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日不落帝国 松下电器——日不落帝国(一)



  松下电器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电器企业,也是日本电机行业的排头兵。1993年按销售额排列,在世界工业企业中排第8位;1994年居美国《幸福》杂志所列世界最大500家 企业的第十七位。作为巨型电机企业,1994年松下电器在日本电机行业按销售额和经营利润排列居第一和第二。

  

  松下电器的前身是其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个人在1918年创立的松下电器具制作所,主要生产简单的电器插座。后来开始设计自行车灯,二七年研制成功电熨斗、电热器产品,并开始使用"NATIONAL"商标出售。1929年改称松下电器制作所。三十年代成为有代表性的无线电厂家。33年正式实行分权形式的事业部制,35年成立了松下电器贸易公司,同年12月建立了松下电器工业公司,将松下个人投资经营的公司转变为合资经营的股份公司。二站期间公司同其他企业一同由民用转为军工生产,它的许多子公司均被指定为军需公司。战后公司面临经营危机,1950年松下幸之助恢复工职后着手整顿企业,六十年代使企业有了新发展,成为日本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长期以来,松下电器始终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为世界文化作贡献作为自身的社会使命,以生产、销售各种电器产品为中心开展业务工作。产品的范围涉及家用电器、办公用电器、产业用电器以及社会系统等广泛的领域。通过与世界各个国家开展业务合作,作为"国际性综台电子技术企业",赢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

  

  松下公司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一家举世瞩目的跨国公司,与其成功的经营管理有直接联系,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实行事业部制

  

  这是松下电器在经营管理上的最大特点。33年在日本开始实行事业部制当时世界上也寥寥无几。所谓事业部,是按产品分类划分成一个个类似分公司的事业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实行事业部制实际上是实行一种权利下放的管理制度,即分级核算亏盈、分级管理。各事业部分别有 自己的下属工厂、派出机构,形成从产品试制到生产、销售、收支等统一经营的独立核算的事业体。各部采取独立的核算制,决不用赢利的事业部去弥补亏损的事业部。各部必须靠自身的力量提高利润,彼此之间通过市场竞争的关系进行合作。他们是按照市场竞争的原则建立合同关系。由于是按产品类别划分,有利于专心钻研某一种产品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提高工人的专门技术,达到精益求精。采取独立核算使各部门经营情况一目了然,有利于相互促进相互比较。由于权利下放分工明确,形成一种经营责任制。这样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适应形式灵活变换。让下属有尽可能多的独立权限,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有利于锻炼和培养精通经营管理的人员,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和创造性。

  

  由于各事业部按产品类别划分,因而在销售额与规模方面彼此间有不小的差别。但丛各自拥有的权限与经营形态等方面看,它们宛如一个个中小企业,直辖于总公司松下电器。然而,它们与一般中小企业有一个根本不同就是事业部长无权自行筹措资金。而且事业部的活动必须在总公司统一方针指导下开展。为此,总公司实行了几方面的集权管理。

  

  1.是资金管理。由总公司向事业部提供"内部资金",作为事业部的总资本。这个内部资金额根据两个标准计算。一是事业部设立工厂所需的固定资产费用,作为固定资本。二是一个月的销售额再加上生产过程中购买原料等的一切费用,作为流动资本。两项加起来作为提供给事业部的内部资金。内部资金并不是无偿提供,总公司按年率一成收取利息而且不管盈利与否,都必须支付这10%的"资本利息"。再此种情况下,各事业部都努力提高资金效率,随时注目于商品动态、库存状况等,保证经营状况良好。所以现金管理不仅是反映各事业部日常活动的晴雨表,而且起到推动各事业部活动的作用。

  

  2.利润管理 。总公司每半年向各事业部公布总方针,具体来说,即给予销售额指标。各事业部根据这一销售额制定出至少赚取10%利润率(除去资本利息,上缴给总公司及营业本部的经费之后)的事业计划,获总公司承认后即需对此负全责。事业部的计划一经成立,总公司即随时监督其执行情况。首先事业部必须每月向总公司提出决算书。决算日期为每月20日止,月末送至总公司,最高领导层据此了解各事业部动态,根据不同情况提出注意事项。总公司还负责监察事业部的帐簿、经营情况等。为了严格执行利润管理原则,甚至事业部向本公司设立的中央研究所提出委托研究任务时也必须自负费用。事业部所获利润60%上交总公司,并必须将销售额的3%上交,剩余部分归事业部。但又规定有义务存入被称为"松下银行"的总公司资金部,事业部可吃利息。

  

