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面前人人平等,向新创业领袖学习高成长,更要密切关注和学习他们如何应付高风险
冬天的时候谁最冷?
中小企业从长三角到珠三角已经先冷透了,大的领袖企业如联想、万科也喊冷了,中型企业(20-100亿左右的规模),尤其是其中的新领军企业日子怎么样呢?
这是一个特殊的企业群。这个规模的企业,往往过了创业期,正处在快速扩张期,本来就自信满满;更特殊的是,其中很多企业是在近5-10年里的黄金增长期中创办成长起来的,有独特的被市场认可的新商业模式或技术;它们崛起背后往往有国际VC和PE的投资支持,而且很多在境外上市;它们的领导人,近几年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界的新一代领军人物,马云、牛根生、李彦宏、史玉柱、俞敏洪、李宁,这些名字在创业者群体中的影响,已经超过了第一代企业领袖。他们是创业者们的榜样。
但是,今年以来,“新领袖”们已经遇到了高速成长之后的第一次严重危机。从年初分众的“短信门”,到赛维的“库存门”,后来是汇源出售事件,牛奶事件又牵涉到蒙牛,阿里巴巴和百度在这一年里也分别碰到了上市后未曾遇过的烦心事。这些挑战,起因各不相同,但对公司的业绩和声誉都构成了巨大打击,自然也影响到了公司领导人如日中天的名声。
这些新领袖企业遇到的危机,其实和这次全球经济危机并没有直接关系,和大多数国内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也不太相同。他们的危机,来源于更深层次。据我们的特约分析师、长江商学院高级案例研究员蒋德嵩的研究,新领袖危机来自一个共同的资本结构,那个曾经塑造了新领袖企业崛起奇迹的独特资本结构——海外VC和PE基于3-6年在境外上市退出目标的大笔投资。资本是水,企业是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近10年来在华尔街异军突起、在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大放异彩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它追求短期高回报,能在平凡中发现和帮助有潜质的企业高速成长,因而也会在3-6年内获得几倍乃至几十倍的投资回报。但是,它也给创业家带来了快速追求高幅增长的压力和心理惯性。习惯了高增长的明星企业,在上市1-2年之后,在股权投资基金获利退出之后,很快会遇到“失重”、“失速”的群体困境,在高速成长期时被掩盖的市场、管理问题会集中爆发。
早在新领袖危机集中爆发之前,一位在前几年经历过转型危机的新领袖就私下和我说过:我是提前经历过了,现在那些还跳的高叫的响的,可要小心啊!半月前,在一次企业新企业领袖的小型内部聚会上,有人自嘲道:现在大家可都脱光了,谁也不要笑谁了,倒是那些现在还穿着衣服的显得好笑了。
新领袖的危机,应该引起崇尚新模式的创业家们思考一些深层次问题,比如高速成长与稳健管理的关系,企业领先后的行业责任问题,上市后的心理预期调整和危机管理问题,华尔街金融危机对海外投资基金的重新认识问题等等。
在这里,我想提醒广大创业家朋友:冬天面前人人平等,高成长必有高风险,向新创业领袖学习高成长,更要密切关注和学习他们如何应付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