站时,他隐约觉得可能没那么顺利,但当时PPG的光环太大了,他自己也确信PPG都能成,我有什么理由会不成呢。他的钱很不理智地“全投进去了”。
之所以要做那个公司,蒋宇飞在当时给了自己两个理由。
第一,他认为PPG并不是互联网营销,只是平面报纸营销。自己对平面媒体的运作远远超过了PPG,包括对手凡客诚品。“在中国打报纸广告没有一个人打得过我,包括史玉柱。好记星打了4万多条,我太有经验了。”
第二,蒋宇飞了解以DM模式销售日用品的麦考林公司,经营业绩很好,他想结合麦考林模式,自己创造一种麦考林+PPG的销售模式。
这两个理由看起来太具有说服力了,但是创业以后,服装网站一直亏损,他固执地继续追加投资,一直追加到一千多万,仍然没有起色。最后不得已,他把公司卖掉了,前前后后亏损了1200万人民币。在公司经营不下去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公司要投资,蒋宇飞冷静地拒绝了。
“我当时跟对方说,你不要投我了,我自己也没有看清楚。因为我知道快完蛋了,我要钱没有意义,要了钱我也活不下去。”蒋宇飞把这次失败归结于自己内心膨胀,不懂服装工艺,结果走了麦城。
“这个投资的损失虽然是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但也超过了我的预算,后来不断的追加使我很难受。”那段经历让他很受挫折,“说实在话,你做得差,别人就瞧不起你,但这个很正常,我一两天就想明白了。我跟老婆讲,这个创业失败真难受啊,但是我要好好享受和珍惜这种失败。我相信它很短暂,所以我要好好享受这短暂的时光。”
“实际上这种膨胀的心态很多人都会有。”蒋宇飞说,他的朋友孙陶然如今做便利支付,现在很成功,但2000年从商务通辞职出来时,心态上也是同样的。
刚刚出来创业时孙陶然很有使命感,总想着干点有意义的事,不是单纯挣钱。蒋宇飞说这是刚开始创业时的大忌,那一年孙陶然创办的乾坤科技很不顺利,最后把公司的一部分股权卖了出去。
常常怀疑自己
“风暴中需要坚持,挺住了就有了名气。”2009年元旦,林志鹏写博客这样鼓励自己。在经历了最初的失败,他的捷赛厨电已经走过五年多,终于慢慢立住脚了。
或者陈平要痛恨自己出来得太晚,2009年他才刚刚开始。今年3月份创办星晨急便,陈平的公司已经运作了4个多月,正是最煎熬时期。7月份,星晨急便的网点建设、客户数量,包括现金流,包括成本控制,所有平台都搭好了,但是收入指标没有达到预定的计划,市场没有达到预期。陈平“感觉到一下压力很大,突然感觉到创业很艰难” 。
那段时间事故接连发生,星晨急便的一辆汽车因为短路自燃了,一位高层妻子本来有病,而他因为劳累得病住院要手术,还有一位亲人去世,所有这一切,让陈平陷入了一种深度的煎熬。
“我在宅急送创业了15年,从来没有感觉到创业的艰难,以前总觉得创业是一种乐趣,但是那一天突然感到创业真是太难了。这种难是说不清的一种苦涩。处处碰壁、处处不如意、处处有一些问题发生。屋漏偏遇连阴雨那种感觉。”
陈平说他有一天心情很不好,就想哭,“觉得自己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何必呀?当时宅急送多舒服呀?你不出来不就完了嘛,年薪几百万拿着,有什么过不去的呢。”
他现在要去吃大排挡,要自己扛着行李上下车,过去在宅急送,他每到下面分公司,一帮人围绕着他,东北分公司甚至为了迎接他还铺上红地毯……这种显著差别在李松那里也同样发生着。
“原来在摩根士丹利,我们低层职员出差都要坐头等舱,在北京肯定是住北京国际俱乐部,一天三顿饭都是在五星级酒店。” 在最开始创业的时候,李松首先面临着生活上的艰难调整,“前六个月比较痛苦”,出差要住一百多块钱一晚的宾馆、坐经济舱,有一段时间,他早晨从一百块钱的旅馆起床,会跑到五星级酒店去吃早饭。“现在你随便带我到哪里去吃我都可以了,都改过来了。”
对李松来讲,另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要开始学会低成本运作。
“跨国企业资源会比较好,因为你背后有一个巨大的品牌,但是自己创业,你要低成本运作,要用小钱办大事情,因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是那些大公司。”在最早做讯龙的时候,李松感觉自己从正规军变成了游击队。
“尤其是在做市场的时候,原来在大公司做市场的方式,是要花很多钱的。现在自己搞企业,那些套路根本不能用,你必须要搞游击队式的。你需要非常有创意,如果没有创意,按照大公司的方法,成本太高了,不可能做成。”
自己做公司,李松还改变了一个观念,以前在大公司,认为人都是有潜力的,只要本身能力强,没有经验没关系,可以培养。但是自己做公司之后,他发现这个规律只适合于大公司。
“小公司的问题是,你没有时间去培养他们,输不起。”李松说。如今,他习惯雇用两批人,有经验的占大多数,和没经验的互相搭档。
现在不论创业有多少艰难,李松基本上能内心坦然了。“创业是一条不归路,所以这是一个感性的事,理性的话怎么算都不合适。赚钱少,还辛苦。没有在大公司工作,反而没有包袱。很多大公司出来的创业者,会患得患失,碰到挫折就会想,我当初没有离开的话怎么样怎么样,我干嘛自讨苦吃。”
“原来我知道我做得很好,但不知道明天我离开后一个人到街上去,外面大雪纷飞,我能不能养活自己。”现在他再不用疑心这个答案了,当初创办的讯龙已经被新浪收购,他后来办了珍爱网和美思科技,如今,他又创办了一家名为嘀咕网的微博客网站。
“创业家这三个字,我觉得是令人自豪的,因为你是靠自己。你即便开个洗衣店,有三个员工,毕竟是你开创的公司,这是很值得骄傲的东西。不管赚了多少钱,你赚的每一分钱都是值得你投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