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子这么小,岂有不炒之理!”上海的一位操盘手指着只有2144万流通股的新股新华都告诉记者。 新华都上周在深圳中小板成功上市,当日最高价达32.10元,但是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连续两个跌停。有传闻称,唐骏建议新华都的老板陈发树,将新华都集团旗下的几大资产分别包装在不同的证券市场上市,如果唐骏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那么陈发树将一跃进入中国最顶级的富豪三甲。 唐骏初会陈发树 2008年新年,一位女士在其先生的陪伴下到上海游玩。因为时间紧凑,她不得不将其重聚旧上司唐骏的计划和其先生与生意伙伴陈发树吃饭的计划,合二为一。 饭局上,唐骏和陈发树一见如故,在听完陈发树讲述创业故事后,一席人相谈甚欢,于是吃饭后他们分别搭乘两辆车,到浦西一家茶馆继续喝茶。 不过5分钟的路程,就在这辆出租车上,陈发树说:“我需要一位总裁。” 虽然讲诚信的人谈生意用不了几分钟,但是他们二位还是用了两个月时间来完成必要的法律程序。 对于当时招贤的陈发树,唐骏对记者说:“初见后的第一个月,他列了张单子,说给我一些他几个公司的原始股作为薪水,我虽然没算,但觉得不会太少,这事就算定了。他说,总不能就这么简单地搬过来吧。于是第二个月,我为自己拟定了工作合同的细则。” 唐骏来到新华都后,先前对新华都并不了解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位于福建的这家民营企业。 “在盛大工作后,我不再需要证明我能够做好一家民营企业。我现在需要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先前我只是在做IT企业。而如今我要证明,我同样能做好传统企业。”唐骏对记者这么说。于是,唐骏为陈发树做了那个“七巧板”计划。 “七巧板”计划 “中国的集团类上市公司,被证券市场所重视的往往只是主业。一般一家15-20倍市盈率的公司,其辅业的价值很难得到市场的充分重视。而这部分业务算下来,往往不过3到5倍市盈率。如果我们拿新华都集团来上市,我认为并不能体现这一资产的价值最大化。因此,我认为新华都可以把自己旗下的各个分公司,分别拿到不同的证券市场上市。”唐骏表示。 “这样分开的部署上市,新华都按照当前市场平均市盈率,20倍市盈率是有的。如果集团的几个子公司分别上市,那么至少会比集团整体上市高出一倍价值。但是,如果新华都受到市场追捧达到30多倍市盈率,我们各个部分资产都成功上市,那我们的整个收益也许会不止2-3倍,而会更多。”唐骏说,对于资产运作来说,只要找到买家,零售的利润理应高于批发。 “新华都上市后,虽然不会立刻着手,但是不久后,新华都集团和新华都上市公司,会有一系列的并购、重组、资产注入,甚至还可能会有增发等很多消息传出。我们要把目前看起来还很小的新华都上市公司做大做强。”谈起新华都未来的计划,唐骏说。 再造“彭博社”? 此前,有市场舆论认为,唐骏到新华都,是先前“闷头发大财”的福建首富陈发树转变风格的炒作。以唐骏在国内资本市场的知名度,一下子极大地提升了新华都集团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媒体的关注度。
![唐骏资本商学院 唐骏的资本翻倍术](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535044985505.jpeg)
既然已经吸引了这么多的“眼球”去关注,新华都打造港澳资讯成财经新媒体的计划,也就顺理成章。 早在去年中期,中银国际通过上海产权交易中心公开转让港澳资讯60%的股权,新华都联合其他投资者以2000万元左右的价格竞购到了这部分股权;此后,又以约700万元收购了钱龙软件大股东所持有的约20%股权,实现了对港澳资讯的绝对控股。 换言之,陈树发在去年收购港澳资讯时,就已经在琢磨“功成”之后,“名就”的事情。 “我要按照彭博社的模样打造它。我邀请了新的CEO,下周我还要给港澳资讯的部属开会,主要是讲彭博社的结构和一些具体问题。”唐骏表示,他要结合新媒体技术,进军财经传媒产业。 唐骏所言的彭博社,是全球领先的数据、新闻和分析的供应商。由美国纽约市市长迈克尔·彭博亲自控制的私人公司。创建于1981年,总部位于纽约,在世界各地的100多家办事处雇佣了8000名员工。 唐骏一招接一招的“变钱大法”,看似IT人素有的概念炒作,却总能成功。陈树发对唐骏的使用,也如唐骏所言,做到了“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