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要么转型,要么破产



  要么转型,要么破产!

  奥运会前后一年是转型关键期,很多企业会从此消失

  北京奥运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回想亲临奥运会开幕式的感受,东莞某玩具企业主至今难掩激动,他向《经理人》表示:“中国经济再次崛起让我们在世人面前倍感自豪。”

  但这份欣喜很快就被冷酷的现实冲淡,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和运营成本上涨,他的企业已经连续8个月出现亏损,看着堆积如山的库存和难以兑现的订单,他自己也不敢确信能不能挺到年底。

  与这家企业境遇相同的企业遍及全国各地。中国最大的缝纫机企业台州飞跃集团因资金链断裂破产,中国最大的塑料袋生产厂漯河华强在今年6月1日环保新政出台前倒闭,沃尔玛全球最大的烧烤炉供应商东莞金卧牛被迫停产。这几家冠军型企业轰然倒塌令人扼腕。

  北京奥运会绚丽的烟花表演震惊世界,开创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但却少有人知道,7000多家烟花企业正挣扎在生死线上。中国制造业的桥头堡东莞已有几千家企业倒闭,这股倒闭浪潮还蔓延到“中国鞋都”晋江、“皮都”温州水头镇、“丝绸之都”吴江盛泽等经济重镇。

  中国企业正遭受群体性的大地震,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众所周知,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与消费不振,新劳动法抬高人力成本、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疯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环保措施从严、人民币持续升值、通货膨胀、银根紧缩、消费者行为发生根本性变化……诸多不利因素这一年集中爆发。

  这轮危机中,加工贸易型、劳动和资金密集型、高耗能型企业,以及那些管理不规范、市场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的企业将遭到最为致命的打击。2008年,这个中国走向世界经济舞台核心的喜庆元年,却成为无数企业面临生死抉择的关口。

  “北京奥运会前后一年是中国企业重要的转型时期,在各行各业的洗牌中,有的企业会消失,有的企业会存活并成长起来。”一度流行于北京中关村的“剩者为王”论,成为很多企业生存的现实写照。

  “从目前的国际环境看,企业运营成本还将继续增加,油价、钢铁、劳动力这三项肯定还要增加20%以上。”宇通客车董事长汤玉祥接受《经理人》采访时表示出他的担心。青岛啤酒总裁金志国也曾坦言,仅原材料价格上涨一项,就能够吃掉青啤一整年的利润。

 这个冬天:要么转型,要么破产

  很多中国企业能否扛过这关的确令人担忧,而这也促使它们必须面对真实而又痛苦的抉择—要么转型,要么破产!为了探讨转型的出路,《经理人》不仅推出重磅研究报道,而且,2008年9月19~20日,《经理人》杂志主办的2008年中国CEO年会将以“开放创新驱动力—企业转型生死之战”为主题,邀请世界级管理大师与中国CEO共同探讨企业当前遭遇的困境及转型出路。这将是一场贴近企业命运的顶级思想盛宴,更加值得期待。

  倒闭浪潮袭来

  北京奥运会前夕,《经理人》记者分赴广东、浙江、江苏等制造业大省实地采访。采访中我们发现,加工贸易型、劳动和资金密集型企业普遍度日艰难,纺织、玩具、制鞋等行业是这轮危机的重灾区。这些企业有很多通病,如产品单一且附加值不高,市场结构不平衡,管理水平低,等等。

  以纺织行业为例,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披露,今年上半年纺织行业倒闭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万多家,另有2/3面临重整。全国同时期共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在有“丝绸之都”美誉的江苏吴江市盛泽镇,有几百家纺织企业已经倒闭,占当地纺织企业总数的1/3.

  事实上,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新劳动法实施、人民币升值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不论哪个因素都可能成为压垮它们的最后一根稻草。7月31日,国家针对部分纺织和服装商品出口退税率进行了调整,由11%提高到13%.这一举措有利于缓解当前纺织业面临的压力。商务部也正式向国务院建议放慢人民币升值速度,同时提高服装、玩具、鞋类的出口退税率,以避免出口大幅回落和更多企业倒闭。

  再以浙江一家知名的通信器材制造商为例,这家企业每年销售额近100亿元,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企业,每天现金流在3000万元以上,此等规模的企业每年实际利润却不到3亿元。一旦控制不好财务风险和成本上涨,这点利润顷刻间将化为乌有,危机必将随之而来。

  在广东东莞大岭山镇,聚集了500多家家具企业,90%的产品出口海外。这里的大部分家具企业度日如年,有的企业为了节省开支甚至不敢开空调。我们粗略地计算一下,人民币升值造成总成本增加3%,人工工资使总成本增加2%,出口退税率的减少也使总成本增加3%,这几项成本增加完全可以吃掉一家企业整年的利润。

  那些身处不同行业,却同属加工贸易型、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制造企业,生存状况同样令人担忧。

  病根在哪里

  这些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核心问题在哪里?华景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佟景国将其总结为三点“缺乏”和三个“失误”。

  产品缺乏增值空间;缺乏高效率使用资源能力,存在惊人的隐形浪费;缺乏原材料价格上涨成为全球性问题的思维。由此再来分析这三种失误。

  战略失误。中国企业多年来基本是沿着“抓机会”思路前进的,它们没有一个真正企业生存所必需的市场需求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价值创新能力,充其量是车间功能而已。只关注眼前收益,而忽略企业长期生存所需投入与经营。