 第一日不落帝国 松下电器——日不落帝国(一)
  松下电器在财务管理方面必须按月用现金支付、用现金收回,他们称之为一切用现金说话。

  

  3.兼任或派遣人员进行管理、控制

  

  总公司一级领导人大多兼任事业部部长,这样各事业部的情况能更迅速而准确地反映到总公司,并能获得许多第一手资料。另外采取总公司直接派人到各事业部参与经营管理等多种方法。松下电器有一种称为"经理职员"的制度,主要从财务管理方面入手,为整个公司的经营管理发挥着独特而极为有效的作用。所谓经理职员实际上是准经理级人物。他们不同于一般职工,是专门担当会计工作的老手。他们需在通称为"松下经理大学"中接受九年(大学毕业者六年)的特别训练,才能作为"经理职员"独立工作。这些训练有入门训练、基础训练、中坚训练。内容涉及经理业务、各种会计、资金管理、价格管理、税务等方面。从各种财务表格到会计学、经营管理等均要做到十分精通。这些人被派到各事业部作为各部长的助手参与核心领导。他们按月向总公司递交结算及资金状况等报告。他们还可以拒绝事业部长提出的违反总公司经理部门规定的要求。调动时需事先得到总公司的认可。当各下层公司提出要求时也被派到关系公司中去,有些就成了那里的领导人。他们是审核松下集团这个庞然大物的健康状况并使其维持下去的"活性维他命"。

  

  事业部实际是一种集权----分权-----集权的管理方式,日本称事业部制为"权限的委让",松下幸之助认为分权与集权的相辅相成是经营的诀窍,但指挥权这点是决不让出的。

  

  事业部的设置十分灵活。主要根据国家当时的经济形式以及本公司或各个事业部的发展与需要,有分有合,有增有减。从1933年采用事业部制时的三个事业部后逐步增多。随着生产范围与产品品种数量的增加,事业部的划分日趋专业化。如开始建立收音机事业部时包括一部分远器件;电视机事业部包括高频头等专用部件。现在都只搞装配。

  

  但事业部制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存在着诸如管理费高和综合能力差等问题,容易产生本位主义与分散倾向。七十年代石油危机后这种分权管理的形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为此松下于1975年一月在管理体制上又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建立综合本部制度,把50多个事业部划分为无线电机器、电气化机器和工业机器三大综合事业本部,由三位部门副总经理领导。这样就加强了三大类产品销售业务的统一领导,促进了各事业部之间的协作。1977年山下俊彦担任总经理后提出了不少设想,在事业部机构设置上逐渐按产品类别加以集中,把若干事业部组织起来,形成一个领域方面等等。

  二.注重市场调查,加强产销结合

  

  资本主义经营的目标是利润,焦点是市场。松下电器向来以精于推销著称,在日本,日立公司被称为"技术的日立",松下则被称为"买卖的松下"。他们认为"有了市场才有了存在的意义,所以焦点要集中到市场中去"。

  

  在销售产品方面,以下几点十分突出:

  

  1.要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松下,了解松下。因此不惜巨资展开强大的宣传广告活动。从1973年起连续几年每年广告费约达150亿日元,为日本企业之最。他们实行了一套"企业识别体系",国外称"CIS"(Cooperate Identity System),即通过视觉形象来塑造人们对该公司的印象如在国内松下产品使用NATIONAL的牌子,公司的建筑物、广告牌、出版物、包装箱、资料、图书,以及信纸、信封、甚至到火柴盒、垃圾箱等都印上了NATIONAL字样,而且要求印刷字体、颜色、规格都是一个标准。视觉上的多次重复,会留下较深的记忆。此外,打开工厂大门让人参观也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方式。二十年前该公司就设置了"工厂参观课",有受过专门训练的参观接待员

  

  2.密切注视市场变化,把握需求动向。松下电器充分利用政府结构,如大藏省等提供的市场情报、销售统计的资料的同时,通过本公司的调查网,了解需求动向,然后把情报提供给技术或生产部门

  

  3.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他们认为销售体制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往往大雨生产体系的影响。松下电器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松下电器有专门的销售公司、销售店、销售网。如把专卖松下产品并响应其经营方针的商店称做"NATIONAL商店",总公司根据合同予以特殊照顾,把以销售NATIONAL产品为主的强有力的商店,按地区组成"NATIONAL店会"。这个组织如何展开工作完全由各商店独立自主地进行。如举办销售恳谈会、经营研究会、技术江西会等,总公司设立"店会公积金",资助他们展开上述各种活动。

  

