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创业板上市
记者:从数量上看,目前中国的VC/PE似乎已经足够多了,但是,不论是VC还是PE,资金规模都较小,造成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邱立平:跟美国相比,中国的PE还不是很多。目前进入中国的外资PE有几十家,但像我们这样规模的并不多,大概只有十几家,我们的规模在四亿多美元。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活跃的机构投资者有将近四百家,但相对于中国这个庞大的经济体,中国的PE还是太少,金额也很小。因为这个行业刚开始起来,还处于摇篮阶段,资金缺、人才也缺。
记者:您刚才讲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可不可以具体谈谈?
邱立平:国内目前适合做我们投资人的钱其实是不多的。适合做我们LP(投资合伙人)的资金必须是足够多的闲散资金,我们的投资周期一般是3至5年,也就是说,在5年之内,你要能够保证随时把钱给我,这样的钱并不多。很重要的是,国内的还没有树立这样的投资理念,你告诉他PE的投资期限为5年,他可能就没有兴趣了。但是在国外就有这样的资金,有些家族一年的现金流就有几个亿美元,他要分散投资风险,就需要很多的投资品种,而PE就是理财的一个品种。
关键词 【人民币基金】
记者:随着越来越多本土基金的成立,人民币基金和外资基金之间会呈现怎么样的局面?人民币基金是否会超过外资基金?
邱立平:从2007年开始,本土的PE起来的很多。其实,有很多本土PE做得是不错的,但是人民币基金跟外资基金相比,规模还是太小,像我们动不动就是几亿美金。第二期我们将再募集5亿美元,加起来我可能要管10亿美元。从风格上来讲,我们可能偏向于规模大一点的企业,因为我们的资金规模比较大。我知道有些本土PE是做20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而我们只做2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实际上我们与他们之间没有竞争关系。
不过,我觉得在最近两年到三年,尤其是在2009年以后会有一大批人民币VC/PE出来,因为他们投的企业开始上市了,尤其是创业板的推出会带动很多小的投资公司出来。它们的投资回报可能会很高,因此可能会马上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带动人民币基金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创业板】
记者:作为海外私募股权基金,你们对创业板有期待吗?它到底能带给你们多大的投资机会?
邱立平:我觉得创业板是对中国现有的资本市场一个非常好的补充,实际上,不同板块的差别在于对上市企业的具体要求不一样,而创业板的要求相对低一点。中国有了创业板以后,再加上三板、产权交易所等等,资本市场的构架就更加完整了。对我们来说,创业板的推出意味着我们的投资多了一个退出的渠道,因此,我们是期待已久。
记者:目前很多中国企业都在引进战略投资者,借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公司治理水平,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邱立平:我觉得外资PE要比那些所谓的战略投资者好很多,中国引进外资就应该引进更多的外资PE,而不是像汇丰那样的战略投资者,因为我们这样的外资虽然资金是来自国外,但管理人都是中国人,而且PE最大的好处是它不会去控制一家公司。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拥有企业的少数股权,给它资金,让它发展更上一层楼,然后帮助它在资本市场上上市,我们再向公众投资者出售股权获取收益。同时,我们也有很多的资源,能为被投资的企业提供很多管理上的支持,因此,对企业来说,我们是最好的资金。
-人相
踏入PE“人生之河”
“对于选择职业的人来说,公司就像一条船,行业就像一条河,首先你要选对河,河选对了,航行对船长来说是很轻松的事。”在长江商学院MBA课堂上,麦顿投资合伙人邱立平用这个比喻告诫这些即将择业的学子们。
时隔近20年之后,再次拿起教鞭,邱立平最大的感悟是“立足未来, 投资现在”。“其实这句话就是要告诉你眼光要长远”,而这句话也正是麦顿投资的投资理念。
1986年,邱立平获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硕士学位并成为该校一名大学老师。三年之后,他放弃了这种安稳的生活方式,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之河”。研究所计算机软件工程师、投资公司投资经理、贝尔斯登、美林证券……趟过了一条又一条“河”之后,他终于在而立之年过后踏入了另一条全新的“河”——2002年邱立平和创始合伙人楼云立共同发起成立麦顿投资。目前,麦顿已成长为中国最优秀的私募股权基金之一,其管理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麦顿中国机会投资基金”两期基金合计管理金额约为四亿美元。邱立平表示,如今他们正在募集第三期基金,规模约为5亿多美元,在明年募集完成之后,麦顿在中国管理的基金将达10亿美元。
对于邱立平来说,这条“河”无疑是选对了。在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下,PE/VC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