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出选择 做出选择的那一年,我们33岁



     仰望这些领导人共同的起点,33岁,这是个巧合吗?或许是某种我们并不了解的任命规则?然而看了后面的跟贴,你会觉得更加不可思议:封新城33岁辞去了电台工作;刘春33岁离开了央视;牛文文33岁来到了《中国企业家》;我们的社长李佩钰33岁主持了《中国经营报》的改版;我们的主编王立鹏33岁创办了《商学院》杂志……看起来一个人的重大时刻全都与33岁有着联系,那一年所做出的选择也确乎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发展。可是为什么是33岁?难道这是一个神奇的数字?

  30到50岁之间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在这个时间段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将定义他的一生。走出校园,初入社会时,一个人的选择往往是听从长辈安排、参考各方建议,还有人干脆就是误打误撞地走进了一家企业,毕竟那是职业上的未成年阶段。待到了而立之年,如若再一次做出选择,就应是一个成年人的决定。33岁,作为一个人职业生涯上的18岁,在人生旅途中占据着十分性感的位置,像一条曼妙的分割线,总结过去,开启未来。

  33岁这个节骨眼,进可攻退可守,体内还残留着青春的尾巴和梦想,脑中也已有了多年摸爬滚打留下的经验;体验过职场上的人情冷暖、聚散离合,行业中也积攒起了足够的人脉;最重要的是还有身体、有存款、有时间,再往前往后都不会这样有资本。

  刘宛岚

  现任品途网首席执行官

  2005年,她33岁时扔掉了财务金饭碗,进了宜家。

  她说:向内心望一望,到外面闯一闯。

  “我在33岁之前的职业经历就是在大的外资企业里做职业经理人,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甚至有的时候上班花几个小时的时间忙完手上的工作就开始上网跟人神侃了。在外企做财务管理很安稳,晋升机会也不是很多,我没有会计师事务所的经验,也没有国内会计的专业资格,想去上市公司或其他内资企业也比较难。

  那时候我觉得生活停滞了,如果就这么继续下去的话,未来似乎很清楚,又好像很不清楚,我想我不会甘心这辈子就这么过完的。我就开始第一次和自己去对话,财务和内控工作真的是我喜欢做的事吗?在这事上我有激情吗?如果老板不安排工作我会自己主动积极地去挖掘吗?答案都是不。

  可问题是我又不是很清楚自己的潜能是什么,从小都是在忙着完成一个接一个被安排好的考试,为这些考试而学习。考ACCA时,更多的是考虑到这是一张含金量高的证书。虽然对我来说也是很有益的,但是未触动到我更深的地方。

  于是我向各种机会敞开,一些认识多年的猎头也在给我各种推荐,直到宜家在广州开店,我去面试并且成功应聘。那一次我对于工作的定义则从赚钱转变到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上面,从前我的心是朝向外的,现在是朝向内的。

  当时之所以选择进入宜家,是因为它为我打开了接触其他专业的机会。宜家是一个在职位上相对开放的公司,只要在共同的价值观之下,它为你提供各种尝试机会。这样我就可以从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入手,所以开始的时候我负责店里的运营,财务和内部控制是其中的一块,这可以用得上我之前的经验。在一段必要的过渡之后,我慢慢熟悉了宜家的体系,我就可以决定去做什么,要转去哪个方向。

  33岁不能算是人到中年,在传统行业里这还是一个很年轻的年龄,年轻对于我就意味着应该去闯一闯。但它的重要意义不在于转变工作,而在于一个人开始认清自己的内在需要,工作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是实现自己心愿的方式,要为人生而工作,不要为工作而工作。对有的人来说,生命在于折腾,而对另一些人来说,生命在于淡泊,都是很好的选择。”

  尹飞

 如何做出选择 做出选择的那一年,我们33岁
  现任贷帮CEO

  2009年,33岁的他和朋友们成立了国内首个公益性P2P微额贷款网络平台贷帮网。

  他说:自我意识的觉醒让我去改变。

  “我的职业开端非常顺利,一直在一家很大的银行,做到了副行长秘书,这个级别相当于一个县的县长。按照经验,等到我做到40多岁,就可以去当个分行行长什么的了。看着挺不错,但其实这没有什么空间,一辈子基本上就这么过去了,我都能想到我未来会怎么过。那种工作没什么难度,写写文件,陪领导到处去应酬,换一个人也能做。

