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北京市发改委从2006年就开始搭建“中小企业综合融资平台”,现在整个体系是怎样的?
郭俊峰:我们的目标是建成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包括分为几个层次:
首先,是通过设立中小企业创业引导基金,想以此解决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我们引导基金的8亿元,直接拉动私募股权机构20多亿元,形成30多亿的资金规模;间接带动和影响其它社会资金等,最终希望达到100亿的投资规模。
其次,针对成长期的企业搭建融资平台,将担保机构、银行整合起来,使企业能及时了解各银行的金融产品与担保服务,来满足他们的融资需求。银行的贷款、担保是一个问题,这个层面上,我们设立了北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扩大担保规模。目前,15亿的担保公司已经设立,经过了三年时间,现有的担保规模已经达到1000亿元。
另外,鼓励具备条件的成熟期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发债与上市发行,而我们则考虑怎样把专业的中介机构给他们提供专业服务。
《21世纪》:从北京市的角度来看,将在未来如何推动中小企业向银行借贷和寻求VC、PE支持之间的有机联合?促进银行和股权投资基金之间的战略合作?
郭俊峰:这些工作是有融合的部份,是一个多层面多系统的工作。比如北京银行是我们搭建银行融资平台的第一家,也是在北京区域内支持中小企业贷款最多的。我们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账户就开在北京银行,银行也希望与这些投资机构进行融合,目前正在研究实现股权的质押与配套的贷款等,这样会实现各种手段的融合,这里面也有很多可以合作的空间。
《21世纪》:在促进股权投资方面,在引导基金成立后,在创投基金的注册、税收以及实现基金和企业的对接上,北京市会有怎样的具体做法?
郭俊峰:在税收优惠等方面,税务总局已经出台有引导基金的税收减免政策,包括创业投资机构都适用。目前我们的创投引导基金,也进入实际运行。另外,我们要设立优秀中小企业备选库存,这次的“21世纪成长在北京”推介会也是一个合作的启动。
《21世纪》:政府设立再担保机构之外,是否也会加强对担保机构的行业整治或者诸如此类的实际政策?
郭俊峰:从政府的角度,会引导一些做得比较好的担保机构实现行业的规范与发展,通过设立的再担保公司与要合作的机构业务上进行风险共担,同时也起到风险监管与控制的作用,这也是规范的一个方面。
担保机构由原来的自由发展到现在,我觉得也应该要进入规范发展的阶段,一方面是依靠市场的监管;另一方面是依靠信息公开。
我们能做的主要是业务上的引导,和再担保公司信息公开的引导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