  组织失误。在资金和人员等资源使用上从未过关。资金周转率远低于国际同行,而人员深层潜力尚未发挥。组织延伸向前未能与客户握手,向后未能直接控制资源—包括自身生存发展所需的资源。

  价值失误。先花钱后算账,重视外部人力资源获取,轻视人员使用成本,重视高速发展,忽视风险预防,等等。将危机解决时间大大向后推移。

  从另外一种角度来看,企业生存发展空间和驱动要素发生根本性转变—外部环境在变化、人的行为方式在变化、政府管制方式在变化,很多企业面对这些变化手足无措,因此遭遇危机也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企业战略模式和成长模式也发生根本变化。大量过度依赖OEM业务模式的企业最终倒闭了,高质低价策略也不再屡战不败。企业今天面临环境与过去已有非常大的不同。在应对危机时,很多企业都会选择常规做法,比如降低成本将利润空间消化在内部、降低库存提高资金周转速度、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更加苛刻的要求。这么做都没错,但却不是根本。关键在于思考战略性的办法,实施企业整体的战略转型。

  正如英特尔公司董事长贝瑞特所说:“我们从不是通过节省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投资来解决问题,我们总是能够做长远的投资,而不是仅仅针对目前的问题,通过研发和创新,只有不断地为未来投资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赢得未来。”

  市场变化是最显而易见的。从单纯的产品和价格竞争转变到全面竞争,企业要经营资本市场来获取成长所需要的资本,要经营人才市场获取各类人才,要经营知识市场获取企业发展所缺乏的专利和技术等。

  危机中寻找出路

  生死转型时刻,中国企业突围的出路在哪里?

  尽管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但此番走访过后我们依然很乐观。江苏新扬子造船公司企业管理科科长张耀告诉记者,扬子江船业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2012年,当前这些不利因素对公司也有很大影响,但自身完全可以消化掉。拿其应对钢材价格上涨来说,扬子江船业通过与上游钢厂战略联盟、提前打预付款等措施,获得最优惠的钢材价格。

  与盛泽很多面临倒闭的纺织企业相比,同处一地的盛虹集团活得很滋润,这两年的利润率始终维持在11%~12%左右。盛虹集团董事长说,盛虹在议价能力上有优势。盛虹很早就意识到要调整产品结构,为此购置大量新技术和设备,从去年开始,盛虹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越来越高,差不多占到70%,过去这个比例不到30%.

  大岭镇也有少数家具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而这些企业几乎都拥有自己的品牌和营销网络,产品附加值高,并且以内销为主。因而它们受影响相对较小。

  美国Reinertsen&Associates咨询总裁DonReinertsen先生接受《经理人》采访时认为,聪明而伟大的公司懂得如何顺应市场变化,它们总会在逆境中寻找到出路,主动的投资新项目而非一味压缩成本。一如当年快要破产的英特尔卖掉起家的业务转向CPU芯片,IBM卖掉PC转型IT服务,工业巨头GE开辟绿色业务,诺基亚转型互联网。

  附文:

  不可心存侥幸

  眼前的困境其实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走入误区。这次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是全球性、深层次的,不要寄希望于“外部环境支持性、资源性补偿”的传统措施,或者认为困难是暂时的,企业不寻求改变就不会有出路。像石油价格上升等因素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全球使得出口迅速下滑,并使企业群市场开始缩小。这些结构性经济环境调整不可能是暂时性的,中国企业面临结构性和系统性的战略转型将是必然趋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78137.html

更多阅读

周小平:《少年,你真的了解这个国家吗?》

周小平:《少年,你真的了解这个国家吗?》——甲午年论中华何以不灭亡。——借五四和中国年轻的互联网人谈谈文:周小平同志今天的中国互联网上有太多拐弯抹角或阴阳怪气地丑化和矮化中国人的段子在日夜不停地流传,似乎“中国人有劣根

思科:边转型,边前行

    直到今天,思科依然身处“光环效应”当中(注:商界中各种原则和模式的假象会蒙蔽人们对企业的判断)。随着思科股价的起伏,所谓的思科成功法则比如“顾客至上”、“并购机器”等,则会逐条被拿出来批驳一番——从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

潘石屹:这个冬天我一点也不冷

潘石屹开博出书拍广告演电影   潘石屹称得上最吸引眼球的几位地产商之一。他写博客、出书、拍广告、玩摄影,他甚至和演员梅婷一起合演了一部爱情电影。他的好友洪晃觉得“他玩心太重”,冯仑则说“他胆子小,是一个跟老婆回家的人”。

索罗斯:爱滑雪,就爱冒险

  在乔治.索罗斯(GeorgeSoros)11岁那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父亲对他说:“乔治,我们下个星期日到阿尔卑斯山滑雪怎么样?”  虽然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旅行,但前提条件是索罗斯必须独自到达再和父母会合,这对于11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莫大的

南存辉:因为成功,所以转型

 越是成功的企业,往往越是看不到自己身上的毛病,出现盲点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时候就越是要关注“转型”。在以下情况下,企业的转型尤其重要:产业已经饱和、产品生命周期已经处于衰落期、机构庞大效率低下、惯性思维强大、企业创新不足。

声明:《这个冬天:要么转型,要么破产》为网友烟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