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年,欧洲最富有的福格尔家族做了一件事情——在奥古斯堡建造一整片城市区域。
这个住宅区是专门为奥古斯堡的穷人修建的。穷人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住进这里的106幢简陋房屋,每年只需要缴纳1个古尔登的租金——这个价格仅相当于当时被普遍认可的租金的利息。
这是企业史上一次成功的危机公关,同样也是一次成功的公益活动。
福格尔兄弟修建住宅区的目的很简单——遏制公民们对福格尔家族的愤怒情绪。作为当时最成功的企业,它是欧洲大陆从国王到平民的债权人。它拥有那个时代企业的共同特征:狡猾、贪婪、冷酷……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曾破口大骂,称福格尔家族为所欲为,“如同是上帝创造的生物的主宰”。比起他们所拥有的那支由明星律师和学者组成的队伍,这106幢“装修完好的房屋”显然更具有说服力。
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那个时代,除了他们,还有谁能够有如此强大的财力来修建一个住宅区?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奥古斯堡穷人们的住房问题。
这便是“企业责任”最原始也是最简单的表现形式。
如果我们把企业看做一个生命体,那么毫无疑问,没有谁真正可以为所欲为却不用对这个社会承担责任。就算是那个福格尔家族也是一样:他们拥有足够多的财富,能够决定国王人选,却不能遏制公民的咒骂——直到他们为穷人修建了住宅区。
500年过去了,和福格尔家族相比,现代企业早已拥有了更高的觉悟。有一个企业在论述其社会责任的文档中——足足有100多页,根本就是一本书——几乎囊括了企业内外所有的一切:从员工的一顿午餐直至地球环境建设,甚至还严格地列举了其遍布全球的合作伙伴的责任细则。
这本小书很容易让人头晕脑胀,但它的意思很明确:自己要赚钱的同时还要做一些不直接涉及赚钱但应为的事情,并且为此制定了详细的规则。
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它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已经有无数人讨论过了,他们写过无数的文章、书籍……这个话题也早就成为了商学院的课程中的一部分。
“做对的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非如此。责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个姿态,更加不是一种盲目的热情。它需要有强大的系统来支持。
福格尔兄弟当年只是拿出钱来,找了些工人,修建了一个住宅区。现代企业则拥有严密的组织体系,人力、物力都相对更加充足。在面临大事件的时候,个人之力往往会显得微不足道,企业力量的优势便能立刻凸显。
四川发生了大地震,死难者高达几万人。人们震惊了,这个世界也震惊了。在这场救援工作中,每个人都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有人放下自己的工作,私自跑到灾区,却不是很清楚自己到底应该做些什么;也有人没去灾区,但一直在呼吁自己的亲朋好友捐赠或者去当志愿者;NGO组织则同时在做上述两件事情。
然而,在这次事件中,反应最快的却企业。事实是,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未有一种组织能够像他们这样拥有如此之高的效率。
很多企业在灾难发生伊始便自动启动了灾难应急机制,企业维持自身运作的程序被高效迅速地运用到救援中。
当一些志愿者在感慨自身的无力感时,企业则体现了其优势所在。他们的组织架构是否具备高效的反应机制,此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平时,我们恐怕只能在商业文章中才能看到,对于某些企业来说,这可以视作绝佳的案例:有的第一时间向总部申请了救援物资,空运到成都;有的迅速发出捐赠建议,号召员工捐赠钱物、献血;也有企业立刻组织起了志愿者队伍,各司其职,现在仍然活跃在灾区现场……35亿元——这是我们此刻看到的在这场灾难中,来自企业界捐赠的赈款总额,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谁又有力量在一周之内捐赠高达35亿的财物?而且我们知道,企业已经做的和能够做的,以及正在做的,绝不止捐助榜上的数字那么简单。
这是一个运作良好的社会必然会发生的现象。
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固然很重要,保持冷静,去做实际的事情更重要。可是我们也要注意一些倾向上的问题:人们在捐赠名册上列出企业捐赠的金额,并对每一个企业打分,以此判断某个企业是否值得赞赏?。
这种盲目的道德观,让企业在承担其社会责任的时候难免变得有些尴尬。
数字,当然很重要,但不应该是唯一的标准。如果只是一口气捐了一大笔钱,电力企业不维修电厂为灾区供电;零售企业不为灾区供应物资;通信企业不及时恢复通信;医药企业不调配药品……钱,再多又有什么用?
人们都不应该忘记,救援不是一场仅依靠短暂热情就能完成的事情。当灾难过去,军队、志愿者们离开后,企业不能也不会离开:防治疫情、重建家园……他们将和生者一起恢复生活的本来秩序。
作为文明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正在承担着更大的责任。
不可否认,企业是一个功利组织,赚钱当然是其首要目的,这是企业存在的基础。无论什么时候,企业有自己的运行规则,必须为投资者负责。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越来越人格化的发展趋势,他们中的大多数不再像福格尔兄弟那般无情,他们也不再仅为了获得好名声而做事情,社会因此被注入更多的人性因素。当然,在企业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功利行为,或许有时还会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事情。我们当然不希望企业出现这样的“人格缺陷”,特别是在灾难来临的时候。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企业运行的规则越来越完?善。
在灾难没有到来的时候,它们支撑着人类社会往前进,是我们这个社会短时间内取得长足发展的中坚力量。更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不是唯一目的。他们不但在创造并丰富着文明社会的规则,同时如同当年贵族们经常提到“十一税”一样,回馈社会是现代企业最多提到的词语。就像前述的那本论述企业责任的小书一样,无论是科技、安全、环保、救援……他们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一俟灾难来临,他们又以其能够迅速集结资源的强大优势让那些内心几近坍塌的受难者重塑家园。他们缺席的次数、人数也越来越少,让我们感受到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的成长与进步。
往上追溯10年,1998年的那次洪灾中,他们开始出现在赈灾的舞台上,但是身形还难言高大,甚至还有一部分耽于在舞台上作秀,一部分做出了捐款承诺却食言而肥。但是如今,在他们实力空前壮大的同时,企业公民理念也开始在其肌体中生根、发芽。在这次灾难中我们欣然看到,他们已然枝繁叶茂。
因此,请不要嘲笑他们在救援的同时进行着自己的宣传;更请不要轻易用超于人类的更高道德标准来衡量其行为;请不要怀疑他们的目的——至少不要轻易怀疑。
在此时,请尊重、鼓励他们的行为——如果这能让他们发挥更强大的力量,如果能让其在以后继续发挥如此强大的力量,我们应该允许企业将这次救援当作广告活动。为什么不呢?
他们用自己的表现赋予绝望者希望,赋予受难者生命之亮光。
这才是企业责任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