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打造品格的基础上,打造品牌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升华,这就是打造品位。
3.品牌的品位打造。品位是对文化的细化,否则文化定位与产品定位的错位就会损害甚至葬送一个产品的品牌。例如日本立邦漆“盘龙滑落”广告在我国掀起的轩然大波,就是一个极有说服力的案例。因此,消费者抛弃的产品,往往“出问题的不是商店货架上的实物,而是那个物品所代表的事物,是购买者心中想起的事物。”这就是产品所代表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是否适合消费者。这也说明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必须本土化,但本土化不能仅仅是形似,更要神似。要做到神似,最重要的是要把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熔化在企业的血液里,自觉和不自觉地落实在行动上,从而成为本土化跨国公司。只有如此,才能得到中国消费者的情感认同。
例如,星巴克在中国的成功营销,既使其避开了咖啡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冲突,又把自己打造成中国白领阶层的活动场所。来自品牌实验室的调查结果显示,星巴克进入中国短短7年间,已经成为中国大城市中25岁至40岁的白领最受欢迎的品牌之一。
通过在产品上附加文化建立品牌,实际上就是给产品增加了“人”的因素,建立起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纽带”.有了这种“情感纽带”,产品一旦出现不可抗拒的问题或事件,消费者都能够原谅你。得到消费者的“原谅”和“包容”应该是品牌的最高境界!因此,成功的品牌有的不是“商标”,而是“爱标”,是公司创造的感情上的忠诚。有了消费者的这种忠诚,就使品牌实现了对消费者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统治,从而达到了品牌价值所追求的忠诚度、信任度、追随度和持久度。
从以上品牌打造的层次分析中可以看出,打造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打造产品的差异化。这个产品的差异化是产品的技术差异化、质量差异化、功能差异化、文化差异化的统一,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差异化,都不可能引导企业走向成功。所以,中国企业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必须将差异化进行到底。
四、打造品牌要注意策略
打造品牌要耐得住寂寞,要适应中国国情打造“大品牌,低价格”的产品。
中国企业在打造品牌过程中,除了坚守差异化的核心理念外,在品牌打造的策略上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品牌打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美国品牌成为世界名牌用了约50年,欧洲和日本用了约40年,即便成长最快的韩国三星、LG等品牌也用了约20年。中国企业在进入过剩经济后才开始意识到品牌的价值,打造品牌的路才刚刚起步,这就要求我们要耐得住寂寞认真打造品牌。
2.品牌打造要适应中国国情。品牌产品定价的常规思维一般是大品牌、高价格,目标为高端人群,但这一许多世界大公司的成功定律在中国却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失灵,原因是中国消费者在国际消费示范带动下出现早熟,突出表现就是在人均收入2500美元的情况下就开始追求品牌,忠诚于品牌。甚至当没有足够的钱购买大品牌时,买一个假品牌都感到很高兴,充分体现了顾面子的消费理念。在大多数品牌追求者收入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大品牌、高价格”的品牌战略就会把消费主流群体抛在视野之外,锁定在狭窄的富豪收入群体,而富豪收入群体的消费通常又集中在国际大品牌上。这就给中国的企业家们提出了一道难题:消费者既要品牌,又要低价,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实现品牌与低价的合理组合。也就是说,要适应国情适时地从“大品牌、高价格”向“大品牌、低价格”转型,这应该是现阶段中国企业品牌的经营之道。
3.品牌打造不能偷懒。一些企业认为,打造一个品牌很不容易,花费了很多的心血和财力,因而往往倾向于把既有的品牌加以充分利用做品牌延伸。但是,品牌延伸不是任意的。从品牌涵盖范围的角度,可以把品牌分为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产业品牌。通常情况下,品牌的延伸,在产品品牌这个层面上,对同类但功能、文化等相互不矛盾的产品可以进行品牌延伸;在企业品牌这个层面上,可以借助企业已有的成功产品品牌对同类产品进行适度的品牌延伸。但在产业品牌这个层面上,由于消费者已经把品牌与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已有的产业品牌直接延伸到其他产业,就会对消费者造成认知的混乱,损害已有的产业品牌。
4.品牌打造要有定力。一个品牌一旦形成明确的定位,被消费者认同,就不要轻易改变,即使市场环境发生了某些变化,也不要把既有品牌进行彻底的改变。可口可乐在20世纪80年代与百事可乐的竞争中,曾为了追求新口味、新感觉而推出新可乐,但遭遇惨重的失败,不得不重新回归到老口味可乐。这说明,老品牌变脸,就怕丢了老客户却没有抓住新客户。一旦踏空,企业就惨了。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用一个新品牌可能都比改变老品牌要好。扩大市场占有率未必只一个品牌打天下。
5.品牌打造要有实力。品牌打造要有足够的实力做支撑,而且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以及消费者注意力的涣散,打造品牌的成本越来越高,这也是许多中小企业和没有实力的企业采取不做品牌战略的原因。据国际权威机构分析报告认为,创立一个全球性的品牌,几年前只需要数千万美元,现在仅媒体投入就至少需要2亿美元。1999年恒源祥无形资产是5000万元,但2002年的品牌维护费就是8000万元。董事长刘瑞旗说:“估计几年之后,我们的品牌维护费将增长到2亿元。”
6.实施有效的品牌保护。品牌价值是虚拟资产,这就决定了它的脆弱性。它会因媒体的诽谤、引起争议的事件甚至网上散布的谣言而失去光彩。这就需要企业在打造过程中给予品牌悉心呵护。此外,也要加强我国品牌的法律保护,特别是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下,中国品牌的国际保护也要给予足够重视,在这方面,我国企业还存在明显不足。例如我国许多知名企业的著名品牌在境外注册商标比率相当低。在调查的5个国家(地区)注册情况中,我国50个最著名的品牌商标未注册的比率高达53.2%,其中香港地区为44%,美国为46%,澳大利亚为50%,加拿大为54%,欧盟为76%.这使我国的许多知名商标在境外遭抢注,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