  人生是分阶段的,我30岁之前,都是看别人怎么做事,我学着做。别人升职我也升职,别人买房我也买房,别人入党我也入党,对事情没有判断。大概是从30岁,我忽然有了点独立意识,到那时我才真正能够想一想,我这一辈子要干些什么,怎么过,我认为20岁的时候是想不明白这些事的。

  孟加拉有位银行家叫尤努斯,有一年他和他创办的乡村银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那时我注意到这种小额金融贷款,非常有意思,原来银行还可以做公益。当时就下决心在中国做这个事情,这是我自己做出的一个决定,所以我30岁辞了职,准备了两三年,开始创业。

  为什么做这个事儿,我考量的标准就两条,一是要有技术含量,自己的专业背景能够用得上,不要浪费了;二是让自己觉得真的有意义,愿意为之奋斗。这样的工作才是适合的,我不是一个坐在办公室里写报告的人,本来擅长的是耍枪弄棍,硬要去舞文弄墨,不大可能干得痛快。

  至于为什么33岁去创业,我觉得这个年纪资源也有一些了,技术经验也没落伍,还有干劲,能拼一拼,是在走向成熟的阶段,适合创业。我本来就念佛,虽然不吃斋,但对物质的要求很低,再加上之前的工资又比较高,根本花不完。手有余粮,而且身后有退路,我选择创业是很安全的,但我知道我不会回去。

  我做的事情别人看来是自找苦吃,你找银行贷个三五百万试试,困难极了,小额贷它们根本就不愿意受理,因为它要换算成本,更别说农民每次只贷三五千,可想而知有多难。微额贷款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从一开始我就知道,我搭进去一辈子都不够用,但它值得,这才体现价值,要不然我做它干嘛。

  我创业头3年的总营业收入加在一起还不如辞职前的年薪,每一天都比从前更忙,但真是不知道要开心多少倍。事儿多也着急,可是着急有效果,能够解决问题。

  刚开始创业家里人都反对,但是这个事情只能听自己的,我努力劝导、宽慰,如果怎么样都不同意,我还是会坚持自己的,离婚也在所不惜,但好在抚慰最终取得成功了。男人嘛,做事情就甩开膀子干,不要瞻前顾后。既想实现自身价值干事业,又要老婆孩子热炕头;既要工作飞黄腾达,又要身强体壮,还要有其他的业余时间,哪有这么好的事儿?人生只能顾一头。”

  陈默

  现任市场传播与公关副总裁

  2013年,33岁离开了宝洁,加入到曾经在宝洁的老板陈力创立的iLife3公司。

  他说:这是释放激情的最佳时机。

  “之所以选择离开,与工作本身的好坏无关;与收获无关;与成就感的高低无关。在宝洁一切都很好,甚至就像有人曾经开玩笑说的那样,宝洁唯一不好的就在于,会让人失去换工作的想法。

  我的老板陈力离开的时候,我也很难过,很舍不得,但是几个月后再见到她的时候,看到她眼睛里有持续的光芒,看到她那么快乐地投入新的事业中,我忽然觉得她的选择是对的,这种激情似乎比先前的那些都重要,从那时我开始认真思考她对我的邀请。毕竟,和她相比,当初她更没有理由要离开宝洁,那么我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iLife3是一家关注生命科技与生命投资的公司,旨在提高人的健康状况,让人们拥有更高质量的生命。过去在宝洁的工作,是帮助世界和美化世界,现在的工作是在改变世界。并不能说哪个更有成就感,但我的真实感受就是,原来在宝洁的工作是一种日常态,而现在我可以常常保持持续的激情,这种状态很让我着迷,也是当初陈力眼里闪烁光芒的原因。

  为什么是33岁?