  4.采用各种办法推销产品。如该公司于1951年在日本首家实行按月付款制度,1972年建立"租赁制度",每月只付有限的租赁费,便可使用多种松下产品。推销方法甚至包括实物表演。如热电器具事业部组成"推销战斗队",到各地出席讲习会,极大推动了各地商店的销售工作。

  

  5.十分注意售后服务。总公司不但设立了管理此项工作的服务本部,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了服务公司,它与各事业部的服务部门及全国销售公司的服务部门形成了一个整体,实行完善的服务工作。此外还设有消费者洽谈中心,直接与消费者见面,征询意见。

  

  三.重视人才开发,关心职工生活

  

  松下幸之助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只靠一个人的智慧指挥一切,即使一时取得惊人的进展,也肯定会有行不通的一天。

  

  因此,松下电器公司不是仅仅靠总理经营,不是仅仅依靠干部经营,也不是仅仅依靠管理监督者经营,而是依靠全体职工的智慧经营。松下幸之助的"集中智慧的全员经营"作为公司的经营方针。

  

  为此,公司努力培养人才,加强职工的教育训练。公司根据长期人才培养计划,开设各种综合性的系统的研修、教育讲座。

  

  公司有关西地区职工研修所、奈良职工研修所、东京职工研修所、宇都宫职工研修所和海外研修所等五个研修所。

  

  由此可以看出,松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除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外,他的经营思想的精华--人才思想奠定了他事业成功的基础。松下先生说: "事业的成败取决于人","没有人就没有企业",松下电器公司既是"制造电器用品"的公司,又是"造就人才的公司"。

  

  松下认为,人才可遇不可求,人才的鉴别,不能单凭外表,人才效应不能急功近利,领导者不能操之过急。

  

  如何去获得人才,或许有些人认为要靠运气或缘分。但事实证明,人才是要去寻求的。天下万物都是必须常常有求才若渴的心,人才才会源源而至。

  

  松下认为吸引人们来求职的手段,不是靠高薪,而是靠企业所树立的经营形象。

  

  目前所有中、小企业的烦恼,在于不易吸收人才,甚至于大企业也有同样的隐忧。就现在的日本来说,大都缺乏劳动人口,但是,在日本,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就做事的人,有好几万。因此,如果有意录用,就不可能找不到人,但如想雇用合适的人才,就必须使你的企业有吸引人的魅力。以经商而言,唯有培养这种吸引人的魅力,才能逐渐地争取到所需要的人才。

  

  松下认为争取人才最好不要去挖墙角。

  

  松下认为被挖来的人不一定全部是优秀的人,当然,可依赖的人的确不少,可是还是有些不可靠的,所以还是不做的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77404.html

更多阅读

松下电工和松下电器是什么关系 苏州松下电工有限公司

松下集团:全球品牌趋向统一松下电工“改头换面”松下集团源于1918年松下幸之助创建的“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成立之初的产品就是配线产品,八十六年以来松下电工的产品从未停止生产。松下电器成立于1935年,其后松下电工从松下电器产业

松下 GF3 长期体验报告 松下gf3说明书

松下 LUMIX GF3 长期体验报告(一):美丽外观篇GF3 开卖啰(可惜暂时只有台湾地区……)!不晓得这几天网友们是否已经陆陆续续拿到先前预购的女友三号(松下在台湾地区的 GF3 预购活动),或直接冲到电脑应用展败了一台回家?这款新机是 2011 夏天松下

罗马帝国的缔造者 拾荒少年张祥青缔造百亿钢铁帝国(一)

 张祥青,在2007年已凭130亿身家,上榜胡润百富榜第45位,当时他只是一个低调的富豪,直到此次四川汶川地震,他将1亿元捐赠给灾区,人们才了解到他原来是当年唐山大地震的孤儿。   失去父母的关爱, 张祥青没有沉沦,他把一切苦难看成老天对自

柳传志复出:我只能成功不可能失败(一)

系列专题:柳传志复出        2月9日上午9时30分,刚从美国归来的联想控股总裁、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接受了少数几家媒体的面对面专访,65岁的柳传志表示,他重新出山“只能成功、不可能失败”。  柳传志说,对于经济危机,联想

杨尚君:8年缔造中国迪斯尼动漫帝国(一)

从中学教师到杂志编辑,从杂志编辑到自由撰稿人,从动漫创作者到创办全国首家专业卡通漫画公司,她一次次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用8年时间,她缔造了中国迪斯尼动漫帝国,她的“小樱桃漫画”系列丛书发行总量超过1700万份。她是谁?她就是郑州

声明:《第一日不落帝国 松下电器——日不落帝国(一)》为网友相对愧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