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外客户不下订单了,你的企业该怎么办?在中国企业大谈转型的背景下,我们先看看广东一家不锈钢餐具公司的做法。该公司以前的产品大量出口,做得非常好,但金融危机导致其订单大量减少。企业不得不转型,改做小家电,尽管还是利用原来的生产线,但由于认真研究了欧洲人的习惯,并重视设计,生产的“榨汁机”在欧洲大受欢迎,企业重新焕发活力。这就是工业设计的力量。
金融危机使不少企业面临生存压力,很多企业家都认识到,从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升级到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再到OBM(原始品牌制造商),是中国制造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正如华南工业设计院院长杨向东说:“企业如果不把工业设计放进来,是非常危险的。”
但是,不少企业家仍然困惑,“我知道工业设计的重要性,但什么样的产品才是人们真正需要的呢?”
在走访了许多业内专家、企业家,以及早就做好转型的企业之后,我们发现,企业要想做出被市场认可的产品,前期都要深入用户调查,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很多时候你甚至要跟消费者待在一起,以体验其对产品的感受;同时,产品一定要能够做到“人机交互”,让人能够很“舒服”地使用,并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最后,就是要在长期的工业设计积累之后,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即成为最终的品牌制造商,品牌的价值,是非常巨大的。
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十几年前,由于“洗碗机”在欧美国家非常受欢迎,当时国内的家电巨头万家乐,也建立了一家洗碗机厂,并希望将洗碗机推向国内市场。但是,老百姓对这个“新鲜玩意”并不感冒。因为中国的餐具式样五花八门,且用油比较多,而洗碗机大多采用喷淋式,水流不强,还不如手洗干净。加上那时的洗碗机价格偏高,又费电费水,人们宁愿用手洗碗。当时有一位家庭主妇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我炒菜的锅怎么放进去呢?”
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童慧明认为,过去中国的企业做产品是“人云亦云,没想过为什么”,产品设计应该“以人为中心”。
那么,怎么做才能“以人为中心”呢?
美国“工业设计教主”IDEO公司的做法很有意思。这家公司曾获得过众多美国工业设计大奖,帮苹果、微软、宝洁等公司设计过无数卓越的产品。
IDEO认为,消费者并不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在推出一项设计之前,IDEO经常会和客户一起,近距离地观察消费者。
请记住这个词:“人机交互”
在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之后,要保证产品能够让人很“舒服”地使用。在这一点上,很多专家都认为,“人机交互”至关重要。
所谓“人机交互”,华南工业设计院院长杨向东的解释是,产品一方面要满足人的物理需求,要跟人的生理结构相吻合,例如你顺势拿起自己的手机,会发现大拇指正好能控制整个界面。另一方面,产品还要满足人的“审美需求”。
例如苹果公司生产的iPhone手机,没有按键,如何浏览照片呢?苹果的设想是这样的:当两个手指按在屏幕上并逐渐靠近时,就是缩小照片,当两个手指逐渐分开时,就是放大照片。这种操作方式和人们的经验完全吻合,即人们会将两指靠近的姿势联想为捏,而两指分开就是拉伸。
去掉标志,人们能认出你的产品吗?
工业设计到了一定层次,可以形成很强的品牌形象。如果把宝马的车标拿开,许多人仍然能够从车的形态等各方面认出它来。童慧明指出,中国企业生产的很多产品,如果拿掉标志,就看不出来是谁的产品。
一个让人吃惊的例子是,红蓝编织袋在中国随处可见,几块钱就能买一个。但LV在2007年推出的小版“编织袋”,采用红白交替的条纹网格图案,换用更好的材料,竟使“编织袋”一下子成了奢侈品,身价暴增,可见其品牌的价值之大。
对此,童慧明指出,“任何一个品牌,都有成千上万件产品,但它们应该有一个共同的遗传基因,让别人不需要看到产品的Logo,只需要看外形就知道这是什么牌子的产品。”“而用这个观点来看中国,你去看海尔、联想、美的的产品展示中心,如果把Logo拿走,你还能认得这是谁的产品吗?”
工业设计部门不是用来盈利的
现在,很多企业已经有了工业设计部门,但这个部门是否真正发挥了最大化的作用呢?
国内某大型家电企业,是中国最早成立工业设计部门的企业。但这家企业没有把工业设计部门当成带动企业升级的催化剂,而是希望它能为企业带来利润。
这家企业对设计部门还有个奇怪的规定,设计部门可以给其他企业设计产品,但如果设计了自己企业生产的产品,就不能再给其他企业设计同类产品。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当别的企业请这家公司的设计部门帮助设计产品(消毒柜)时,也要求该设计部门不能再给其他公司设计同类产品。
所以,当这家企业要生产消毒柜时,还不能让自己的设计部门来设计,而要请外面的设计公司,非常尴尬。
童慧明认为,如果把企业的工业设计部门看作一个盈利机构,希望它能收多少设计费,企业永远做不大。“评价设计部门的价值,应该用它给企业其他部门创造的价值来衡量。”
名词解释
工业设计是一个外来名词,由英语IndustrialDesign直译而来。在我国曾被称为工业美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产品设计等。近年统一称为“工业设计”。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朱相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