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篇:全球思维下的大气与守拙
虽然一个是收缩防守,一个是击鼓进攻,但在华为和联想的眼里,有一点看法却是共同的:没有一个真正胸怀博大的企业不是放眼天下逐鹿世界的勇者。因此,全球视野一直是两个企业从一开始就制定的模式背景。然而,因为全球视野,攻防体系的不同却给他们烙上了迥然相异的印迹。
华为:深挖洞构建全球进攻体系
为什么提前多年筹备冬粮却依然捉襟见肘?为什么明知主营业务竞争惨烈利润微薄,却要放弃上升势头明显的金牛业务,持续为主营业务输血?
对华为而言,这样的追问或许会让人气馁。但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梳理这两个问题,翻检华为的成长履历,其痛苦而引以为豪的商业模式渐渐清晰起来。
2008年7月,为了进入巴西最大的移动运营商VIVO的手机采购名单,华为在3G数据卡电子招标中,以离岸价50美元的全球最低价中标——此前华为的最低价为60美元。华为这一报价不仅打破了其全球价格策略,也影响其2008年经营目标的实现。
在此,不得不提到同时华为著名的“压强原则”:“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极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在此原则指导下,低价格竞标成为华为最犀利的武器。
任正非深谙以攻为守的道理,面对随时会来的冬天,单守是守不住的,今天的利润率持续下滑即验证了这个道理。而只有打造最锐利的进攻武器,才能安然度危从而基业长青。
模式即体系,对通讯设备制造商华为而言,最强大的利矛体系,由强大的研发系统和坚忍的人才队伍构成。
制造业的根本在技术和人才。华为的垫子文化也好,“三高”(高效率、高压力、高工资)文化也好,都离不开这两个最基本的内核基因密码。
1998年,《华为基本法》明确规定每年持续以不低于销售额10%的资金投入研发,这使其专利申请至今保持着100%的年增长率。2005年,华为的全球专利已达8000多件。
员工方面,华为85%的员工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技术研究及开发人员占46%;市场营销和服务人员占33%;管理及其他人员占9%;生产人员占12%。而持续的配股计划,更把华为员工塑造成为高收入的典范。
1996年,心态开放的任正非已经把目光投向了全球化。在花费了数千万美元的咨询费之后,华为打破了此前以部门为管理结构的模式,转向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管理模式。随后,花了几年时间,进行了英国BT认证,到2005年,华为挤进了英国电信(BT)21世纪网络供货商名单。
在此过程中,华为一直在不停地调整与适应,甚至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为了对华为的全部流程实行再造,华为提出了“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方式,甚至公开喊出“要穿美国鞋,就必须削足适履”的口号,以表达了国际化的意志和决心。
对每个企业而言,暴利并非是企业生存的源泉。华为的技术与人才储备,也并非是出于追求暴利的考虑。相反,长期的技术与人才储备,不断进行的管理模式调整,目的是在于降低成本,提高对竞争对手的压强,增加自身的攻击力。利润率再下滑,只要没有变成负数,只要伴生着市场的高成长,天堂之路就是光明的。尽管华为的利润率降到了5%,但著名的戴尔公司,净利润也只有4.82%。
所以,在不断适应市场环境的痛苦磨砺之后,用高技术吸引用户,用低价打击对手的超级模式,成为以单兵见长的华为穷其一生磨砺的最锐利进攻武器,可以支撑其在国际市场上纵横驰骋无往而不利。
因此,尽管冬粮并不充盈,多年前就开始实施的冬粮储备计划出了岔子,但任正非相信,只要把握住了主业,华为的未来而不是现在,必然会有足够的冬粮,必然会迎来更长时期的春天。
虽然,华为的万年历里只有冬天一个季节。
联想:广积粮跑马世界牧场
如果说华为是在努力锻造最锐利的矛,那么联想则致力于构筑最坚硬的盾。
经历了无数攻击与诟病后,即使满目疮痍,联想却依然顽强地向世人展示其弥坚的骨骼。从最初的“贸工技”模式,到后来的并购IBM PC业务,再到全球“研产销”体系的全面建立,联想一直在努力构筑最顽强的企业工事,打造最能抵御风险的盾牌。
“联想不仅仅要熬过这个严冬,更要在这个冬天之后变得更强。” 2008年12月9日,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元庆用日益流利的英语向媒体如此表述。他与联想CEO阿梅里奥当日共同来到上海,领取《福布斯》杂志最新评出的2008年度商业人物奖。
在发布会上,杨元庆承认:“现在这个冬天非常严酷,并且春天也远未到来。”但他却反复强调联想目前的战略是正确有效的,即使在目前的经济危机、业绩下滑的情况下,联想仍然将继续做三件事:一,专注于核心业务,继续保持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二,继续投入新兴的有潜力的市场。三,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商业模式,为下一次复苏“磨好刀”。
在中国市场方面,联想目前仍是领头羊,其市场份额已增加了0.4至28.5个百分点。PC销量增速已连续13个季度超过市场平均水平。同时,联想将目光瞄准了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土耳其。“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PC行业的整合将会出现。”
对于未来5年内联想的前景,杨元庆雄心依旧:“首先,我们不但要加速发展,并要超过同行,成为业界领导者。其次,我们要更加实现国际化、多样化,并使联想的中心文化更加融合。”而国际化的方式包括吸引更多私募股权公司投资,邀请更多国际管理人才加盟。
今天的联想集团在杨元庆掌控下,非但没有显示出收购IBM PC业务的后遗症,反而越来越深得柳传志商业勇气与谋略之精髓,面对竞争,变得更加主动,国际品牌的气度开始显露无遗。
与欧洲PC商Packard Bell谈判交易,是一个突发新闻。它充分表露了联想在收购IBM PC业务初获成功之后,持续坚持着其海外发展战略。
借助资本腾挪力量,利用这一场难得的冬天进行持续的并购,在全球牧场跑马圈地打造全新的联想企业管理方阵,以阵形取胜的联想新模式已经渐次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