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山寨文化凶猛
“山寨”是一个含义复杂的抽象概念,“山寨手机”只是一个最广为人知的现象,从手机之外的其他很多行业中,其实都可以找到“似山寨而又非山寨”的现象。将这些现象与“山寨”进行一番比较,有助于我们廓清哪些是“山寨”定义中的核心要素。
ZARA西班牙服装品牌ZARA的成功模式,可以用“模仿大品牌设计、低价切入市场、迅速更新产品”来概括。这种模式特征与山寨手机的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之所以能抢占市场,就是因为它为市场提供了大量低价、多功能、款式新颖的手机,打动了那些与ZARA客户一样希望享有“一流设计、二流品质、三流价格”产品的中低端手机客户。然而,它们诞生的基础却有所不同:ZARA模式的背后,是其高效率的协同供应链运作体系;而山寨手机成功的背后,也是无数分工明确的小企业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的产业链协作模式。
然而对于创意即是生命的时尚产业来说,ZARA模式始终摆脱不了不可持续的质疑。在当前的盈利水准下,ZARA每年支付的上千万欧元侵权费尚不致命,但假如一旦停止对顶级品牌的模仿,并不具备敏锐时尚触觉的ZARA何以为继?对于山寨企业,这个问题同样重要。
A货
通常对A货的定义就是名牌产品的精仿版本。从表面上看,A货身上也有一定的“山寨”特征:仿名牌形式,价格相对低廉。但是它与山寨产品相比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它是对名牌产品的完全抄袭,而山寨产品则会做一些不同程度的形式改变与创新。
事实上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山寨机并不讲究品牌效应,满足的是消费者实用层面的需求,不获取品牌溢价;而A货则完全免费利用了正品的品牌效应,利用了消费者对名牌的追求,获取了品牌溢价。
Nano汽车
印度塔塔集团刚刚上市的Nano轿车被公认为是“沙盒创新”的典范,这种超级低价的产品与中国盛行的“山寨”产品有何差别?
作为一辆定位于两轮交通工具的替代者和“普通人的车”的产品,Nano在每一方面都朝着它靠近,比如在标准版中没有安全气囊和防抱死刹车系统,没有配置空调、收音机和转向助力等,这些都有助于它成为全球最便宜的轿车(价格不足2000美元)。
这个价格所能带来的兴奋感足以使人忘却它的诸多不便,但是它能够像“山寨”手机一样让用户忘怀它在质量上的不足吗?汽车与手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关系着用户的生命安全,无论如何低价,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质量都存在一个底线要求。如何在当前的汽车产业链的形态下,能够在不损失汽车底线性能的情况下,将价格降到与现有产品形成明显差异的水准,这是Nano研发者必须面对的严苛的限制性条件。
“山寨”是否能像“沙盒创新”一样,成为新兴市场为商业世界贡献的另一颗明星,取决于山寨的低成本到底来源于创造性的低成本能力、冗余功能的去除,还是只不过是功能多样的廉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