  首先,这个时候一般是大学毕业后,工作11年左右,曾经有人说过,只有工作到10年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而且中国人一向觉得整数很有意义,往往会在10年的时候,去回顾过去的积累的经验和挫折,认真思考。这样的结果,往往就是“求变”,以更加完善自己。

  其次,33岁应该说是一个人经验和体力双双达到峰值的开始。在这之前,体力有余但经验不足,等到了40岁,又会体力不足。因此,这个时期会是人比较平衡、没有短板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会在事业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最后,或许听上去有一些消极,但却是一针见血,33岁,是改变的最好机会,也是改变的最后机会。工作10年以后,在同样的岗位上,已经很难像之前一样有能力和职位上的快速提升,往往需要再等上几年,到工作十五六年的时候,才有下一轮的机会。但是到了那时候,年龄已经逼近40岁,自己的体力在走下坡路,生活也会更加复杂:父母的身体状况会每况愈下,需要你越来越多照顾和陪伴;孩子可能正上中学面对各种课外辅导班和升学压力……

  而对于工作的转变,一般来说,到新的公司或者新的岗位,在开始的比较长一段时间里,都只会更忙。那么,不难想象,让40岁的人,做比30多岁还要辛苦的工作,同时面对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的生活,一定会让人很心慌,“中年危机”感会来得更猛烈。

  当然,还有钱的问题,或者说“钱不是问题”使得33岁成为转变的最佳时机。在工作前几年,可能每次涨薪都会明显感觉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升,这也使得在那个阶段,会容易因为“钱”而盲目地换工作。但是到了33岁,工作10余年后,尤其是在外企做职业经理人多年后,财富积累让人不会再为薪水涨跌10%而心生波澜。工资只有一千块时,多出一百块钱会很激动,因为它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等到工资有一万块的时候,多出的一千块似乎也做不了太多事情。大概平稳的心态更能够遵从内心去选择。”

  关于33岁你应该知道的10件事

  1.33岁,是你为了工作付出最多的时候。大多数人一周有38小时待在办公室,超过半数的人经常要把工作带回家。

  2.33岁,人们普遍会迎来第一次中年危机,你开始怀疑从前的种种。

  3.33岁,女人外貌魅力到达峰值,之后开始下降。从那一刻,女性开始逐渐失去容颜上的吸引力。同时她要应付高阶工作、结婚与成家问题。

  4.33岁,男性的运动机能开始显著降低,大多数足球运动员选择在33岁退役。

  5.在英国的一项调查表明,33岁的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事业上、生活上的双重压力开始明显增加。其中有1/3的人说,他们每天平均只能睡5小时,而这个阶段要持续到55岁,压力才会减轻。

  6.村上春树33岁卖掉咖啡馆正式开始写作;伍尔夫33岁出版第一本小说。

  7.耶稣在33岁离开人间。

  8.在伊斯兰教里,天堂里人们的年龄永远都是33岁。

  9.汤姆·克鲁斯的3任妻子都在33岁与他离婚。

  10.33岁,你应该知道世界上充满缺憾,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有零有整的事情嘛,所以并没有第十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7957.html

更多阅读

荒山亮《你离开我的那一天》 在你离开那一天吉他

试听地址:http://www.sgting.com/play.php?sid=20840在路上行走,总有注定遇到的人会面对面错身而过,不能同行,只是因为我们都迷路了。《你离开我的那一天》我来到童话的边缘妳的笑容远在天边 被乌云遮掩故事里

那一年,这篇文章献给我最爱的那个女孩 初三那一年摸过的女孩

那一年  那一年,男孩15岁,刚上初中,还是一个乖乖的孩子。不会抽烟,不会喝酒,不会打架,不会和父母顶嘴。是父母的希望,老师的栋梁,祖国的花朵。  那一年,女孩也是15岁,但她还是小学生,她留了一级,很纯真,很可爱。  那一年,他们不认识彼此。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影评 那些年一起追女孩2

喜欢你,就像喜欢青春时的自己终于看了最近火爆到不行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电影院几乎清一色全是年轻人,大部分是学生,或者有些像我一样看似不老,实际上已经步入”后青春期”的观众。虽然年龄有些落差,但所有人的笑点和哭点出奇

那一年,我记得。 我记得

那一年,我记得。那一年,我们一起上课;那一年,我们一起逛街;那一年,我们一起逃课;那一年,我们一起偷吃东西;那一年,我们一起挨训;那一年,我们一起嬉闹;那一年,我们一起哭,;那一年,我们一起笑………;那一年有太多的美好回忆。因为高考的失意,我们在那一

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 仓央嘉措诗集经典句子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声明:《如何做出选择 做出选择的那一年,我们33岁》为网友音符不在迷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