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想买书的人还大都去了网上书店,那些在过去无数个日子里慰藉了我们的心灵的书店将何以为继?
10年了,地铁1号线陕西南路站的季风书园已经成为上海读书人心中最温暖的慰藉,也成为这个地铁站甚至这个城市的一个独特标志。但是现在没有人知道这家书店还能在这个地方呆多久。
上海季风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严搏非已经做好了把这家书店关张的最坏打算。据他透露,10年前和申通地铁方面签订合同约定的租金是每天每平方米6元,每年递增10%,目前合同期满,还在和申通公司谈,申通拟采用招标的方式,书店随时有可能被其他店铺取代。“我很早就开始担忧了,如果新租金无法承受,我的员工到哪里去?我的读者去哪里?”
事实上,我们已经不得不习惯这样的事情:某学校旁边的小书店一夜之间成了文具店;几个星期不去,经常光顾的书店就成了小饭店。去年,拥有13万会员的上海明君书店各家门店关门;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民营书店席殊书屋的遍及30个省市600余家的加盟店,也纷纷倒闭或者改换门庭。
“1996年,我有一个梦想,在厦门大学一条街上有11家书店,他们都如花般地开成一道美丽的阅读风景线,结果他们一家一家地关门,所存无几,让我遗憾至今。”在今年的一次民营书业会议上,光合作用书房的创始人孙池以此作为自己发言的开场白。
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的网上书店当当网的年销售增长率达到180%,顾客覆盖600万中文读者。上网络书店买书已经成为最经济实惠的购书方式。当下最时兴的则是去实体书店享受完翻书的乐趣,挑选出要买的书,再上网上书店购买。相比大多数实体书店的分毫不让,网络书店通常能提供至少8.5 折的优惠;有些书半价就能买到。在规定的配送范围内,消费者还能选择货到付款服务。
“民营书店的书打不起折扣啊,”严搏非说。随着房价上涨,房租也在节节攀升,民营书店的店面大部分都是租赁,一旦房租上涨过快,就有可能入不敷出,很多民营书店为此把店迁离了市中心。当然,远离市中心的同时,也就远离了顾客人流。
让大部分民营书店都难以支撑的另一个事实是,图书定价结构并没有随近年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现今的图书定价预留给下游的利润空间太少,难以弥补租金的快速上涨。1990年代初的图书大涨价后,图书定价对于利润的分配比例一般是出版社、印刷、书店各1/3。然而这一分配比例的前提是出版、印书、销售企业都属国有。如果再考量成本因素的话,书业利润分配比例事实上严重倾向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发行部北京地区负责人王秀说,目前市面上书店销售的书籍一般是按照书价的6折到6.8折进货。出版社对于不同的供货渠道提供的进价一般一视同仁。网上书店因为没有店面成本,就可以以较低的折扣售书。
目前实体书店很少给非会员顾客提供购书折扣优惠。唯一的办法是办特色,直击网络书店的软肋,“每年出版200多万本图书,我只选5万本放在季风里卖。”严搏非说。季风书园开业的最初几年,都是严搏非亲自负责图书的挑选;现在,季风已经拥有一个团队来管理这个环节。在严搏非的苦心经营下,季风书店尚不至亏损,能够获得4.4%的纯利润率。但如果房租接着上涨,事情怎么样就难说了。